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林全面停伐 政策该如何落地

14.01.2015  05:21
  竹海茫茫,寂然无声。忽然,一阵轻微的“咔嚓”声从密林深处传来。护林员循声蹑手蹑脚钻进竹林,一个长着圆圆脑袋、黑黑耳朵,还戴着“墨镜”的毛茸茸的大家伙闯入眼帘。
      “2000年全国第三次大熊猫普查,保护区那么多调查员进山,摸了那么久,竟没找到一只实体。当时卧龙143只熊猫的统计数据,是根据粪便等痕迹推算出的。现在居然让我亲眼见到!真得感谢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卧龙自然保护区三江保护站站长施晓刚激动地对《经济日报》记者说。
      1998年,我国启动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选取部分林区试点停伐,16年来综合效益显著。今年1月5日,在全国林业厅局长会议上,国家林业局局长赵树丛宣布:“所有天然林都要纳入保护范围,天然林商业性采伐要果断停止。”这条重磅信息意味着,我国天然林停伐将从局部试点,转向全面铺开,也意味着我国天然林保护工程即将跨入历史新阶段。
      天然林仅余18.28亿亩
      历经千百年持续砍伐,我们还剩多少天然林呢?国家林业局有一组数据:目前,我国共有18.28亿亩天然林,蓄积木材122.96亿立方米,占森林木材总蓄积量的83%。
      这18.28亿亩天然林,有9.17亿亩已经纳入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范围,占全国天然林的一半以上。1998年,我国启动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工程涵盖长江上游、黄河中上游地区和东北、内蒙古等重点国有林区。工程实施16年来,17.32亿亩森林得到有效保护,生态功能明显改善,水源涵养功能明显增强,水土流失面积逐年减少,野生动植物种群不断增加。
      最近,卧龙自然保护区三江保护站10台布设在野外的红外相机,采集到大熊猫、水鹿、金丝猴、黑熊、毛冠鹿、藏酋猴等野生动物14种,获取不同野生动物有效照片463张。“如此高的捕获率,说明卧龙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的多样性、栖息地环境的完整性得到了有效保护。”施晓刚说。
      前不久进行的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显示,全国天然林面积增加了3225万亩,天然林蓄积增加了8.94亿立方米。其中,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区天然林面积增加了2835万亩,占天然林面积的88%。
      海南长臂猿栖息在海南省霸王岭,1998年之前只剩8只,被列为极度濒危世界灵长类野生动物之首。霸王岭被列入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区后,海南长臂猿如今已增至23只以上。分布于秦岭的大熊猫栖息地破碎化现象不断改善,种群数量由10年前的275只增加到现在的300多只。朱鹮种群自然分布区野外种群由2007年的550多只增加到1200多只。东北林区野生东北虎频繁出现。
      “在许多工程区,已消失多年的狼、狐狸、金钱豹、鹰、梅花鹿、锦鸡等飞禽走兽重新出现。这些都说明,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成效卓著。”国家林业局天然林保护工程管理中心主任孙国吉说。
      森林生态系统仍脆弱
      前不久,黑龙江省森工总局东京城林业地区管护站,发生了一起野生东北虎吃马事件。“龙江森工林区试点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半年多,就发现了野生东北虎,说明全面停伐确有必要。”黑龙江省森工总局局长魏殿生说。据了解,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以来,东京城林业局森林资源得到恢复,黑熊、鹿、狍子等动物数量逐年增加。2014年4月,国家林业局在黑龙江重点国有林区开展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试点。黑龙江重点国有林区持续175年的采伐历史到此终结,完成从森林采伐到生态保护的转型。
      黑龙江重点国有林区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只是全国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的序曲。虽然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取得了巨大成效,但我国仍有9亿多亩天然林没有纳入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范围。森林质量不高、生态系统脆弱、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繁等问题依然严峻。
      “一些地方把天然林看作杂木林,实行毁林造林,有的甚至把天然林开垦成耕地。这些行为要坚决禁止!要把所有天然林都纳入保护范围,划定保护红线,加快制定《天然林保护条例》。要从建设生态文明、维护生态安全、实现永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深刻理解中央的战略决策,加快制定全国天然林保护实施方案。”孙国吉说。
      据国家林业局统计,过去60多年,全国已采伐天然林木材约110亿立方米。天然林资源保护一期工程停止了长江上游、黄河中上游地区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大幅度调减了东北、内蒙古等重点国有林区天然林采伐量。工程区年均减少了天然林木材采伐1760万立方米,累计减少天然林资源消耗4.25亿立方米。天然林资源保护二期工程每年木材采伐量,又由一期的1094万立方米,进一步调减到402万立方米。目前,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区天然林采伐量,每年虽然只有256万立方米,但全国天然林年采伐量仍高达4994万立方米。
      天然林是我国森林资源的精华,是自然界中结构最复杂、群落最稳定、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生态功能最强的生态系统,对维持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保障水资源安全、应对气候变化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按中央部署,所有天然林都要纳入保护范围,商业性采伐必须果断停止。
      变“卖山头”为“卖生态”
      记者了解到,我国天然林全面停止商业性采伐将分三步走:第一步是,在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扩大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试点;第二步是,在试点取得经验的基础上,停止国有林场和其他国有林区天然林商业性采伐;第三步是,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
      天然林全面停止商业性采伐,必须解决木材替代供应问题。“木材供给问题不解决,天然林就保不住。维护生态安全,保障木材供给,是发展生态林业、民生林业的主要任务。”国家林业局天然林保护工程管理中心一位负责人表示,国家林业局正考虑配套建立国家用材林储备制度。“可把世界银行贷款造林的成功模式嫁接到国内,争取由国家开发银行等政策性银行提供长期低息贷款1000亿元,由中央和地方财政贴息,由地方林业部门组织经营主体实施,由国家林业局和相关金融机构制定标准并负责监管。建设一批高水平的木材储备生产基地,全面实现由采伐天然林到采伐人工林的历史性转变。”
      木材替代问题之外,还有一个保护成本问题。任何一项决策,要落到实处,都需要考量运行成本和综合效益。天然林全面停止商业性采伐,保护、维护费用不菲,如何实现可持续呢?孙国吉认为,成本和效益问题可通过提升天然林生态、旅游功能来解决。
      如今,森林旅游日益受到都市居民的青睐。目前,全国各类森林旅游景区数量超过7500处,森林旅游年接待游客超过7亿人次,约占国内旅游人数的四分之一,创造的社会综合产值近5000亿元。据国家林业局不完全统计,我国森林公园旅游已惠及3000多个乡15000多个村近3000万农民,直接吸纳60多万农村人口就业。
      “很多林区变‘砍树’为‘看树’,变‘卖山头’为‘卖生态’,变‘卖木材’为‘卖景观’。通过发展森林旅游,许多穷乡僻壤成了旅游胜地。森林旅游景区成了当地的名片。”国家林业局森林公园管理办公室森林旅游管理处处长陈鑫峰说。
      赵树丛表示,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是一项重大政策。各地要加强调研,结合编制“十三五”采伐限额,深入研究停伐后的配套政策、措施,确保停伐后木材供给有来源、林业职工就业有保障、林农收入不减少、林区民生有改善。(记者  黄俊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