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科博会上展现“中国创造”实力
中新社北京5月14日电(记者 杜燕 曾鼐)中央企业是中国创造的主力军。正在举行的第十八届北京科博会上,包括中核集团在内的一批央企展示领先中国、乃至领先世界的自主创新技术和重大科技成果。
第十八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13日至17日在京举行,吸引中外16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科技园区参会。
记者在展览现场看到,近2米高的蓝色透明“华龙一号”模型不停运作着,引来观众驻足。“安全吗?”“有实例吗?”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的工作人员一一介绍:此次参展的“华龙一号”是拥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核电品牌,是中国30多年核电研发实践经验而形成的自主创新成果。
他说,“华龙一号”采用177堆芯,比国际上通用的157堆芯扩容,这样每根芯的温度将降低不少,更安全。同时,吸取日本福岛核事故的教训,技术上除了配备移动柴油发电机等不易被海啸破坏的备用电源外,还采用电力驱动的“能动式”装置,增加靠重力等“非能动”方式达到循环冷却水、消除氢气的装置,以保证电站的安全。
工作人员表示,工程项目已在福建福清开工建设。同时,项目还“走出去”在阿根廷落地,“预计2019年开工建设,功率为100万千瓦。”
偌大的钻井平台旁围了一圈观众,人们好奇地看着这个庞然大物。现场工作人员介绍,这是中国首座超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
有什么与众不同?工作人员表示,南海深水油气资源丰富,但中国由于没有深水钻井装备,该项目启动时未在南海深水区钻一口井。项目成功后,中国成为继美国、挪威之后第三个具备超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设计、建造、调试、使用一体化综合能力的国家。
据介绍,该项目由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中海油研究总院等十余家机构完成,平台工作水深3000米,钻井深度10000米,可变载荷9000吨,目前已完成10多口井的深水作业,“是我国海洋油气资源开发从浅水到超深水的历史性跨越的一个里程碑。”
“煤,什么不可以”。这是中国航天集团全资子公司——航天工程公司在现场打出的标语。工作人员介绍,该公司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航天粉煤加压气化技术”是国家重点推广的洁净煤利用技术,原料煤的适应性很广,煤的利用率也可以达到100%,已成功应用于多个工业化项目,包括安徽晋煤中能化工每年15万吨煤制甲醇项目、河南晋开化工年120万吨合成氨项目等等。
除中央企业展示“中国创造”的最新成果,诸多企业在科博会上也展现创新活力。北京国电清新环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展台前咨询者不断。作为中关村科技园区内高新技术企业,国电清新经过10多年的自主研发,去年实现了单塔一体化脱硫除尘深度净化技术,为超低排放提供了解决路径。
现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传统脱硫技术会产生“石膏雨”,对环境造成影响,而新技术则可在一个塔内同时实现脱硫和除尘,更安全高效,并杜绝二次污染,“运行成本相当于常规技术的20%-40%,目前该技术已于去年正式投入使用。”
来自中国企业的新技术、新项目让观众目不暇接,讲述着中国创造、中国品牌的成长和壮大。(完) 【编辑:曾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