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河“封村”无奈之举?

19.03.2015  17:04

本报记者 孙毅

  “进村需要收费!”一名保安拦下准备进村的机动车,指着村头的蓝色标牌,牌子上写着——社区化管理,非本村车辆禁止通行。

  这是朝阳区孙河乡上辛堡村。从2月1日开始,村头被停车挡杆封闭,机动车不再能够自由穿行,小村庄变成了封闭的小区。但是,和城区内征收停车费的小区不一样,上辛堡只针对外来人口征收费用。官方称“封村”是为了避免乱停车,确保消防通道畅通。

  本市城乡结合部瓦片经济盛行,平房加盖、外来人口激增,导致安全隐患、消防隐患丛生。记者调查发现,“封村”能管住一时,实际效果却很一般,而根本治理还需要更多的办法。

  外来人口

  超负荷涌入

  孙河乡位于朝阳区的最北端,已经很接近顺义区。2013年,孙河曾成为房地产市场的热词,这里先是屡现“地王”,接着又遭遇过“流拍”尴尬。给人造成的印象是,这是一片待开发的热土。而且,规划图中的“孙河组团”是容积率1.1的土地,适合开发成为低密度高端住宅尤其是别墅产品。

  不过,这一切的热闹,似乎与上辛堡村无关。

  2015年,是老于来到上辛堡的第15个年头,他说:“孙河乡,就剩下上辛堡、下辛堡和黄港没拆迁了。

  老于在村里租了间朝街的民房,做的是生鲜买卖。15年前,他刚到上辛堡的时候,这里还是个普通的京郊农村。村里农民以农业生产为主,但是上辛堡这块地原为荒岗碱地,土壤多为沙性,保肥、保水性差,粮食产量低。村里于是比较早地办起了村办企业,“我刚到这儿的时候,有工艺品加工、塑料加工、电子元件厂。”随着北京城市化建设的加速以及五环通车、京平高速通车,上辛堡村涌入了越来越多的外来人口。

  虽然在官方统计中,上辛堡村只有人口1930人,但老于说实际远不止。统计数据显示,整个孙河乡有外来人口23000人。而在近几年的拆迁过后,大量的人口集中到尚未拆迁的上、下辛堡和黄港三村。“连周围顺义区一些拆迁村的人,都搬到这个村来住。

  外来人口的涌入改变了上辛堡的面貌。在村办小厂上班,不如给自家平房加盖挣钱。村子里的瓦片经济繁荣昌盛,平房加盖也越来越高。几乎每一家都能依靠出租房屋获得不菲的收入,村里最常见的“装饰”,就是各种出租房屋的大幅广告。

  外来人口变多,对老于的生意倒是好事,尤其是村里的小饭馆成了他的固定客源。但近些年,他渐渐感觉,小小的上辛堡村开始容纳不下如此多的人口。“路不好走,车不好停”,最让他难受的是房租也节节攀升。他租住的20平方米小屋,连住宿带门面,一个月差不多要2000块钱,成本负担在加重。

  2015年1月底,更让他感到郁闷的事突然降临,开车进村需要收费了。

  “封闭式管理”一夜降临

  变化,几乎是在一夜之间。

  先是1月15日,上辛堡村村头挂出了一张手写的通知。黑色彩笔写在塑料白板上的潦草字迹,交代了即将发生的封闭管理。大概意思是,本村村民机动车得到村委会备案,外来流动人口机动车禁止进村停放。送货、装修等其他临时车辆,交50元押金后可以进村,进村时间超出1小时,押金不退。

  1月27日,由村委会印发的纸质打印版本通知,糊在了先前的白板上。通知题为《致上辛堡全体村民及外来人员的一封信》,信的核心内容与手写版通知类似,强调了封闭管理。对于封闭管理的缘起,信的开头写明——“依据首都综合治理管理办法(2010年44号文件),按照朝阳区、孙河乡两级政府的相关工作要求,为深入推进社区化管理、建立文明村庄、创造良好的治安环境,经上辛堡村民代表大会决定,将严格实施社区化管理。

  车辆管理的细则进行了微调。本村村民机动车备案管理后出入自由。外来流动人口的机动车,如果需要出入上辛堡村就必须办理出入证,并向村委会缴纳“相关费用”——600元/季度。临时出入车辆,办理临时出入证,1小时以内不收费,1小时以上,按时间长短收费2元到20元不等。

  2月1日,车辆管理办法开始正式施行,一块印着“社区化管理,非本村车辆禁止通行”的蓝牌子矗立在村头。两名保安开始负责对出入上辛堡村的车辆进行查验,没有出入证的车辆一律禁止入内。

