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论坛]中国工程院院士郝吉明:如何留住“APEC蓝”(图文)

27.11.2014  17:05

   

   

   

   

  欧阳永志 学生记者:肖瑶 摄影

  本网讯 几周前的“马拉松霾”还在鼻间萦绕,多种管控措施却让APEC北京会议期间却出现了清新的蓝天白云。人们关心的是,这样令人神往的“APEC蓝”能否保持下去?11月26日下午,又是一个雾霾弥漫的日子,中国工程院院士郝吉明教授作客名家论坛,为大家解读:如何留住“APEC蓝”。

  郝吉明教授现任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院院长,是能源与环境、大气污染控制工程领域研究专家,他主持全国酸沉降控制规划与对策研究,在我国酸雨防治对策确定中发挥了主导作用;建立了城市机动车污染控制规划方法,推动我国机动车污染控制进程;深入开展大气复合污染特征、成因及控制策略研究,发展了特大城市空气质量改善的理论与技术方法,推动我国区域性大气复合污染的联防联控。作为领衔专家,郝吉明教授曾领导完成《第29届奥运会北京空气质量保障措施》,获国务院批准。

  如何练就了“APEC蓝”?郝吉明教授以一组翔实的数据告诉大家,一套完善的APEC会议期间空气质量保障方案:严控扬尘,实行机动车单双号限行、公车封存、渣土车与黄标车禁行;高污染工厂停工;京津冀及周边联动减排,减少污染区域传输,通过这一系列“组合拳”,炼就了北京“APEC蓝”。

  留住“APEC蓝”很难吗?在回答这个大家十分关心的问题之前,郝吉明教授先解读了PM2.5(细颗粒物)的来源。除了烟囱排放、扬尘、尾气,这些直接排放的颗粒物之外,更多的污染物是来自于大气的化学反应形成的二次颗粒物。郝吉明教授列举的数据表明,硫酸铵、硝酸铵等铵盐是二次颗粒物的最主要组成部分,在北京的PM2.5总量中占60%甚至更高。

  数据表明,从1990年以来,全球PM2.5平均增长幅度约为10%,中国增幅长度则达到了50%——我国既是PM2.5高浓度区,也是快速增长区。“雾霾已经成一个备受关注的重大民生问题,”郝吉明教授指出,雾霾“来源广泛,成因复杂,治理困难”。因此,在治理PM2.5这项艰巨的工程中,“小颗粒体现大责任,小颗粒带来大挑战,小颗粒考验大智慧”。

  留住“APEC蓝”,是国家和人民的意志,需要全方位持续努力。2012年2月,国务院批准发布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增加了细颗粒物,首次将PM2.5浓度限值和臭氧8小时浓度限值纳入监测指标。当年12月5日,环保部公布了我国第一部综合性大气污染防治规划——《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规划》指出,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13个重点区域到2015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工业烟粉尘排放量分别下降12%、13%、10%。

  2013年9月10日,国务院发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又称“国十条”)。《计划》明确了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奋斗目标:经过五年努力,全国空气质量总体改善,重污染天气较大幅度减少;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空气质量明显好转。力争再用五年或更长时间,逐步消除重污染天气,全国空气质量明显改善。也明确了我国大气污染防治的具体指标:到2017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可吸入颗粒物浓度比2012年下降10%以上,优良天数逐年提高;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细颗粒物浓度分别下降25%、20%、15%左右,其中北京市细颗粒物年均浓度控制在60微克/立方米左右。

  郝吉明教授解读《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时说,《计划》关注大气污染产生的重要因素,提出了加大综合治理力度,减少多污染物排放;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快企业技术改造,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快调整能源结构,增加清洁能源供应;严格节能环保准入,优化产业空间布局等具体措施,也要求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完善环境经济政策;健全法律法规体系,严格依法监督管理;建立区域协作机制,统筹区域环境治理;建立监测预警应急体系,妥善应对重污染天气,并提出了明确政府企业和社会的责任,动员全民参与环境保护的要求。

  大气污染防治要坚持不懈,循序渐进。郝吉明教授强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提出的战略性任务有全局性,也有长期性、艰巨性,需要全社会“同呼吸,共奋斗”,才能保住“APEC蓝”。

  资环学院院长吴文良主持论坛时介绍,这次论坛也是“首都科学讲堂”系列讲座之一。首都科学讲堂是北京市科协举办的大型工艺科学传播活动,于2007年5月份正式启动,讲堂搭建科学与民众自由沟通的桥梁,现在已经成为北京学习型城市的创新品牌。

  本期名家论坛由校团委、资环学院承办。资环学院分党委书记潘志华、副书记吴华杰,副院长李保国、江荣风,党委宣传部副长江丽,校团委书记邓淑娟等听取论坛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