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千年燃灯佛塔将“重现” 预计年底开放
距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的燃灯佛舍利塔,日前启动修缮,预计今年年底开放。图为正在修缮的燃灯塔。
中新网北京新闻11月20日电 (记者 曾鼐)距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的燃灯佛舍利塔,日前启动修缮,预计今年年底开放。北京通州区将打造台湖演艺小镇,建设环球影城,发展宋庄艺术小镇等,推进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科技、农业等产品融合发展,打造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运河经济发展带。
通州是北京城市副中心所在地。通州燃灯塔是京杭大运河北端的胜景,始建于北周时期,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是一座八角形十三层密檐式塔,塔高56米,与天宁寺塔等高,并列北京最高最大塔。北京大学的著名校园建筑博雅塔便是以燃灯塔为原型修建的。中国现存的古塔也有数百座,而燃灯塔以其七绝独具特色。1976年唐山地震震坏塔下莲座,使塔身出现许多裂纹,上一次大修是在1985年。
大运河标志建筑——燃灯佛塔修缮完成
燃灯佛塔是通州老城的标志,也是大运河通州段的起点,京杭大运河的四大名塔之一。至此起算,42公里运河水道穿过通州,与沿岸文物建筑和沉淀百年的文化共同形成大运河文化带。
今年4月,燃灯佛舍利塔开始修缮,目前燃灯佛塔还在闭园,景区门口挂着“正在修缮暂停开放”的提示。预计今年年底前可以重新开放。
通州区文化委办公室主任邢振华介绍,作为大运河文化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州古城核心区的地标建筑就是这座古塔,此塔始建于北周末期,塔共八角十三层,高约56米,塔基须弥座呈莲花形,塔内原有一尊燃灯佛石像。
燃灯塔于1986年左右修缮过一次,30多年过去了,今年初启动了燃灯佛塔的修缮工程。修缮工作非常专业,为保护塔身,脚手架和燃灯佛塔实现“零距离接触”,相当于围绕燃灯佛塔搭建了一个五十多米高的脚手架。现场几无电力驱动,整个修缮过程遵循传统工艺,工程最多时进驻50余人,陆续有架子工、木作、瓦作、油漆、彩绘等工种作业。
此次修缮最重要的一项工作是给燃灯佛塔安装了自动“体检”设备,今后只要塔基和塔身稍有损坏,这套信息化系统就能发现“病灶”并提示管理单位。“现在已经基本完工,计划今年年底重新开放。”邢振华说。
大运河文化带基本涵盖通州全境
2016年,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被写入北京十三五规划。《北京市“十三五”时期加强全国文化中心建设规划》提到,发挥京津冀地域相近、文脉相亲的地缘优势,统筹推动长城文化带、运河文化带、西山文化带建设,实现历史文化遗产连片、成线整体保护,并将“推进长城文化带、西山文化带、大运河文化带的保护利用”列为主要任务。
今年8月18日,北京市召开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市委书记、市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领导小组组长蔡奇强调,建设全国文化中心,要集中做好首都文化这篇大文章,重点抓好“一核一城三带两区”,以大运河文化带、长城文化带、西山永定河文化带为抓手,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和文化创意产业引领区建设。
“总体思路是以保护大运河文化为基础,融合相关产业,使运河成为‘活’的文化遗产,形成可持续性的保护和利用方式。”邢振华说,大运河文化带由“一线四区多点”组成,基本涵盖通州全境:“一线”是大运河;“四区”是四个保护区,包括古城核心区、张家湾古城、漷县古城、潞县故城;“多点”涵盖宋庄、永乐店等地区,都有值得保护的历史遗存。
邢振华以古城核心区举例,燃灯佛塔东南侧有三座庙宇,三座庙宇原名三教庙,由文庙(亦称学宫)、佑胜教寺(俗称塔庵)、紫清宫(俗称红孩儿庙)组成,寺庙与西侧的燃灯佛舍利塔形成“三庙一塔”的古建筑群。
“这三座庙宇也进行了维护保养,预计今年年底和燃灯佛塔一起重新对外开放。”邢振华介绍。
通州计划以“三庙一塔”为核心打造核心区文化带,包括宝通银号、静安寺以及正在扩建施工的西海子公园,未来将形成连片保护利用格局。
“城市中的文保建筑承载着这个地方的记忆,如何保留文化记忆,利用文保讲好城市故事,是我们一直追寻的方向。”邢振华说,宝通银号是通州地区最早的银行,今后考虑仍然保留它商业文化的气息,同时拟引入24小时书店;静安寺计划作展览馆,目前已经修缮完毕。
三年全面修缮不可移动文物
为更好地保护这些不可移动文物,通州于今年年中开展了为期两个多月的巡查工作,逐一实地了解了这236处不可移动文物的现状及在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在这236处不可移动文物中,有2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运河和通州近代学校建筑群。根据安排,大运河将优先进行环境提升,通州近代学校建筑群则进行日常性维护修缮。“通州近代学校建筑群分散在潞河中学等几个学校,现在还保留着与教学相关的功能,所以我们的重点提升工作还是放在大运河沿线。”
接下来,通州区将科学保护大运河文物古迹,结合北京市文物局三年行动计划,利用三年时间将通州有价值的不可移动文物进行全面修缮,彻底改善文物生存环境。
除历史遗存之外,大量的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也被逐一发掘。根据通州区普查,全区非物质文化遗产33个,国家级2个,市级5个。
年近90的赵庆福老人是通州运河船工号子唯一有代表性的传承人,他已将这门濒临灭绝的记忆传给了第三代。邢振华说,“运河船工号子已经做了专门的收集工作,文字和曲调都有了有形记录,文化馆的老师们还将运河号子编成节目,已经可以出去交流演出了。”
文保利用新途径带动文创产业
“当前大运河保护、开发和利用面临着城市现代化、农村城镇化的严重挑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张广汉在一次运河文化保护论坛上指出,沿岸城镇是依托运河发展起来,大运河的保护和沿线城镇发展应建立互动关系。而这正是通州区在深入思考的问题——“如何让运河文化保护活起来”。
为解决这一问题,未来通州区将在利用好运河资源方面,做到文物古迹的保护与利用相统一。合理利用修缮完成的文物古迹,开辟成村民文化活动站、非物质文化展示、村史馆等。
同时开发休闲旅游产业。编制《通州大运河文化旅游品牌提升规划》《城市副中心背景下的通州文化旅游开发对策研究》《通州大运河旅游景区创建国家5A级景区可行性研究报告》。合理利用大运河森林公园、运河公园、“三庙一塔”景区、休闲农庄等景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与河北省香河县、天津市武清区成立“通武廊旅游合作联盟”,签订三地旅游联盟框架协议,共同推动运河旅游带建设,共同推动北运河全线通航。
此外,通州还将打造台湖演艺小镇,建设环球影城,发展宋庄艺术小镇等;大力推进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科技、农业等产品融合发展,打造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运河经济发展带;制定出台扶持、引资、人才等优惠政策,培养文化创意产业领军企业。(完) 【编辑:陈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