  同是买卖人遭遇各不同

  在上辛堡村内走访,就能看见机动车前挡风玻璃下压着的出入证。制式非常简单,有效信息包括:编号、车牌号、村委会公章。不过,有些车牌号上写着的并不是字母数字的组合,而是“市场”两个字。

  上辛堡村内,有一条主要的“商业街”,沿街既有超市、餐馆,也有菜市场、服装店,繁华喧闹。这里就是村子的市场。在市场摆摊卖豆制品的小亮,每个月需要缴纳700元的租金,他的摊位面积只有约5平方米,支一把大阳伞几乎就能全部遮住。他说,自己车辆的出入证是市场统一办理的,所以写上了“市场”二字,“不用花钱,我们缴了租金了,就不用花钱办出入证。”和小亮的车一样,所有拥有“市场”字样的机动车,它们的主人都是在市场租摊位的商贩。

  老于相对来说就悲剧一些,因为他租的是民房,不是市场,所以需要像其他外来流动人口一样,缴纳每季度600元的费用。

  “从贴通知到封闭管理,就几天时间,根本没时间考虑。”老于说,有些外来人口就把车停村外了,但他不行,因为做的生鲜买卖,必须每天进货、上货。几十上百斤的水产品,靠人力没法从村外运进村内。对老于来说,一天没车买卖就做不成。“我听说城里小区,一个月停车费也才几百块钱,我们这边都快6环了,还是个村子,居然这么贵。”更让老于觉得不公平的是,同样是外来人口做买卖,市场的商贩就不用交钱办证,自己却必须交钱。

  老于一家三口,全在上辛堡村,儿子还小,没有工作,媳妇就在店铺里帮忙,一家生计全靠这份买卖。“房租再加这停车费,每个月先出去这2000多块钱,说实话,压力真不小。

  据了解,不仅是上辛堡,周边一些村庄也都进行了外来车辆收费管理。老于告诉记者,除了孙河乡,相邻的朝阳区崔各庄乡也有类似收费措施,只不过各乡各村之间收费标准不一,“有的一个月收50元,我们一个月收200元。

  消防车曾被堵在村外

  为何一夜之间上辛堡村要实施封闭式管理?负责办理出入证的上辛堡村警务站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收费的目的是加强管理,控制外来车辆,避免乱停车,让道路畅通。记者致电孙河乡政府,接电话的工作人员表示:“按照村民自治条例,收费应当是合理的,现在村庄改造成社区,在村里长期停车,收取一定的费用。主要是因为村里一旦进消防车的话,需要保持消防通道畅通。

  孙河乡政府关于封村、清理消防通道的说法,确有佐证。2009年1月,上辛堡村北侧农田烧起大火,危及蔬菜大棚。望京消防中队接警后,派出3辆消防车和20多名消防员到现场扑救。但因村内道路通行不畅,消防车无法接近,消防员只能从村民家里取水,才将大火扑灭。 而且,上辛堡村村民自己加盖的简易房,以彩钢瓦结构为主,属于易燃材料。上辛堡本村村民老柳告诉记者,因为村子迟迟不拆迁,人越积越多,消防、安全和环境问题让村民怨声载道,“上辛堡都快成伤心堡了。”他也希望,封村、社区化管理能让村里的环境得到改善。

  乱停车现象效果一般

  老于认为村委会征收的是“停车费”,但是收费后,自己并没有得到停车费发票。而记者向朝阳区市政市容委咨询,工作人员在详细查证后表示:“该村没有备案的停车场,无论是临时占道还是公共停车场,都没有”,具体是否可以拒交停车费,需要向村、乡一级咨询。记者致电朝阳区发改委,负责物价管理的工作人员答复称“收费必须有收费资质”,但是上辛堡所征收的所谓管理费,“不属于价格类”,不好界定。

  在如此严格的管理规章下,上辛堡村的实际面貌,确实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村民反映,村内机动车总数下降,道路确实比封闭管理前宽敞。

  但是,由于村内缺乏统一的停车位施划,乱停车现象依然存在。尤其在村里的市场、小学、幼儿园周边车辆随意乱停,高峰时乱作一团。甚至在“禁停标志”下,依然出现了乱停的机动车。有些车辆停在了本就不宽的胡同口,留出的道路只能勉强通过一辆面的,根本没法通行消防车。 D175


  京报网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京报网网:XXX(署名)”,除与京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5202099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京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