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有妇女,哪里就有妇联组织和妇女工作
“以前觉得妇联组织离我们远,现在我身边就有一个妇联副主席。” 平谷区南独乐河镇峨嵋山村村民李彩云说。她所说的,是南独乐河镇不驻会妇联副主席王金花。王金花带领合作社中的两百余女社员养蜂致富,人均每年增收上万元。而在东城区金宝街北社区,独居的王大妈在妇联组织开展的手工课上,找到了生活的乐趣。
这,得益于全市推行的基层妇联组织建设改革。哪里有妇女,哪里就有妇联组织和妇女工作,朝着这个目标,妇联服务工作正走到村民身边、走入楼门大院产业园区。
妇联副主席当创业带头人
王金花是平谷区海鲸花养蜂合作社社长。早上10点,社员李彩云就打电话向她求助,“小王,我养的蜂最近死了不少,这是啥原因?”“阿姨,您别急,我马上去看看。”王金花撂下电话,赶往李彩云家。“您这蜜蜂是长螨虫了,这个季节蜜蜂要除四五次螨呢。”王金花从车里拿出治螨灵,教李彩云兑好药剂,给蜜蜂打上药,并叮嘱她坚持打三四天。
今年56岁的李彩云是位残疾人,双腿走路很费劲。去年3月,老伴儿又骑车摔成骨折。家里还有两个孩子正在读大学,重担全压在她一人身上。“海鲸花养蜂合作社,入户教学,包教包会。”听到村里大喇叭广播,李彩云加入合作社。虽然仅半年,养蜂已经给全家增收一万余元。
李彩云并非社内唯一的残疾人。王金花将价值10万元的蜂箱、蜂具、蜂种送到30余户残疾人家里,并与他们签订蜂蜜收购合同,年底再根据盈余情况进行二次返利。加入养蜂事业的社员们每年增收上万元,有的多达五六万元。
王金花是南独乐河镇不驻会妇联副主席。去年,平谷区率先打破妇联组织行政化的设置方式,在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妇联组织选聘一千多名不驻会妇联副主席。不驻会驻基层,在王金花的努力下,合作社在一个月就吸纳报名养蜂人员百余人,“我希望更多姐妹加入到蜂蜜产业,一起开创更加甜蜜的事业。”
楼门院里建起妇女小组
昨天,东城区金宝街北社区多功能室,红酥手剪纸坊手工课正在进行。70岁的王大妈第一次拿起剪刀,剪空心图案需要长时间聚精会神,这对年长者是一种挑战。“不要有压力,慢慢来。”在老师的手把手指导下,不一会儿,薄薄的剪纸在老人的手下变成一张生肖狗的图案,王大妈露出了微笑。
教室后面,社区主管妇联工作的副主任金坤范欣慰地笑了。她说,王大妈是位失独母亲,前几年老伴儿去世了,一直一个人生活,很孤独。她来听过几次课,这次终于肯拿起剪刀,融入大家。
如今,像红酥手剪纸坊这样的兴趣小组在金宝街北社区还有十几个。戏剧社、 舞蹈社、书法组,正成为妇联组织开展工作的平台。
东城还借助网格管理,将妇联工作延伸到楼门院,成立了以兴趣专长、公益服务、文体活动等为纽带的各类功能性妇女小组592个,引导片区妇女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为了零距离服务妇女,东城还将妇联组织向产业园区、商务楼宇等扎根延伸。去年,区妇联在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成立第一家妇女组织——中关村科技园区东城园妇女联合会,覆盖园区4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服务近7万职业女性。
城乡社区建成6934个“妇女之家”
自2016年年底出台落实《北京市妇联改革方案》以来,全市基层妇联工作力量不断充实,基层兼职副主席(干部)比例不断扩大。如今,北京各级妇联组织兼职妇女干部已达到5万余人,全市建成6934个城乡社区“妇女之家”、1994个其他领域“妇女之家”,同时建立了“妇女之家”信息化管理系统。
乡镇、街道妇联区域化建设也在稳步推进。截至2017年底,全市已有6个区全部完成区域化建设工作,实现由同级党政领导班子中女性领导兼任妇联主席,并配备了正科实职专职副主席;乡镇街道选配兼职副主席不少于2人;配备执委乡镇不少于20人,街道不少于30人。全市乡镇(街道)共选举兼职副主席945名;累计新增执委6228名。
2018年,市妇联将继续充实基层妇联组织工作力量,改变“倒金字塔”组织现状,解决“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的问题,配齐村(社区)妇联兼职副主席和执委。
“妇女之家”工作将更加活跃,全市将推进街道(乡镇)“妇女之家”建设,并在新组织新领域新群体中建设妇女之家,夯实基层工作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