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北京冬奥申办的清华力量 ——记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张利的申冬奥“可持续”之路
学生记者 田姬熔 记者 高原
张利, 清华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建筑系副主任,《世界建筑》主编,简盟工作室主持,中国建筑学会理事、清华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主要学术方向为当代建筑思想与评论。
近年来他与简盟工作室团队完成的主要作品包括:玉树嘉那嘛呢游客到访中心、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屋顶花园“新九洲清晏”及地区馆、中国第7届花卉博览会北京主场馆、北京奥运会顺义水上运动中心媒体中心等。曾荣获英国AR+D国际新锐建筑师奖、世界建筑节展览建筑组入围、中国建筑学会创作金奖、建国60周年建筑创作大奖、荷兰鹿特丹国际建筑双年展设计竞赛一等奖等奖项。
“北京!”
2015年7月31日,马来西亚吉隆坡。
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打开信封,拿出印着2022年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举办城市名称的信纸,高声喊出这个被中国团队期待了太久的名字。话音刚落,中国冬奥申委团队欢呼雀跃,拥抱庆祝,掩面而泣,此前所有的艰难和压力都在此时化成了激动与幸福。作为陈述人之一的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张利,一颗悬着的心在这一刻也终于“落地”。在此之前,张利和整个团队为了2022北京冬奥会的申办已经准备了整整10个月。
专 业
2014年10月,张利接到北京冬奥申委的邀请,担任此次申办工程技术规划负责人。此后,他标准的“伦敦腔”英文发音、缜密的陈述逻辑以及面对质疑时展现出的专业水准和机智应变,让人们印象深刻。
“其实最初接到这个任务时有些犹豫”,张利坦言。但在了解北京冬奥会将“节俭办赛”“可持续发展”等作为申办理念,而这恰与他作为建筑师所主张的建筑设计 “人工干预最小化”的理念不谋而合,张利立即被打动了。
此前,中国曾两次以哈尔滨作为主办城市申办冬奥会,然而都在初选中落选。而此次北京申办面临的最大难题主要集中在“雪和水”以及场馆设施等方面,这也正是张利所带领的工程规划技术部在申办中需要攻克的“硬骨头”。
根据2022北京申冬奥的规划,将分北京城区、延庆、河北张家口三个赛区,大部分雪上项目将落户张家口。“申办冬奥会最主要的技术弱点是没有雪,虽然张家口有雪场,但地方气候条件不太理想,如何打消国际奥委会对‘雪和水’的质疑是非常有挑战性的。”张利在接下这份重担时就清楚地知道自己将要面临的挑战。
“申冬奥要面临从城市到自然环境、资源调配及可持续性等多方面问题,如何打消质疑,关键是要用专业说话、用事实说话。”张利表示。经过研究探讨,他从专业角度分析,认为打消“雪和水”的疑虑并不难,主要还是消除人们对人工造雪存在的误解。张利指出,即使自然降雪量丰沛的地区,人工造雪也是比赛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为人工制造的雪更符合比赛要求,对运动员更安全;人工造雪技术是一种喷雾形式,以水分子为主,本身对环境没有污染;在张家口等地人工造雪的用水量占当地供水量的比例最高不到1%,对当地居民用水没有威胁……
张利权威的专业解读,不仅配合整个北京申奥团队的布置,扭转了可能面临的自然条件上的劣势,而且其“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多年建筑场馆设计规划经验也为申办提供了巨大的发挥空间。
此前,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在《奥林匹克2020议程》中提出“可持续性”的概念,希望能够适应气候和经济发展条件办奥运,将技术性与人文关怀综合,使奥运会的举办服务于城市建设,能够长期作用于社会。
而张利多年来在建筑领域的研究正与“可持续”息息相关。“用适宜的技术、合理的预期、适应气候的方式,以及从建筑本身、从文化层面,而不是单独从机械系统层面来实现节能和环保,这在建筑学科领域已经被提出了很多年,我们一直都在从事相关研究。”张利说。
