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猫”屋里抽烟 谁管?
“史上最严禁烟令”实施 领导办公室的门悄悄关上了……
本期策划 李嘉瑞
从6月1日开始,号称“史上最严禁烟令”的《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开始实施。只要是“带顶儿”的公共场所,都禁止吸烟。实施半个多月来,效果很明显,机场的吸烟室撤了,餐厅的包间不让抽了,单位的会议室里没有烟缸了,室内公共场所几乎没人抽烟了。
不过,还剩下一个死角,那就是“领导的办公室”。一项调查显示,如果领导在办公室里吸烟,65%的员工选择“默默忍受”。如何清除这个死角呢?卫生检查部门人手不够,领导不自觉,员工不敢说,这个问题似乎无解了。
领导VS.抽烟员工
小张是一名计算机程序员,工作挺辛苦。对于他来说,吸烟是一种排解方式,也是一种工作习惯。公司里的男同事们,不少人也都抽烟。“禁烟令”之后,墙上多了禁烟宣传画,桌上没了烟灰缸,领导还特意嘱咐不许把打火机、烟盒摆出来。小张知道,领导也是老烟枪,如果领导能坚持不抽烟,自己也应该忍了。
那天上班没多久,办公区里就飘来了烟味,原来领导在自己的小办公室里已经接连抽了好几根。“都是烟民,烟味直往鼻子里钻,谁能受得了。”小张说,当时办公区里一个“老烟枪”最先没忍住,把烟也点上了,但他很快遭到了领导的训斥。
大家不服气说“是您先抽了烟”。但领导认为,他自己并没有在公共场所吸烟,他的小办公室属于私人空间。之后几天,再有人提起领导吸烟便会得到几种不同答案。例如,当领导的压力远比员工大,希望理解;再比如,员工可以下楼抽烟,但领导事务繁忙,离不开位子。其中最让大家无法接受的理由是,“公司的房子都是我花钱租的,等你们能坐到我这把椅子上来时,也随便抽!”
领导VS.不抽烟员工
领导点上了 谁还敢多嘴
小西在一家房地产私企工作,以前办公室只要有人抽烟,她就会觉得嗓子干疼、不舒服。“禁烟令”之后,她总算松了一口气。从部门经理到身边同事,谁犯了烟瘾都会自觉地去楼下冒一根。
可是,头两天下班后,经理带着大家去KTV唱歌,有意思的一幕出现了:经理自己掏出烟点上了,然后说:“大家抽根吧。”所有平时抽烟的男同事,纷纷面露喜色,各自点上了。整个包间里,顿时烟雾缭绕。
小西的嗓子又不舒服了,可是带头抽烟的是经理啊。她想起了那份“禁烟令”,想要张嘴劝阻。但很快,她又担心提了意见会不会让经理不高兴,影响自己的前途。她不得不默默地忍受着,嗓子实在难受,只能站起身来,借故去洗手间。
“当面抗议都不敢,更何况打电话举报。我在厕所里经过了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即使我打电话举报了,都是晚上下班时间,北京又这么大,执法部门能第一时间赶过来吗?就算赶过来,又怎么取证呢?”小西无奈地说,只要带头抽烟的是领导,她根本没有办法举报。
领导VS.客户
要想有钱挣 先点一根烟
天天在一家企业工作。前天,他奉命去见一个老板谈合作。老板是他们的老客户了。老板很有钱,自己买了一整层的写字楼,开的自己的公司。
业务谈到一半,老板突然打起了瞌睡,看上去挺累的。随后“啪”的一声,老板打着打火机,点了一根烟。随着这一声响,天天的脑子里也跟着一颤。天天自己也是个“老烟枪”,“禁烟令”以后,他没少吃苦头,每次抽烟都得跑到写字楼外头的大马路上。老板看到了天天疑惑的眼神,笑着说:“我累了,就抽一根,要不你也来抽一根。”说着,递给天天一根烟。
“抽烟是男人间的社交方式,我哪儿能因为禁烟令,去驳老板的面子?”就这样,天天为了谈下这笔买卖,也跟着在屋里抽上了。办公室突然响起了敲门声,一名下属走了进来,递给老板一份文件。虽然屋里都是烟味儿,但是下属已经习以为常。老板办公桌上的烟灰缸里,全是烟头。
领导VS.领导
多了禁烟牌 自己也心虚
更更是北京市一家事业单位的高层干部,自己有独立的办公室。他本来不抽烟,可有一天上班后发现,桌子上多了一个“禁止吸烟”的提示牌,是物业的同志放过来的。“我又不抽烟,为什么给我放这个?”
更更偷偷到单位领导的办公室里转了一圈,发现每个领导的屋里都有了这个禁烟牌。不过,各位领导似乎并不知道这个秘密。尤其是平常抽烟的各位领导,还都以为禁烟牌是物业的同志特意给自己拿来的,专门为了提醒自己别抽烟了。
更更说,单位里的中层、高层干部都有自己的独立办公室,一般在上班时间,屋门都是敞开的。6月1日禁烟令之后,不少领导的屋门默默地关上了,或者是时开时不开。更更知道其中的秘密,“大概有领导偷偷抽烟了。”
有了禁烟牌,领导们暗暗觉得自己被盯上了,偷偷抽烟的现象也少多了。但只要关上门,也没人能看见。“要是有下一步措施,估计就是规定不许关屋门了。”更更说。
记者手记
“别闹了,
养家糊口呢!”
禁烟令以后,有媒体曾经做过一项调查,主题是“当遇到领导在办公室抽烟”。65%的受访者选择“默默忍受”,只有6%的选择“当面劝阻”。
领导抽烟,你敢管吗?答案其实很明确,就是不敢。无论从这项调查的结果,还是从记者的四处探访,都能证明这个答案。网络上的一句戏言,成了最精确的归纳:“劝阻领导抽烟?别闹了,还养家糊口呢!”
这早已不是一根香烟的问题,而变成了与领导搞好关系的艺术。这已经从一个卫生的问题,变成了人性的问题。上升到了这个程度,仅靠卫生部门的检查人员,当然是不够的。如果不能改变人性,那只有从制度上想想办法,从法律上堵住这个死角。
本报记者 李嘉瑞 王琼 景一鸣
J240 J010 J168
插图 王金辉 H120
郑重声明:凡注明来源为“京报网网:XXX(署名)”,除与京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5202099联系;本网刊登信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