[未来网]孙萍:学习传统文化每一个环节都不能放松

11.03.2015  11:12

未来网北京2015年3月11日电(记者 杨维旭)个人劣习滋生了各种社会不文明现象,例如闯红灯、随意横穿马路、不懂礼貌、不遵法规等。这些虽看似小问题,不值得上纲上线,但却描述了当代中国人的基本素质。对此,全国政协委员孙萍对社会陋习感到忧心忡忡。她认为学习传统文化势在必行。

孙萍解释道,之所以让孩子从小就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是因为优秀传统文化对中华儿女得意义深远,它不仅是对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扬,更是影响着人一生最重要、最深远的精神命脉。它对教化青少年,塑造国家栋梁之才有着深远的意义。虽然教育青少年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在短时间内不会呈现出明显的效果,但随着优秀传统文化逐渐渗入孩子的内心后,它势必会成为影响孩子人生的重要奠基石。

中国是一个拥有几千年文明史的泱泱大国,古人给我们留下了经典的文化和字词,孙萍委员将其归纳概括为“仁义礼智信忠孝悌节恕勇让”。她认为这不仅仅是中国的文化,更是世界的朴实价值观。中华人民离不开这些东西,因为我们要讲仁爱、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这些都是人类追求的大一统文化。然而,当今的文化现象却令我们忧心,人们摒弃了最质朴的文明,社会氛围包裹着很多不文明现象,腐败观念等。孙萍认为,在全面治理和深化改革的中国,社会最缺失的就是传统文化,这几年来的两会也是一直呼吁要道德重塑、信仰重塑,从娃娃抓起,从青少年抓起,让孩子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

为了让全社会重视优秀传统文化,在2003年起孙萍就提倡把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渗透孩子们的教学当中,让京剧成为小学的必修课,直到2008年才在大中型城市“兑现”,部分重点学校已经把京剧设为必修课。孙萍欣慰地告诉记者“优秀传统文化进入中小学是一种社会的进步,对孩子来说,不仅让他们学习了表演艺术,同时通过表演让他们领悟了戏本背后的故事,学会了优秀传统文化最朴实的精神。

孙萍回忆,曾经一位6岁孩子参加CCTV的表演比赛,演出结束后当主持人让小女孩评价对此次演出感想时,小女孩一句话令现场所有人感到意外:“我以后上公交车一定给老人让座。”这就是学习传统文化的意义所在。京剧既是一种表演艺术,能形象立体的让孩子接受,同时也是民族根思想的文化,很容易让孩子扎入心理,规范行为。

在孙萍看来,不仅要把传统文化带到中小学,大学也应该开设这样的课程。如今,孙萍在人民大学和北京外国语大学,开设京剧选修课已经18个学期了,每学期学员爆满,由于场地有限,很多学生只能排队报名。她说:“这种现象,说明京剧是个好东西,这么好的东西只是之前没有人传授,不怪学生没有学到。这也说明我们的教育出现了问题,我们没有引导学生学习的方向,只是一味追求好成绩,最终变成了高分低能,这种现象令人悲哀。实践告诉我们,大学生恶补这堂课是有绝对的必要性,因为他们即将离开学校走向社会,成为国家的中流砥柱,如果他们信仰出现了问题,对传统文化没有敬畏之心,又怎能把国家建设得好。假若走向工作岗位再去教育,只能是亡羊补牢。所以,在学校里学习传统文化的每一个环节都不能放松。

30年改革开放只重视GDP,却忽视了传统文化的教育,对于孙萍来说,今年是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硬的软的都要有,软的不先行硬的就没有。尤其今年总书记对文化艺术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也是空前的,今年又是传统文化年,希望能借助东风让全社会都认可传统文化,重视文化教育给孩子带来的影响。

原文链接:

[未来网]孙萍:学习传统文化每一个环节都不能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