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用他们的故事暖暖心
塔城,它不是地图西北角一个孤零零的圆点,而是一个温暖、安逸、可爱的小城。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在塔城做起了织梦师,一心一意,把梦想的种子播种进这群孩子们的心里。
(十八届中国人民大学研支团在新疆塔城三中合影)
江雅清: 斗智斗勇、千磨万击、屡败屡战。
每天的生活几乎都在想方设法让这些已上高中的孩子们交本来就约等于无的作业,总有不在少数的学生一节课45分钟可能花15分钟睡觉30分钟打闹,已然不在意老师和家长的“刁难”。
我过高的期望值受到了极大的摧残。
直到有一天一个学生出言极不逊,终让我萌生了放弃之意,想放弃用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去影响这些即将成年的孩子。
可在次日凌晨,我收到了这样一条信息:“老师我错了,感激你让我对人生有了另一种看法,我需要你。”
我的脑海里忽然浮现出了很多画面,每一天早读后他们齐唱国歌;课堂上孩子们自己造句的第一反应是“我爱祖国”;当我问为什么学习有同学恳切地答“孝顺父母”;雪天路面极滑姑娘们会来搀扶着我这个还未习惯的“外地人”以防摔伤;冬季长跑时各族同学互相勉励支持共同冲向终点……
我从这座小城和它的人民,从这所学校和它的师生身上终能撷取到得益终生的力量,足以令我用余生来回味这一年斗胆自称为“教师”的生涯。
(雪后,打扫卫生的塔城三中学生们)
刘维一: 塔城,它不是地图西北角一个孤零零的圆点,而是一个温暖、安逸、可爱的小城。
在这里,我们受到了老师们的热情欢迎,老教师们会认真、耐心地指点我们,把知识经验倾囊相授,人与人的交往是那样简单、真诚。
学生们虽然顽皮、文化水平不高,但是看得出,他们十分喜爱我们这些比他们大不了多少、就像他们哥哥姐姐一样的年轻教师。
每次在走廊、操场、甚至校园外遇到他们,都能听到他们元气十足、热情满满的一声大吼:“老师好!”
他们有笔记本电脑、有iphone 6s,缺少的只是骨子里的拼搏精神。
他们不想离开家乡去更广阔的天地、不知道学习何用、也不知道未来自己想做什么。
大概我们在这里的作用,就是做一个织梦师吧,希望我们能够把梦想的种子播种进这群孩子们的心里。
(物理实验课堂上人民大学研支团志愿者夏天指导塔城三中做实验的孩子)
夏天: 当地和学校条件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艰苦,孩子们家庭条件也都不差,最令人头痛的是这里的孩子们,普遍不爱学习、不想学习,“学习无用论”的观点在学生和家长中十分普遍。
良好的基础设施物质条件、先进的教育理念,与孩子们落后观念之间的矛盾,成为这些地方当下的主要矛盾。
支教团成员在教学工作有余力的同时,探索发挥资源桥梁的功能,以自身为杠杆撬动更多资源来更大程度地为当地的教育带来长期、稳定的帮助。
正是在这种想法的驱动下,我们结合“互联网+”思维,开展了“一对一”的结对帮扶活动,从中国人民大学招募志愿者与当地学生建立线上结对关系,通过课余时间的交流、帮助,引导孩子们树立起正确的三观、见识外面的世界。
深入融入支教地、走进孩子们的世界去努力理解他们,把基层的实际情况、而非课本的理论知识作为自己思考的出发点,少去想“应该怎样”,多去想“我能怎样”,通过一年有限的时间,努力去做一些务实的工作,留给当地更多改变,也留给我们更多成长,我想这也是母校人大的校训“实事求是”留给我们的思想馈赠吧。
(11月,人民大学研支团的志愿者迎来了塔城的暴风雪。图为研支团中唯一的一对情侣,在大雪中走回教学楼)
唐钰烜: 2015年10月,我荣幸地成为了中国人民大学第十八届研究生支教团的一员。
从这一刻起,我的人生与新疆塔城市这个边陲小镇结下了不解之缘,我知道我将在这里播撒一年的青春热血;留下一年的青春印记;奉献一年的青春年华。
支教教师身上不仅承担着课业的学识,更是承担着一种希望。尽管是一个边陲小县城,在基础物质上已能够保障基本生活,而明显贫乏的,是学生对知识的态度和渴望。
相比于课上的慷慨激昂,我更喜欢和学生散漫的互相交流。学生往往会怀揣着憧憬向我问东问西。
相比于学生的狭窄视野,或许“支心”“支志”的意义远远高于“支教”。因而在课余交流中,我鼓励学生多多看书看报,开阔视野。更是鼓励他们树立远大理想,到大城市去打拼一番。
感激这一年的你们,感激这一年的一切。
(在新疆塔城支教的中国人民大学研支团志愿者们按照家乡的习俗,在一起包饺子、吃饺子)
孔德帅: 教育本是最基础的民生,站在讲台上,看着学生就像看着这里前一代人的作品,同时也是看着这里的未来。
听说哈萨克族与维吾尔族相互不喜,却是看到班里哈族维族从小就是玩伴;听说维汉关系僵硬,却是看到同桌之间无话不谈;听说疆内经济条件较差,却是看到高端智能产品在学生中早已普及。不由感慨眼见为实莫过如此,新疆人之淳朴,景之大美,若非有此经历,亦会被传言所蒙蔽,终不得见。
教学面对的最大的困难不是物质条件差或师资力量薄弱,而是学生对学习本身态度的淡漠。
许是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远不及内地,地区学校的学习风气并不佳,询问下也并无几人有治学的志向,所以校内浑浑噩噩度日者不在少数。
十六七的孩子三观已经基本树立,习惯已经养成,若想转变,实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故吾辈仍任重而道远。
(中国人民研支团志愿者孙荃(右一)、夏天(右二)在维吾尔族学生毛兰家中家访)
孙荃: 作为一名“文科”学生,教语文恰恰是落叶归根,带着对语文最质朴的归属感。 这里的高中生很顽皮,对除了学习之外的任何事情表现出了极大的求知欲和新奇感。这让一个五大三粗的糙汉也会觉得手无缚鸡之力。又转念一想,其实自己高中时又何尝不是,于是释然,更觉应该带着感同身受的理解来走进他们的内心。
当然,我也如千千万万的教师一样的,心里充分理解的同时,在该当“严惩”的时候也是毫不手软。
有时也自我宽慰道:此之谓忍痛前行。
课余时光于我于学生就相对轻松一些,很多学生会来找我聊聊自己的经历自己的心情,在这交流之中我也发现了促成他们今日之习惯的诸多因素。最大问题莫过小时候没有打下良好基础,以至于长此以往恶性循环。终未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至失去了学习兴趣。由此观之,他们开开小差,聊聊天,虽让我火冒三丈,却也“有理有据”。
每一个学生,都或多或少背负着升学的压力,父母的期盼。推己及人,便很想让他们也能真正实现自己的梦想,哪怕是自己会有一些牺牲。权衡利弊太久,总要干一些飞蛾扑火的“傻事”才无愧此生。
有利于人,无愧于心。
(中国人民大学研支团志愿者孙荃课堂上分角色朗读的学生)
(2016年11月12日,新疆塔城地区暴风雪,图为第三中学的同学们在漫天飞雪中清扫积雪)
(映客助力中国人民大学最美支教团)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