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能否成为“安静的象牙塔”
铁铮(北京林业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
人们常用象牙塔来泛指那些脱离现实生活的小天地。在不少人眼里,大学正是这种地方,对此我颇有些不以为然。如果说在过去那种封闭的社会环境下,某些大学或许还可能与现实脱节的话,那么在新媒体时代,这种可能早已荡然无存。事实上,如今的大学和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无论是办学方略还是师生思想,无论是教学科研还是人才培养,都受到了社会现实的多重影响。大学原本就是社会大系统中的子系统,在互联网的影响和作用下,大学不可能成为某些人期待的那种“象牙塔”。大学应该了解社会,应该为社会服务。大学不仅需要和社会同步,还应该引领社会。“躲进塔里成一统、哪管冬夏与春秋”的想法和做法都应该摒弃。为自己、为大学虚拟一个象牙塔并陶醉其中,无异于掩耳盗铃,不但害己,更会害校。当然,大学应该持有独特的风骨和崇高,公众对大学给予更高的期望,大学人自己也应有更高的追求、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对于社会的不正之风和阴暗面,大学要有一定的抗体和定力,保持自己的纯洁与品质,决不能同流合污,更不能用知识和智商为其推波助澜。
张小锋(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
在人们的印象中,大学是一个追求理想、勇于追梦的“世外桃源”。然而现实中,大学难以成为安静的“象牙塔”。首先,国家号召大学生要为民族繁荣分忧、为祖国昌盛担责。这就需要大学生利用一切机会,了解社会的方方面面,既要看到好的一面,也要了解不好的一面,这种了解对大学生的影响本身就是“双刃剑”,大学生焉能躲进校园成一统。其次,社会认同、用人单位青睐具有社会经验、社会阅历的大学生。为了能使自己将来找一个理想的工作,大学生尽一切可能增强自己的实习经历、社会阅历。在此过程中,社会上一切不好的习俗、观念、行为乃至一些“潜规则”,也无声无息地被大学生所接触、所习染。再次,大学生自身充满走出“象牙塔”的渴望和需求。当今社会,大学越来越开放,大学与社会之间的分野和界限越来越淡漠,社会上的诸多观念毫无例外地出现在校园内,如婚恋、理财等,大学生把向社会看齐作为成长过程的重要步骤,把成人化、社会化看成是成熟的标志和炫耀的资本,积极走出校园,努力摆脱学生形象,极力去学习模仿社会上的一切。当然,很多大学在人才培养导向上,也把走出象牙塔作为重要的理念灯塔,这一切,都促成了大学不会是安静的象牙塔。
周晔(北京邮电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
本话题是一个很难用“是”与“否”来回答的辩证性话题。汉语中,大学确实应验了“象牙塔”的外延涵义,即“脱离现实生活的文学家和艺术家的小天地”。作为一种文化与精神存在的大学,单纯就潜心研究学术、不为世俗所干扰,不去沦为“官、学、商”的附庸而言,确实该成为安静的象牙塔,确实该秉承回归与坚守,不被矮化和庸俗,不被遮蔽其社会引领性。可综观大学的历史和职能演变的不同阶段,从纽曼的知识传授,到洪堡的科学研究,再到威斯康辛的社会服务,以至21世纪的引领未来,都一再宣告大学的功能在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创新。尤其是今天“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席卷,则昭示出大学的另一面,在安静的同时不能脱离社会、不能遗忘超越、不能没有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所以大学,一方面真的需要一种小时候看树下蚂蚁搬家的那份安静;另一方面,大学也真的需要火热,去激情引领社会,需要一种舍我其谁的勇气、甚至寓于固执的狂放!
王丹平(华南理工大学宣传部部长):
大学是师生潜心学习、工作、生活的场所,是知识分子荟萃之所,是新思想和新知识的源泉。大学精神在整个文化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具有很强的稳定性,内涵深刻、寓意深远的大学精神融铸在知识分子的灵魂里,渗透力强的大学传统和先进的大学理念融化在大学人的血液里。而大学精神,弥漫在大学的安静和深邃之中,在科研学术的高深严谨之中,在大学历史的厚重久远之中。大学静谧的校园环境,对学人的学习、研究、创作具有重要的影响。置身于安静优美的环境中,才能形成一个相对独立思考的空间,便于学生们在这里求学,教师在这里静思,有利于创造力的激发,有利于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大学作为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是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主要阵地。在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中,中国形成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深刻地透射到学人学习、思想、生活中。大学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中所蕴涵丰富资源,独立和安静的象牙塔让人感受到文化和思想的美,大学厚重的历史才能回响在学人的脚步中,大学深厚的文化底蕴才容易被感知,以潜移默化的方式,使师生逐渐形成对所在高校的文化价值和思想价值的认同感和归属感。(Axy)
来源:《北京教育》 作者:李铁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