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头沟法院通报“劳动争议典型案件”

27.04.2017  21:41
  针对劳争案件专业性强、疑难问题多、事实认定复杂等特点,逐步设立专门的劳争审判组,形成专业审判团队,以团队化促专业化,使得劳争案件审理团队在专业、熟练的员额法官带领下,多点不间断推进,促进矛盾纠纷高效、快速化解。4月26日上午,北京市门头沟法院召开新闻通报会,就近五年(2012-2016)的劳动争议案件特点、问题、成因等细致剖析,以典型案例提示公众,并提出以专业化审判应对劳争案件多元复杂审理特点的探索,审判质效进一步得到提高。

  门头沟法院民三庭庭长韩晓飞介绍,门头沟区作为首都重要的现代化生态新区,在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中,高新技术产业、新型创业空间等企业经营模式不断涌现,劳动者就业环境有所变化,矛盾纠纷随之增加。五年来,门头沟法院共受理劳动争议案件1014件,年均增长率接近10%,且由于此类案件往往涉及当事人众多,社会影响面较广,一旦处理不当极易引发群访、闹访,进而形成威胁社会安定和谐的不稳定因素。

  据通报,在司法实践中,此类纠纷涉及经营领域广泛,事实查明相对复杂,调解难度较大,呈现出三个特点:“”案增多,群体性强;矛盾激烈,调解率不高;救济门槛低,争议解决周期长。而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包括用工不规范、部分劳动者恶意维权以及当期新型用工模式的发展变化等。

  作为此类纠纷主因的用工单位用工不规范情形,则表现形式多样,如不签劳动合同或是以“含糊其辞”规避用人单位义务,个别单位常用口头协议代替正式合同,通过发挥单位“强势”地位,用“单位解释”代替法律法规及合同约定,从而侵害员工应有的报酬权、休息权等;工资福利发放拖延、混乱,拖延工资发放,甚至还出现“支付宝发工资”“个人转账发工资”等不规范情形;滥用劳动关系解除权,在难以举证或根本不存在合理理由的情况下,肆意解雇员工,进而导致员工与用人单位之间剑拔弩张。

  韩晓飞庭长表示,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不仅需要用人单位提高法律意识,切实的保护劳动者权益,劳动者本身也应知法、学法、用法、守法,敬业奉献、理性维权。同时,为更好的化解劳动争议案件,门头沟法院也进行了细致调研,总结五年来的审判经验,并结合实际,以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为中心,从建立劳动争议纠纷专项处理快捷通道、推动劳动争议领域专业化审判、发挥司法建议作用、建立新型劳动争议疑难问题解答机制等四方面入手。

  据记者了解,门头沟法院自2016年初即开始探索审判专业化、团队化进路,由民三庭率先尝试团队化审判组模式,从而形成专门的审判团队,并在团队内细化分工,以团队化促专业化,使得劳动争议案件审理团队在专业、熟练的员额法官带领下,多点不间断推进。此外,审判组加大劳动争议多元化解机制探索,对于部分劳动争议,如补缴社保、拖欠农民工工资等纠纷,与劳动稽核部门、劳动监察部门、工会建立沟通协作机制,对于诉讼中不能处理的案件,积极协调,有效促成纠纷的解决。

  通报会上,门头沟法院民三庭副庭长赵琳结合审理的具体情况、特点、原因等,通报了劳动争议案件五大典型案例,并进行法律风险提示。此外,赵琳副庭长还谈到劳动争议案件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她表示,劳动争议案件通常都是用人双方之间矛盾恶化的结果,而矛盾的出现往往伴随“规避义务”“节约成本”“占小便宜”等因素,古语有言“人无信不立”“贪财而取则危”,所以,法官倡议,在劳动争议领域,用人单位及劳动者一定要诚信守法、与人为善,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和谐良好的社会关系。 责任编辑:赵思源
习近平致2022年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的贺信
值此2022年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举办之际,法院网
习近平会见李家超
国家主席习近平30日下午在钓鱼台国宾馆会见了新当选法院网
习近平致信祝贺中国宋庆龄基金会成立40周年
习近平致信祝贺中国宋庆龄基金会成立40周年强调 法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