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新校区校园规划设计导则报告会举行
11月10日,中国人民大学新校区校园规划设计导则报告会在明德主楼举行。中国建筑设计院名誉院长、总建筑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勘察设计大师崔愷作报告,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靳诺作总结讲话。中国建筑设计院副院长马海、中国建筑设计院建筑师王德玲;中国人民大学全体在校校领导,校长助理,学校党委委员、纪委委员,校务委员会委员,民主党派负责人、无党派人士代表,教代会主席团成员代表,以及相关院系、部处负责人共同聆听现场报告。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贺耀敏介绍新校区规划设计工作进展情况,并对编制导则的目的和意义进行阐释。他表示,新校区校园规划设计导则是对新校区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深化和诠释,旨在将绿色生态、人本人文、兼容开放、智慧科技、持续生长的规划理念转化为可直接应用的设计准则和控制要点,指导未来各地块建筑单体和景观环境设计和建设。该导则按照学校有关决策程序研究通过后,将成为下一步开展专项规划和建筑单体设计的“基本法”。新校区规划设计导则形成初步成果后,崔愷院士曾先后于2015年5月、2016年5月两次来校向学校党政领导班子介绍导则编制成果,并根据学校意见对规划设计导则进行了多轮优化完善。目前,新校区校园规划设计导则基本稳定。
崔愷在新校区校园规划设计导则报告中介绍了规划背景,分析了现有校区现状和部分人文校园案例,说明了导则执行概要、建设管理与容量控制、系统控制指引等内容。他表示,人民大学新校区应打造成为一个人文校园,彰显以人为本、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特色。思路上要做到“清新明亮”:“清”是有文化、不张扬,展现人大的气质;“新”是面向未来,同时也不忘历史根基;“明”是突出重点,在多元内容里呈现出鲜明对比;“亮”是通过建筑的形态来表达人文感悟,彰显艺术性。他从建筑特色、交通组织、绿地景观、地下空间、绿色低碳、智慧校园六个方面详细解读了规划设计导则,让在场师生对人文校园六大系统有了完整、充分的认识,对新校区整体规划情况有了深入的了解。
靳诺代表学校向崔愷院士带领的专家设计团队所作的细致深入的工作表示衷心感谢。她表示,中国人民大学全体教职员工以及广大校友、退休员工都十分关心新校区的规划建设情况,今天很多代表也都来到了现场聆听此次报告。报告内容详实丰富、理念专业超前,是对校园规划设计导则系统性的阐释,具有指导未来新校区建设的重要意义。在未来新校区建设的工作中,学校将继续坚持民主决策、科学决策,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凝聚人大人的智慧,进一步推动专家团队的观点与教职员工的心愿相融合,把承载着全校师生美好期待的新校区建设得更美好。
据了解,中国人民大学新校区选址位于通州区潞城镇北京城市副中心东部,四至范围为东至春宜路、南至运河东大街、西至规划城市支路、北至玉带河大街。总用地面积约为 111.37公顷(约1670亩),总建筑面积约为145.2万平方米,其中地上建设面积约为99.81万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约为45.39万平方米,学生入住规模约为2.2万人。新校区计划分两期建设实施,一期建筑面积约为46.7万平方米,二期建筑面积约为98.5万平方米,全项目计划至2025年建设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