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山上的绿色明珠

27.06.2016  09:56
太行山上的绿色明珠 ——左权县“十二五”期间林业工作综述   夏日里的左权生机无限。连绵起伏的山峦绿意盎然,城郊森林公园内繁花烂漫,公路沿线两侧花草相映,村庄里的核桃树悄然长出了幼果。
  “十二五”以来,左权县立足自身实际,瞄准“全国生态绿化模范县”和“山西核桃产业重点县”两大目标,着力推进生态林业、民生林业、科技林业和法治林业四大建设,构建更加完善的生态体系、更加发达的产业体系、更加繁荣的文化体系,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改天换地的气势和倾囊尽出的投入,求机制创新,破投入难题,举全县之力,走出了一条具有左权特色的造林绿化之路。
   因地制宜扬长避短
  强势推进造林绿化
  左权县山大坡广、石多土少,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由于产业不发达,经济基础差,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如何有效利用有限资金,实现林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成为该县县委、县政府认真思考的问题。
  在全面调研、科学研判全县地理因素、产业发展实际基础上,同时结合省、市造林绿化各项要求,该县确立了建设“全国生态绿化模范县和山西核桃产业重点县”的目标,并从2011年以来,始终坚持三个紧密结合,向着林业生态建设的三大主攻方向全力前行。
  ——坚持林业建设与生态改善紧密结合,强力打造“绿色左权”。近几年来,左权县按照“通道绿化不断线、荒山绿化不断带、关键地段出精品、重要区位现景观”的标准和“有山必有林、有路必有树、有村必有绿、有企必有景”的要求,把生态林建设摆在突出重要的位置加以实施。自“十二五”以来,全县共完成生态造林27.74万亩,其中,荒山造林17.31万亩,核桃经济林10.43万亩,截至2015年底,全县林地面积达到211万亩;森林覆盖率35%,比2010年增长6个百分点,全县城乡生态面貌明显改善,生态屏障建设大见成效。
  ——坚持林业建设与县城绿化紧密结合,加快建设“园林城市”。为适应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需要,该县县委、县政府立足优化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位,把县城建设定位于“人在城中、城在绿中”,“以人为本、以绿为本、以水为魂”的山水园林城市,认真制定了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方案。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9.6%,人均公共绿地达到10.5平方米;县城周边3公里范围内无宜林荒山;建成了帝君、芸山、鳌峰、祝融4处城郊森林公园。
  ——坚持林业建设与产业开发紧密结合,不断提升“核桃强县”。2011年,该县聘请省林业规划设计院做了《左权县核桃产业发展整体规划》,规划对该县核桃产业的两带、四基地进行了重点设计,建立东、南两条核桃种植林带,建立九龙岗核桃文化园、凤凰山、泊里坪及苇则沟核桃产业基地。此规划的完成,为该县今后20年核桃产业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目前,该县已有核桃面积35.5万亩,人均达到3.55亩,去年核桃总产量达到了900万公斤,农民从林业获得的人均纯收入快速增加,2015年达到1500元,比2010年增加620元。
   造管并重服务到位
  大力巩固发展成果
  三分造林七分管。为了巩固来之不易的林业发展成果,左权县在管护机制、明确责任、技术保障等方面狠抓了落实。
  ——抓好重点工程后续管理。在工程队完成三年管护任务并达标后,左权县财政拨出专项资金用于林业工程的后续管理。对已成型的环城绿化工程,由县林业局进行统一管护;对荒山绿化、矿区绿化等工程,在三年建成后,实行树权落实到户管护或由公司招标集中管护。
  ——加强核桃生产技术服务。为解决农民在种植核桃过程中的技术难题,该县成立了干果经济林中心、核桃产业协会及咨询服务机构“左权县核桃医院”,聘请王贵、岳红霞等5名国内知名核桃专家进行集中培训,聘请退休老林业技术人员常年跟踪专业队伍进行技术培训,并为每个种植户发放了“核桃四季管理明白卡”。
