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网】大学生买北京户口被捕,谁该反思?

09.02.2015  11:11

        作者:乔志峰

  两名学生花12万网上买北京户口被批捕。高校学生李某、陈某分别花12万在网上买到了北京户口,后因卖户口的人被查受到牵连。近日,海淀检察院以涉嫌买卖国家公文罪对卖户口的嫌疑人批准逮捕,李某、陈某也因涉嫌此罪取保候审。(2月4日《新京报》)

  两位大学生买成了户口,可兴奋劲儿还没过去,就东窗事发了。刚要踏入社会,就栽了这么大一个跟头,教训可谓非常深刻。花钱买户口,无疑面临巨大的风险:买不成是被骗,买成了就涉嫌犯罪。既然风险那么大,为何还有人(特别是应届毕业生)铤而走险,为一纸户口不惜挑战 法律 ?需要为此反思的还有很多。

  倒卖户口的违法现象为何屡禁不止?一直以来,关于“央企进人内部指标”的传言早已有之,高价叫卖北京户口者也常有耳闻。《中国青年报》2013年曾报道,北京男子 张斌 自称能搞到“内部推荐”,求职者只要花钱,通过简历审核,即可100%内部推荐入职央企或事业单位,甚至解决北京户口。他给出的列表至少有50余家国企、行政、事业单位,明确承诺可解决北京户口的有26家,可提供事业编制的单位有30家。“你揭发是个好事情,可能会有更多人来咨询我,我很开心。”面对记者,张斌说,“如果我真的违规操作,我还愿意跟你们记者做朋友吗?”而此次两位大学生购买的户口,也是来自有进京指标的公司。这说明,媒体曝光后,类似问题依然存在,需要相关部门加大管理和打击的力度。

  现行进京政策是否有待完善和调整?想获得北京户口,就必须符合一系列严苛的条件。其本意,一是控制进京人口,二是选拔优秀人才。可是,这些条件真的科学合理吗?很多“不符合条件”的本科生、研究生,不见得就一定比“符合条件”者水平差。另外,在现实操作中也需要进一步加强监管,否则再严苛的条件,也会有人弄虚作假,甚至将户口买卖“产业化”,给某些不法之徒提供另类的生财之道。

  户籍改革何时能有实质性进展?倒卖进京指标,是不合理的户籍制度所带来的“副产品”之一。尽管力挺户籍制度者打着“城市容量”等冠冕堂皇的旗号,但恐怕谁也无法否认,以户籍制度来人为地将公民分为三六九等并因此而享受不对等的福利待遇,已经成为当今社会最大的不公平之一,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迁徙权是最基本的公民权之一,是全体国民都应依法享有的。政府部门在对买卖户口行为进行严查深究的同时,更应对制度性的缺失进行研究和弥补,让一纸户口不再“值钱”,让每个人都能获得平等的权利和发展空间。(乔志峰)

习近平致2022年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的贺信
值此2022年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举办之际,法院网
习近平会见李家超
国家主席习近平30日下午在钓鱼台国宾馆会见了新当选法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