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奖青年 | 艾颖超:勇敢尝试,上下求索

17.12.2020  11:27

【编者按】今年,我校348名学生荣获最高荣誉的奖学金——国家奖学金,他们不仅学习成绩名列前茅,在学术科研、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志愿服务等方面也表现突出。为充分发挥榜样引领作用,展现青年学子爱国爱校意识、感恩励志精神、青春奋斗风采,党委学生工作部、党委研究生工作部联合新闻中心特别推出“2020国奖青年”专题,希望全校学生以他们为榜样,以强农兴农为己任,牢记使命、勇于担当、拼搏奋斗,努力发展成为知农爱农新型人才。

艾颖超,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2017级本科生。2019-2020学年GPA3.85,学习成绩排名4/88,综合测评排名1/28。曾获2019-2020学年国家奖学金、校长奖学金,曾获CIFST-2019年度学生创新大赛三等奖等,连获第二、三届首都高校瑜伽比赛甲组集体项目一等奖等,荣获校级优秀团干部、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员、三好学生、优秀志愿者等称号。曾任4H-健身瑜伽俱乐部社长,现任食品学院本科第六党支部书记、校团委办公室常务副主任。

明确目标,勇敢追爱

新时代青年要树立远大理想。大一结束后,艾颖超找到班主任,提出想转专业的想法,清晰地记得和班主任老师的谈话:“不要因为觉得本专业课程难才转专业,一定要想清楚转专业的原因,做好规划,在新学科中对社会和国家多做一些贡献”。经过深思熟虑,她最终决定追寻所爱,坚定地选择了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希望将来能研发出满足人们需求的食品,提高国民幸福感。找到真正的专业所爱,朝着理想的方向不断学习和进步,做一个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这样度过的每一天都有动力、有意义。

艾颖超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进入实验室参与科研素质训练。“我的科研是从洗试管开始的,先夯实基础,再主动思考,最后学会团队合作一起把事情做好。”从完成师姐分配的一个个小任务到主动组织队员参与北创,科研锤炼了她的创新思维,也给予了她成就感。期间,艾颖超主要参与了三段科研训练,并在SCI期刊FOODS上以第二作者的身份参与发表论文。其作为主要成员完成的作品《本草香酢·清热秘籍》获得CIFST-2019年度学生创新大赛三等奖与京津冀第四届大学生食品创新创意大赛展示组优胜奖。通过参与科研,她更加清晰未来发展的方向,体验到新产品研发的不易,对行业前景的理解更加深入。“大学是试错成本最低的阶段,不畏手畏脚,学本领的同时享受乐趣。”这是她由衷的感悟。

寻觅兴趣,突破自我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必须有一项体育爱好。”这是大一入学时艾颖超给自己定下的小目标。尝试过长跑、游泳等各项体育运动后,她选择了瑜伽,希望这项运动能成为伴随自己一生的体育爱好。从协助创立4H-健身瑜伽俱乐部到成为社长,她带领一批瑜伽爱好者在瑜伽健身领域中不断探索。2018年参加首都高校第二届瑜伽体式与艺术瑜伽套路展示表演比赛,她荣获“团体一等奖”和“优秀队长”的称号。2019年带队参加首都高校第三届瑜伽体式与集体瑜伽展示比赛,分别荣获甲组“小团体一等奖”与“大团体一等奖”,并协助我校获得学生甲组全体项目总分第一名的优异成绩,为学校争得了荣誉。

积极工作,服务他人

三年多来,艾颖超与学生工作的缘分很深。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艾颖超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她希望能在学生干部的岗位上多做一点实事,为学生文化活动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在班级中,她担任过团支书、组织委员、生活委员与学习委员,始终热心地服务同学。担任校团委办公室副主任期间,她负责东西区报告厅的协助管理与农大影院的运营工作,丰富了师生们的课外文化生活。担任食品学院本科第六党支部组织委员时,她认真负责,协助举办的2019年“红色1+1”活动获得了北京市三等奖。这些经历不仅提高了她的综合能力,也培养了她的责任心与大局观。

她积极参加各项志愿活动,在校期间志愿北京总时长达424小时,在国庆70周年群众游行、2019年全国高校科学营与2019年银谷杯农建大赛等重要活动中都能看到她忙碌的身影。“帮助他人的过程能带给我很多快乐”,这是她在志愿活动中的感悟。在提到如何平衡学习与工作的关系时,艾颖超认为做好时间规划管理,提高效率是最重要的。“时间就像海绵中的水,只要挤挤总是会有的”,对于她来说,压力往往是动力,可以不断鞭策她把每件事情做到最好。

大学四年如白驹过隙,艾颖超庆幸自己选择了喜欢的专业并坚持了下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追梦路上,她将怀揣一颗“爱国、奉献、拼搏”的赤子之心,了解食品、学习食品、创新食品,为食品工程行业的科技化与智能化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以实际行动报效祖国,回报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