  ——大力实施古树名木保护。对境内所有“绿色古董”都上了自己的“户口簿”,树龄在百年以上的95棵古树名木都有了自己的档案和保护图谱;在古树名木周围设立了保护标志,制定了对古树名木进行保护的村规民约。古树名木建档保护率达到100%。
  ——完善森林防火体系建设。近几年来,左权县财政共投入2000多万元先后组建了县专业森林消防队和乡镇半专业队,并配备必要的扑火设备。由于措施得力,监管到位,投入较大,五年来,该县森林火灾受害率都控制在0.5‰以下,没有发生重特大森林火灾和人员伤亡事故。
  ——积极开展封山禁牧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及《山西省封山禁牧办法》,该县先后出台了《左权县封山禁牧工作实施方案》、《左权县封山禁牧区域规划》、《左权县封山禁牧实施细则》,下发了《关于在全县做好封山禁牧试点工作的通知》,成立了以县长赵宏钟为组长,副县长张世华为常务副组长的封山禁牧工作领导组。由左权县公安局森林派出所和左权县林业局林管站组成封山禁牧工作组,负责全县范围内封山禁牧巡查、督查和检查工作,并对出现的放牧毁坏林木行为进行严肃查处。
   强化措施四轮驱动
  全力保障资金投入
  林业生产周期长、见效慢,生态和社会效益大。持续稳定的资金投入是林业发展的保障。为此,该县积极采取各类措施,确保资金投入足额到位。自2011年以来,政府、企业、个人累计投入造林绿化资金5亿多元。
  ——发挥财政资金的主导作用。“十二五”以来,县财政投入2.82亿元用于造林绿化工程,发挥了财政资金在重点工程上的主导作用和在社会工程上的导向作用。
  ——激发社会资金的投入积极性。在造林绿化上,该县还采取市场化运作,坚持“谁栽、谁有、谁受益”的原则,激发了社会力量参与林业建设的积极性。“十二五”以来,民间资本共投入造林绿化资金1338万元,占到林业总投入的2.9%。
  ——加大政策资金的支持力度。该县工业是以煤矿、铁矿为主的资源型产业,近年来,该县利用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大力开展造林绿化工作。目前,全县厂矿企业共实施造林绿化6万亩,投资达8029万元。
  ——争取上级补助资金的不断支持。“十二五”以来,左权县充分利用国家、省、市加强林业建设的有利时机,共争取上级各项造林资金1.25亿元。
   与时俱进创新发展
  不断激活造林机制
  为了加快造林速度、保证造林质量,左权县不断研究新情况,开拓新思路,出台新举措,探索新方法,切实激活了造林绿化的各项机制。
  ——发展生态庄园经济,打造民营林业新载体。生态庄园经济是依托移民搬迁旧址遗留下来的耕地及荒山、荒坡等资源,鼓励、引导社会资本以租赁、购买土地使用权等方式,集中以林业为重点的农业产业开发和经营组织形式,这是该县在造林绿化上探索出的一个“左权模式”。目前,左权生态庄园经济已发展到252处,累计造林面积达33万亩。生态庄园经济的开发,使该县宜林荒山绿化力度明显加大,资金投入明显增加,建设进度明显加快,造林质量明显提高,成果保护明显好转。
  ——推行公开招标绿化,落实工程监理新机制。对重点绿化工程全部实行市场化公开招标,由专业造林公司建设,实行一年造林三年管护,造林、补植、管护“三位一体”的造林机制。同时,推行林业工程监理制,聘请监理公司,加强全过程监理,确保工程建设质量,严把工程质量关。做到实施有规划、验收有标准、质量有保障。
  ——做好树权落实工作,调动农户营林积极性。该县通道宽林带绿化,所占耕地由县政府以每亩3000元的标准一次性征用,所有绿化带树木在专业造林公司统一管理三年之后,树权归原耕地所属农户所有,并发放树权证。在核桃树种植方面,进行彻底的产权到户,能拍卖的拍卖,能承包的承包,做到一次性完善手续,提高了农户种植和管理的积极性。
  ——借助地方文化品牌,推进绿化景观特色化。左权县结合在全国知名度颇高的左权民歌《桃花红、杏花白》的文化蕴涵,在国、省、县、乡、村五级公路同步实施,采用山桃山杏、油松、国槐、漳河柳、杨树等乡土树种搭配方式,逐步实现了春有花、夏有阴、秋有果、冬有青的景观效果。在县城和环城绿化上,坚持“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的理念,按照“山上树木造景、山下林网覆盖”的原则,先后建成了祝融、芸山、鳌峰、帝君庙、滨河五大公园。这些工程都有效促进了特色生态景观与人文、旅游的一体化建设。
  走进如今的左权县,山上经济林果实累累,山下生态林枝繁叶茂,城市绿景相伴,乡村绿林连片。在该县继续加大造林绿化的推进力度下,相信不久的将来,左权县将如一颗绿色明珠在太行山上冉冉升起。(记者 赵佩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