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沛民柯炳生等参观蔡旭故居(图文)

11.01.2016  15:14

 

 

 

欧阳永志 摄影

  本网讯  1月10日上午,党委书记姜沛民、校长柯炳生、党委副书记兼副校长张东军、副校长龚元石,学校老领导李晶宜、江树人等到江苏省常州市蔡旭故居,参观蔡旭教授生平展。

  蔡旭是我国著名的小麦栽培及遗传育种学家、农业教育家、中科院学部委员,中国小麦杂交育种的开拓者和新中国小麦育种工作的奠基人之一,我校农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原北京农业大学副校长。他为华北地区选育出“农大183”、“东方红3号”、“农大139”等多批丰产、抗锈、适应性好的小麦优良品种;首先在国内倡导利用细胞质雄性不育,开展小麦杂种优势利用研究;为发展北京市和北方冬麦区小麦生产,提高我国小麦育种科学水平做出了重大贡献。

  蔡旭教授于1945年春至1946年夏赴美留学期间,深入了解了康奈尔大学、明尼苏达大学以及其它院校在小麦育种上的指导思想与实践经验,逐渐形成了回国后开展小麦育种工作的战略构思。他每到一处,尽量搜集小麦品种和育种材料,到回国时搜集到的材料竟达3000份之多,为我国小麦品种资源和育种工作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蔡旭生平展完整展现了蔡先生毕生致力于小麦育种工作以及农业教育事业、孜孜以求、诲人不倦的光辉事迹。蔡先生家属整理了500多份珍贵史料,包括大量的亲笔手稿、文书报刊、调研报告、指导研究生的论文、珍贵照片和科研实物。

  蔡旭先生三子蔡祖南向姜沛民、柯炳生等一行介绍了展览的情况。一件件实物、一张张照片,勾起了大家对蔡先生的感念。看到蔡先生在学校外迁、辗转流离时仍不忘携带的木箱子、大麻袋,校领导说,就是这些沉重的木箱子、破旧的大麻袋为新中国的小麦育种事业保存住了珍贵的资源材料。蔡先生坚持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科技为生产服务的道路,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农学专业人才,也为后人立下了治学、科研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