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雅之地吹来田园新风

03.12.2014  17:26

 

   “山不高而秀,水不深而清”。走进四川省眉山市丹棱县这个向来以汇集了诗文、书画的“大雅堂”而闻名的山清水秀之地,如今不仅可以体会到历史的积淀,也可以感受到迎面而来的田园新气象。


  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丹棱县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积极探索创新,全面开展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通过多项具体措施,丹棱县不仅提高了当地农民的经济收入,也得到了丰厚的生态效益。


  污水走清水留


  将近中午时分,丹棱县顺龙乡幸福村村民符熙超开始为午饭忙乎起来。


  “以前我们家喝的水要到几里外的地方用水管引水到家里,烧的是柴火,现在我们喝的是自来水,烧的是沼气,卫生条件都得到了很大改善,生活质量也有很大提升了。”符熙超告诉记者。


  在符熙超家院外菜地里,一排特别的池子阶梯状排列着,上面覆盖着水泥板和沙子,几根PVC管通入池内,表面还栽种了一些花草。


  “以前我们生活脏水随便乱泼,结果污水横流,全村环境又脏又乱,现在通过湿地池把污水变成清水,农村居住环境大变样。”符熙超一边择菜一边向笔者介绍这个政府出资与邻居家共用的湿地池给生活带来的改变。


  据丹棱县环保局工作人员介绍,符熙超家的这种湿地池,叫做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村里大多数村民家里都有。而栽种在池里的这几种花草并不只是为了美观,还可以吸附多种污水中的有害物质。每道阶梯能够过滤的杂质也各不相同,通过不同阶梯的过滤池过滤后,生活污水已基本变成了清水。


  “我家也建有湿地池,还有沼气池。都是我们自己盖的,政府给我们补贴了2000多块。”丹棱镇兴隆村的杨烛林说,“现在我们家烧菜、用电都是用沼气池,家里的脏水也都流进湿地池里处理了。我们村里90%的人家都有这两座池。


  农村环境连片整治以来,丹棱县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在居民相对分散的居民点建设沼气池和湿地池,在场镇所在地和农户聚居点,建设污水集中处理设施。


  到今年年底,通过农村环境连片整治,丹棱县将建成集中式生活污水处理设施 17座,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设施 2660套,实现农户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80%的目标。


  村卫生个人包


  在丹棱镇龙鹄村,记者见到了正在村口指挥工人收集垃圾池的张志明。他自小在龙鹄村长大,然而,随着年纪的增长,村里的环境日益令他不安。


  “我实在是看不下去了,全村到处都是垃圾,我忍不住了才来干这个的。”张志明告诉记者。


  据了解,丹棱县推行农村垃圾收集个人承包制度,每个村的承包人都由村民自发选出,张志明就是龙鹄村的承包人。他告诉记者,他从2011年开始承包全村的垃圾收集处理工作,现在请了5个保洁员,每天清理一次,全村60多个垃圾池清理一遍就要三四个小时。


  “这些垃圾车、垃圾箱都是村里、乡里给配的,”张志明说,“村里每人每月交一块钱的卫生费,也就够我付工人工资的。


  龙鹄村村支书罗朝运告诉记者,让村民交卫生费,主要是为了让村民都参与到保护环境中来,“我家也出了卫生费,就跟城里交的物业费一样。我们也不想自己家里脏,有垃圾我们就扔到垃圾桶里。现在天天都有人来收垃圾,干净多了。


  “这些垃圾从村里集中以后,都送到村头一公里那个大型的垃圾收集池(中转站)”丹棱县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指挥部办公室的古维芬说,“然后县里再派车运到县垃圾处理厂统一处理掉。


  在开展农村环境连片环境综合整治的过程中,针对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投入难、减量难、监督难、常态保洁难的问题,丹棱县结合实际,积极探索创新,在丹棱镇龙鹄村试点探索出了“因地制宜、村民自治、项目管理、市场运作”处理农村垃圾的“丹棱模式”做法,有效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收到了良好效果,走出了一条经济欠发达县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并通过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在全县铺开。


  通过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到2014年,丹棱县共改建垃圾池2118个、新建垃圾池1513个、改建村级垃圾收集站24个、新建村级垃圾收集站32个、乡镇垃圾转运站7座,配套清运工具50辆。全域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将达到90%以上。


  大手笔美村镇


  “不仅是丹棱县,目前眉山市全市都在开展生态细胞工程建设行动,比如生态乡镇、生态村、生态家园的创建。”眉山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据介绍,从2008年至今,眉山市累计投入资金7250万元(其中中央资金4120万元),完成全市6个区县17个乡镇58个村庄的环境综合整治,共建成集中式污水处理站14座、污水收集管网13.8公里、饮用水水源地防护设施6套,警示标牌25个,隔离防护网950米,饮用水源地取水口生态隔离设施1160米,生态散户人工湿地2095口,修复散户人工湿地573个。


  同时,还建造了畜禽养殖污水处理站8座,农村污染综合经济型温室一个,粪便集中堆肥点3个,沼气池2563口,垃圾收集池(箱)1818个、垃圾清运车148辆,修复改造生态沟渠及生态河流2600米,直接受益人口达13.3万人。


  离开龙鹄村时,天色已渐晚。在村外果园劳作的村人开始归家,空气中飘起了村民起火造饭的阵阵香味。这块自古以来的“大雅”之地,经过人们的不懈努力,日益散发出让人着迷的古韵与新风。(A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