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通过微信搭建跨学科学术讨论平台
“微沙龙”,每小时一场
来源:人民日报 2014-12-29 赵婀娜 张文潇
“这就是我所构建的磷循环模型,但我觉得它还很不全面……”
“或许,我能为你解释磷在地表的化学反应过程……”
“土壤环境对磷循环也有重要影响……”
“我觉得你的模型还可以进一步拓展,它在社会科学领域也可能会有些应用……”
香气氤氲的清华校园咖啡馆,几位学生的切磋渐入佳境。这是一场名为“磷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与建模”的学术讨论活动,发起者是清华大学全球变化生态学专业的研究生张杰,其他参与者为清华大学化学系、环境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的研究生。对他们而言,这类由学生自主发起,跨专业、跨学院,在咖啡馆内举行的学术“微”讨论,新鲜感十足。
这些素未谋面的学生如何聚到了一起?原来,这依托于一个名叫“微沙龙”的微信公众号。
“微沙龙”已开展了1000多场,覆盖清华所有院系,跨学科讨论约占七成
“微沙龙”是由清华大学研究生会发起的一种新型学术讨论活动。通过微信平台,学生可以随时发布学术话题、寻觅学术伙伴,相约在校内咖啡馆展开讨论。“微沙龙”无需为活动经费而苦恼——你讨论、“我”买单——学校承担相关费用。而且,“微沙龙”特别鼓励跨学科交流,旨在促进不同思想间的碰撞,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
为啥叫“微沙龙”?首先,每场讨论的规模不大——为保证讨论的充分性,参与人数被限制在3—10人之间;其次,活动信息的发布与学术伙伴的征集,都基于微信平台。
半年时间,“微沙龙”在清华已开展了1000多场,师生累计参与4000余人次。目前,“微沙龙”覆盖了清华所有院系,平均每一小时就有一场“微沙龙”被发起,其中跨学科讨论约占七成。
说起“微沙龙”的由来,还得回到一年前。
2014年1月,几名清华大学研究生会的学生偶然聊到一个问题:当前的学术讨论活动基本由院系组织,时间、人力、资金消耗高,且存在院系隔阂。
“不同学科的跨界交流是很有必要的,这样能促进思维碰撞,增强学术创新能力。”电机系研究生贾龙说。
“我们应该形成更灵活的交流机制,为同学们搭建便利的交流平台,降低学术讨论成本。”化学系研究生李治补充。
“新平台怎样才能实现?”有同学问。电机系研究生吴锦鹏提出,“或许可以借助微信平台,寻觅学术伙伴,进行活动预约,并在线下开展学术讨论。”大家眼前一亮,一拍即合。令他们振奋的是,这个好主意得到了学校研工部老师的支持,“你们大胆去做,我们提供资金。”今年5月,他们把想法变成了现实。
线上发议题、找伙伴,线下面对面讨论,是对学术交流模式的一次创新
“微沙龙”怎么玩?在线上发布讨论主题,寻找学术伙伴;在线下跨学科面对面交流,扩展视野,激发创新。有同学打趣,“微沙龙”开创了全新的学术讨论“O2O(Online to Offline,由线上到线下)模式”。
“传统方式寻找到的学术伙伴,往往都是自己熟悉且研究方向相近的人。对比而言,在微信上发起讨论,院系内外,甚至是世界各地的人都能看到,能最大限度地寻找‘合伙人’。这是对传统方式的超越。”清华大学外文系教授刘世生对这种模式充分肯定。
“当然,线下面对面的学术讨论也非常重要。”刘老师补充,“毕竟,非面对面的交流难以传达文字背后人对信息的理解,而面对面讨论能使参与者进行更加深入的交流,热烈的讨论气氛还能营造愉悦的交流环境,使相对枯燥的学术探讨变得更有趣。”
在不少老师看来,“微沙龙”的“O2O模式”,是对传统学术交流模式的一次创新。它降低了跨学科交流的门槛,使每一个潜在参与者都置身于一个公开的学术网络中,有助于师生成长。
经过几个月试行,“微沙龙”逐渐成为清华学生的热门公众号。
“很多时候,我们萌发一个学术想法,由于个人视野狭窄、资源有限,往往很难实践,因此需要不同学科的研究者为我们提供帮助。”新闻学院研究生欧阳春雪感叹。“微沙龙”正好解决了这个问题。美术学院同学敖梦星很高兴有这么一种形式,“每次来参加活动总会有一些惊喜,让我不断接受新知识,领略学术的魅力。”
“学科交叉是当前科学发展的重要趋势,不少重大的科研创新成果都是在不同学科的碰撞中产生的。”计算机系教师张小平对此深有体会,“国外高校中的跨学科交流已经很充分、成熟,相比之下,在国内高校还不太普遍”。
学术志趣是科研创新的重要动力,清华大学近期提出的教育教学改革,强调了激发学术志趣的重要性,“微沙龙”正是这一背景下的有益尝试。“喝着香醇的咖啡,与志同道合的伙伴们进行学术交流,让我感到自己的研究还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地学中心的研究生段苏芩说。
曾有人说,剑桥大学的免费下午茶“喝”出了60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偶然产生的创意催生了很多意想不到的成果。“我们期待‘微沙龙’能够成为清华园里的一方沃土,为大学注入活力,给大家带来惊喜。”清华大学相关负责人说。
(http://news.tsinghua.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