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繁瑶教授遗体告别仪式在八宝山殡仪馆举行(图文)

09.10.2016  14:39

                           

 

  动医学院  供图

  本网讯  10月7日上午,中国共产党党员,我国著名寄生虫学家、兽医教育家,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第七、八届委员,原北京农业大学兽医系主任、我校动物医学院孔繁瑶教授遗体告别仪式在八宝山殡仪馆举行。

  孔繁瑶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2016年9月27日13时整在北京逝世,享年92岁。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向孔繁瑶教授敬献花圈。全国政协办公厅,中共中国农业大学委员会、中国农业大学,农业部兽医局、中国畜牧兽医协会、中国动物学会、中国动物疫病防控中心、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中国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动物检疫研究所、青海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西北农林大学动物医学院、华中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吉林大学动物医学学院、西南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扬州大学兽医学院等百余家单位、部门和个人分别敬献了花圈。

  上午10时,告别仪式开始。告别厅内,素花环绕,哀乐低回,正厅中间电子屏滚动播放孔繁瑶教授生前不同时期的照片,孔繁瑶教授的遗体安卧白菊丛中。大厅两侧,摆满了各机构、单位和亲友敬献的花圈,寄托着对先生的无限哀思。

  党委副书记兼副校长张东军,农业部兽医局、兽医行业相关单位和兄弟高校的有关代表,学校退休老领导,我校动物医学院、离退休处有关负责人,以及孔繁瑶教授的生前同事、好友、弟子、亲属等总计200余人,胸佩白花,缓步来到孔繁瑶灵柩前,肃立默哀并三鞠躬,向先生作最后的送别。

  告别仪式前,张东军等代表学校慰问了孔繁瑶先生亲属,向他们表示深切的慰问,并表达了对先生的哀思。

 

附:孔繁瑶教授生平

  孔繁瑶(1924.10.1-2016.9.27),男,汉族,中国共产党党员,著名寄生虫学家、兽医教育家、杰出的线虫分类学家,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原北京农业大学兽医系主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第七届和第八届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届学科评议组农学学科成员、第三届学科评议组兽医学科召集人。

  孔繁瑶教授于1924年10月1日生于河北省满城县,1944-1948年在北京大学农学院读本科,毕业后留校任助教。1949年北京农业大学成立后在兽医系任助教、讲师、副教授和教授,1982-1984年任系主任。曾任校务委员会委员、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常务理事和兽医寄生虫学分会理事长、中国动物学会寄生虫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发明奖评审委员会农业组委员、《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兽医卷》编委会副主任、《兽医大辞典》主编、《畜牧兽医学报》和《寄生虫及医学昆虫学报》副主编等。

  孔繁瑶教授在马属动物圆线虫的分类与地理分布研究中, 发现多个新种,提出广义盅口属线虫分类体系的修订方案,取得了国际瞩目的研究成果;在线虫发育、反刍兽毛圆线虫、球虫生物学和球虫病防治诸领域的研究成果获得10多项省部级奖励。孔繁瑶教授也是我国植物线虫教学和研究领域的开拓者之一。1995年7月在全美寄生虫学家学会与全美兽医寄生虫学家学会联合年会上,展出了72位世界著名寄生虫学家的肖像,孔繁瑶教授的照片赫然在列。

  孔繁瑶教授在60余年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中,以“人为本、德为先、创新性、国际化”的教育思想、“善言、善喻、善问”的教学艺术和中西结合、图文并茂的授课风格享誉学界;1984年获得农牧渔业部“部属重点高等农业院校优秀教师”称号;著有《家畜寄生虫学与侵袭病实验指导》等教材、专著20余部,1981年主编的《家畜寄生虫学》于1988年被国家教委评为全国高校优秀教材,发表有关线虫、原虫等方面学术论文百余篇;举办教育、学术和公益讲座百余次;培养博士后、博士和硕士研究生22名。

  孔繁瑶教授为我国兽医寄生虫学的奠基、复兴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20世纪50年代作为熊大仕教授和前苏联寄生虫学家叶尔绍夫的主要助手,参与组织举办了全国寄生虫学师训班,“文革”后又再次主持举办数届寄生虫学师训班和讲习班,为我国寄生虫学学科培养了一批批教学科研骨干和领军人才; 20世纪80年代,作为创始人之一发起成立了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寄生虫学分会和中国动物学会寄生虫学专业委员会,是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寄生虫学分会第一届和第二届理事长,中国动物学会寄生虫学专业委员会第一、二届副主任委员和第三届主任委员。

  孔繁瑶教授任职北京农业大学兽医系主任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兽医学科评议组召集人期间,倡导并成立我国第一个农口实验动物研究所,设立国内第一个实验动物学本科专业,取得国内第一个实验动物学硕士学位授权;参与主持了兽医研究生培养学科点的规划建设和兽医学硕士、博士点的评议工作,主持制定了兽医寄生虫学硕士和博士生的培养方案;曾力主将我国兽医学的二级学科调整为基础兽医学、预防兽医学和临床兽医学3个分支,使全国多个兽医学二级学科博士点获得授权,推动了兽医一级学科博士点的建立,促进了我国兽医学研究生学位教育的发展。1984和1987年,孔繁瑶教授应邀在 “热带兽医教育国际讨论会”和“第23届世界兽医大会”上,做了“中国兽医教育”的主题发言,向世界介绍了中国的兽医教育。

  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孔繁瑶教授于1996年向全国政协会议提交了“在农村开展防治猪囊虫病的科普教育提案”,被列为由1943位委员参与的8489件提案中的125件优秀提案之一。1980-1981年在美国默克公司医疗研究所和依阿华州立大学兽医学院访学期间,参与了阿维菌素抗线虫活性及其机制的研究,与获得2015年度生理学或医学诺贝尔奖的威廉•坎贝尔保持多年友谊,并将伊维菌素注射剂引入我国,为我国集约化养殖动物寄生虫病的控制做出了重要贡献。

  孔繁瑶教授将毕生精力奉献给了我国兽医教育事业与科学研究,为我国兽医教育事业、寄生虫学学科和畜牧业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孔繁瑶教授的逝世是我国乃至世界寄生虫学的重大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