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楼东大街的年前最后一锅馒头 分得挺热乎

07.02.2016  17:10

  在鼓楼东大街中段,有一家馒头店挺受周边百姓喜欢,排长队买馒头,几乎是鼓楼居民的日常。到昨天下午6点,馒头店老板老杨准备关门,当晚他就要坐火车回老家了,但面对店门前仍然不见缩短的队伍,关门不得不延后。

   我刚才数到几了

  这几天,馒头店一直忙得不可开交,店老板老杨因为熬夜上火,嗓子难受都说不出话了。每天到晚上11点半,馒头店门前排队的老街坊,还有好几十位。馒头店门前贴着年前闭店的时间,过了昨天下午6点就得关门,可从队伍长短来判断,这时间有点不靠谱。

  到下午5点半,门前的长队还是排出去二三十米。排在前头的人比较轻松,每人限购馒头30个,到自己怎么也是够的。相比之下,队尾的老街坊们有点着急。

  很快就有人耐不住了,跑到队伍前头算起了人数,张大爷就是其中一位,一边算嘴里还得念叨,“前头32个人,一屉30个馒头,一锅21屉,如果都买30个那一共就是……

  走回队尾时,数还没算好,但别人已经开始问情况,张大爷脱口而出,“还32个!”周围人听了有点懵,“您说这是人还是馒头?”一打岔,张大爷完全忘了刚才的大数据,只好又走回去重新算。半小时后,记者再返回现场时,队尾还能听见张大爷的声音,“一屉30个,一锅21屉,那就是……

   我是最后一个

  下午6点,天逐渐黑下来,这已经到了馒头店预期的闭店时间,客店门口的队伍仍然很长,排队的居民多达40位。馒头店老板老杨也有点着急了,后厨的火差不多得停了,万一排得靠后的人没买着,怎么跟人家解释啊。

  老杨从店里出来,数着排队的人数,盘算着锅里的馒头。随后老杨站到了队尾,小声跟再来排队的人说,先别排了,馒头没了。过了几分钟,店员有点情况,招呼老杨回去,老杨便把“监督”的任务交给了队尾一位大爷,“再有排队的您就告诉人家,别排了,您是最后一个。

  被托付的大爷挺尽责,后头再有排队的,大爷就细声细语地说,您那,别排队了,我是最后一个了,再往后就没了。话虽说了,但后来的人却是将信将疑,“万一前头买的少呢,我试试呗。”听人家这么说,大爷也就不好再辩驳。

  结果话是托付到了,可队伍却还是越来越长,每当后头再来人,前头的都回头说一句,我是最后一个。眼瞧着“最后一个”是越传越远了。

   馒头引出吉祥数

  到晚上7点多,长长的队伍总算是缩短到十几个人了,老街坊们伸着脖子往店里瞅,堆得高高的笼屉已经没了影子,心里还真有点着急了。队伍里就有人开始盘算,别卡着上限30个买了,少买几个,别让后头的街坊落空。

  “我就来10个吧,十全十美嘛!”队伍里一位大叔跟身后的街坊聊天时,突然来了这么一句。“那说好了,我就要6个,六六大顺。”很快开始有人呼应。时逢年关,各式各样带数字的吉祥话,开始在队伍里播散开来。这样一来,等排到最后一位街坊时,馒头正好够数。

  眼瞧着快8点了,忙了一年的老板也终于可以闭店了,简单收拾以后,老杨就要赶往北京西站,乘火车回家过年了。他的老家在山东菏泽,坐火车要六七个小时,凌晨时分才能到。老杨很低调,生意上的红火不愿多说,临走时只说,他以前没想过做馒头也能这么受欢迎,非常感谢街坊们对他的厚爱,这一年里,往往是街坊们的一句夸赞、一句暖心话,给了他非常大的干劲。“跟街坊们暂时告别,过完节马上就会回来,接着给大家做馒头。

  本报记者 景一鸣 文并摄 J168

(原标题:年前最后一锅馒头 分得挺热乎)


  郑重声明:凡注明来源为“京报网网:XXX(署名)”,除与京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5202099联系;本网刊登信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