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三代妇产科医师 廖秦平获第五届“林巧稚杯”奖

23.08.2016  17:41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妇儿部部长、妇产科主任廖秦平(中)8月19日与其他24人一起,获得第五届“妇产科好医生·林巧稚杯”奖

  中新北京网8月23日电(陈锐 韩冬野) “妇产科事业已与我的亲人、家庭紧密捆绑在一起。我的母亲也是妇产科医生,一生为边疆的妇女治病,她曾获得第二届林巧稚杯,母亲是我的榜样;我的女儿也是一名妇产科医师,现在正在西藏支援边疆医疗,女儿是我的骄傲。”8月19日荣获第五届“妇产科好医生·林巧稚杯”的廖秦平这样说。

  “妇产科好医生·林巧稚杯”奖以我国妇产科奠基人林巧稚教授的名字命名,是国内妇产科领域的最高荣誉。该奖项从全国20万余妇产科医生中推选产生,奖励贡献突出的妇产科工作者。今年,全国共有25位妇产科医师获此殊荣,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妇儿部部长、妇产科主任廖秦平是其中之一。

  上个世纪50年代中期,廖秦平出生在北京大学一个知识分子家庭。1977年,时年21岁的廖秦平幸运地搭上高考的“第一班车”,考取了当时的北京医学院(现北京大学医学部)。1982年大学毕业后,成绩优异的廖秦平留校成为了一名学生辅导员,期间获得了前往北大医院任选专业的资格。面对这次机遇,同学们都纷纷选择大科室、感兴趣的科室作为自己事业崭新的起点,唯独她毅然选择了又苦又累的妇产科,而且这一干就是30多年。

  在担任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主任的十年间,廖秦平主持参与了多项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包括国家自然基金、国家教育部、国家211工程基金、首都发展基金、卫生部十五攻关课题基金等。白天忙于临床和管理工作,科研时间不够,她就利用晚上的时间完成各种文章和研究工作。笔耕不辍的她发表了数百篇在妇产科界有影响力的文章,编写了数十本妇产科专著。

  近年来,由她作为第一完成人,主持承担的“性激素及其受体在妇科恶性肿瘤中的表达及功能的研究”课题荣获北京市科学技术三等奖,“中国宫颈癌检查模式探索及应用”项目获得2013年度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此外,以廖秦平教授为第一发明人完成的“两种培养基联合序贯培养人阴道上皮细胞的方法”,“阴道微生态评价体系”及“一株人子宫内膜样腺癌细胞”的培育成功,也相继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如今,她带着丰厚的学识、经验和积淀,加盟了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清华长庚医院坐落在有“亚洲最大社区”之称的天通苑社区。

  从医30多年来,廖秦平在妇科肿瘤、妇科感染性疾病以及女性性学方面做了大量的科学研究及临床工作。她尤其擅长子宫内膜癌、子宫颈癌、卵巢癌、外阴癌等各种妇科恶性肿瘤,以及各种妇科良性肿瘤的诊治。在科研工作中,廖秦平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病机制及侵袭性研究、子宫内膜癌的早期筛查、恶性肿瘤患者激素替代治疗、宫颈癌早诊早治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积累了第一手有价值的资料。

  廖秦平总是强调,明确诊断是合理治疗的基础和前提,对患者的病情先诊断清楚,才能从根本上为患者解决问题。

  妇产科感染性疾病是女性群体中的常见疾病,亦是门诊就诊病人最多的一类疾病,成为我国乃至全球所面临的社会及公共卫生问题。然而就现阶段的医疗水平而言,此类疾病并未在我国引起足够重视。

  在科研临床工作中,廖秦平主持开展HPV分型检测的科研及临床工作,积累了我国女性人群HPV型别感染分布情况及其与宫颈病变的相关性的临床资料、病例及治疗经验;同时,针对我国某些发达城市子宫内膜癌发病率逐年增高的状况,她率先在国内组织开展子宫内膜细胞学筛查子宫内膜癌的工作,建立了规范的子宫内膜细胞学筛查体系,摸索出适宜的筛查策略及临床处理建议,并提出我国城区和经济发达的地区在40岁以上及有子宫内膜癌高危因素的女性进行子宫内膜癌的筛查策略;此外,她率先在临床中建立阴道微生态临床检测中心,对女性阴道微生态环境进行综合评估,有效的指导和规范了各种阴道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和个性化治疗。(完) 【编辑:陈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