在申办中,张利将自己多年的研究心得融会贯通。以高山滑雪和跳台滑雪的专业性赛道为例,张利指出,出于可持续性考虑,专业赛道可以在赛后作为运动员的训练基地,旁边还可以预留一部分场地,在冬奥会后建造20米、40米等小跳台和距离更短的赛道,供大众使用;同时增加停车、接待、更衣等更多配套设施;冬季滑雪场地还可以在夏季作为户外旅游胜地,竞赛需要的如媒体中心、看台席等都做成临时安置,方便赛后替换,服务于未来的旅游产业。
“可持续发展,就是要遵从Recycle(循环)、Renew(再生)、Reuse(再利用)”,张利说,这不仅是北京冬奥会的理念,也是城市发展中的重要一环。
现 场
有了专业支撑,找到解决思路,陈述前的准备工作对于申办同样至关重要。
在陈述准备过程中,北京申冬奥团队从17个专题着手开展工作,与张利负责的建设与技术有关的,包括场馆、交通、安全防卫、电信系统和物流系统的技术支持及奥运村五个部分。
“所有委员们可能提出的问题,我们事先都进行了周密准备和演练。”张利说,不仅包括核实每一个可能用到的数据,陈述团队还要反复训练对关键词、关键数据的记忆,甚至还特别邀请传播学专家字斟句酌提高表达技巧。
2015年6月7日,瑞士洛桑。这是国际奥委会第128次全会前最后一次陈述活动,也是申办冬奥会最具挑战性的关键环节。尽管此前已经演练过不下20遍,张利和团队中的每个成员仍然十分小心谨慎,“那是最艰难的一站,”张利回忆说。
不到两个小时的陈述交流时间,13个问题轮番上阵。奥组委密集的提问并没有难倒中国团队,也正如张利预料的那样,近一半的问题都指向了自己的领域。面对现场紧张的氛围,他放松心态,逐一解释,不仅言之有据,而且风度翩翩。
“北京2022将实施有力的赛后遗产计划,这些遗产将为中国冬季体育运动发展作出贡献,让当地居民拥有健康的生活方式。我们坚信,北京2022的世界级场馆将为来自全球的运动员提供尽显才能的舞台。”张利在陈述中充满感情和自信的表达赢得了委员们的赞许。
“用传播学的方法加上客观事实的陈述,最后将所有问题引向正向的结论。” 张利事后总结道。
然而,在陈述后的记者招待会上,一个意外状况也让大家为张利捏了一把汗。
当时,一位委员用法语向台上张利提问,不巧的是,当时负责法英翻译的人员并不在现场,尽管能猜到问题的大致方向,张利却不敢贸然作答。这时,作为主持人的杨澜在一旁敏锐地觉察到张利的犹豫,及时巧妙地将问题用英文重复了一遍,迅速化解了黑色三秒钟的尴尬。“正是因为有这样像‘保姆’一样无微不至心灵相通的队友,我们才能最终取得胜利!”张利事后想起仍然感慨万分。
现场陈述交流顺利结束后,张利回到住处,仍然目不转睛守在电脑前,直至第二天凌晨,不间断地刷新跟踪着西方媒体对于申奥进展情况的报道。当看到原本对北京申奥持怀疑态度的外媒也纷纷给出相对肯定的态度时,张利才像吃了一颗定心丸一样放下心来。
使 命
在参与北京冬奥会申办之前,张利曾参与过许多重要的国际性活动场馆设计和规划工作,例如在世博会中国馆设计、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筹办中都曾出现他的身影。也正源于此,让他成为此次申办冬奥会技术支持方面陈述人的不二人选。
作为一名建筑师,在张利看来,此次申办陈述的经历,一个重要的意义是希望自己通过建筑师这个角色,传达出中国的东方美学和人文关怀。“中国和西方在建筑上的评价体系是很不同的,东西方之间需要架起这样一座桥梁,互增了解,彼此欣赏。”张利认为,凡是建筑师大都有一个特点,就是能在黑白之间找到灰色的中间地带,我希望通过这样有广泛影响力的国际赛事,在中国思维与西方观念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使得最终的理念既被中国接受,又同时能被西方认可。
“建筑是一个需要抵达他人的行业。”张利这样解释自己的作用,“建筑师不仅仅是设计房子,更重要的是设计的理念可以抵达他人。”
除了张利,在北京申冬奥的过程中,还活跃着设计规划领域的清华校友,清华师生们也始终热切地关注和支持着北京申冬奥的进展。7月31日吉隆坡“巅峰对决”时刻,清华师生们聚集在清华西湖游泳池值班室的电视机旁,共同见证成功申办的光荣时刻。此前,清华学子还在校园里举办“支持北京,中国加油”的长跑活动。“作为清华的一员,正确的价值导向、对国家需要、国际发展方向的深入了解以及足够深厚的专业技术知识素养,使得清华人在国家最需要的时候总能站在前方。”张利说。
申办冬奥会成功后,作为冬奥申委成员之一的张利光荣地结束了自己的使命,北京冬奥申委也于日前正式解散,组织筹办冬奥会的后续工作也将在后续阶段逐步展开。申办成功只是一个起点,张利对于2022年的北京冬奥会充满着期待:“申办是为了举办,我真正希望通过冬奥会加速城市向可持续发展转型,带动整个区域在资源匹配与可持续调配上的进一步发展,从而改变城市的发展模式,实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张利说。
(http://news.tsinghua.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