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中国人民大学:学习真知识、发现真问题

07.07.2015  19:47

开栏的话

2013年4月,中国人民大学推出“本科生培养路线图”,旨在通过发挥学科结构、师资队伍、学生素质的比较优势,着眼于“研究性学习制度体系”建设,促进学生学习真知识、发现真问题。夯实本科培养质量的一系列举措,目的只有一个,还原大学本来的样子。

两年过去了,留下了什么?沉淀了什么?以此为契机,本刊今起推出“教改的细节·看本科”专栏,一起梳理、凝炼高等教育改革进程中各高校在坚守并提升本科教学质量方面的新鲜经验,有益实践。

本科教学的重要性毋庸置疑,然而在现实中,却产生了种种偏差。中国人民大学“本科生培养路线图”悄然走过两年时光。这是否能为高校本该坚守的“本科立校”开创新鲜的局面?记者采访了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洪大用。

本科立校”有捷径吗?

  追求短平快没有前途

记者: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最重要的本科教学工作往往被极大地忽略。人大本科路线图,应该说是质量工程,它不像科研那样短时间内就可以见功见成绩。它的最终目标是什么?

洪大用: 大学的核心使命是育人,这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当中已经强调了大学存在的最重要的依据就是人才培养,当然人才培养包括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但是我们认为本科生是基础,没有高质量的本科生就很难有高质量的研究生,也谈不上创新人才的培养。

我们这个路线图的目标,是按照国家高等教育改革的部署,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探索在新形势下,如何更好地培养具有厚重品质的、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能够在各行各业发挥引领作用的国民表率、社会栋梁。

所以我们的改革目标实际上是促进回归大学本位,加强人才培养,适应时代的需求。如果大学依然表现出过分的功利色彩,比如说追求短平快的项目,做表面文章,而不踏踏实实练好内功,这样的大学是没有前途的。

  教学是公家地,科研是自家田”?

记者: 现实中科研和教学总是容易顾此失破,您觉得应该怎么更好地协调二者之间的合力?

洪大用: 在具体工作实践中,教学和科研之间,往往认为存在冲突。比如有一种极端的说法“教学是公家地,科研是自家田”。一些人追求个人科研项目、论文发表,追求个人的职称和声望,然后忽视教学。在这个意义上讲,很多人说大学有重科研、轻教学的倾向。

但事实上,一方面科研的优势可以通过教材、通过课程的开发转化为教学的优势。一个有名的教授,他研究前沿问题,把问题带到课堂上,跟学生讨论,引导学生参与。这是我们鼓励的。

另一方面,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提出的问题往往是一个领域的基础性问题,这个反过来也会激发研究者的研究兴趣,促进他有更大的理论突破。所以说很多具有原创性质的、学科基础的理论与创新,与课堂教学的实践是分不开的。

在这个问题上,我们的做法是,一边通过精实课程制度鼓励老师转变教学方式,把研究的前沿、方法带到课堂中去。

另一边我们也鼓励学生有准备地学习。我们现在要求学生在课堂学习1小时,在课外学习1.5到2个小时,要带着问题进课堂,把课堂从简单的知识传授场所,变成探究知识、创造知识的场所。其实学生的创造力是无限的,学生在获取新的知识,激发新的灵感方面,有的方面不一定差,所以我们的课堂从简单传授知识的场所,变成一个共同创造知识,创新学术的场所,这是我们建设研究型学习制度很重要的目标。

当前确实是存在一些具体的制度和政策导向问题,可能导致了一些误区。一方面教学质量的好坏,量化、评估难度还很大。所以我们现在对于教学的 基础过程的管理和质量监控,包括对于教学质量评估,也在不断完善。努力使教学成为一个可观察、可评估,可以分出差别的活动。相对来说,科研工作更容易评估 一点,你发表多少篇文章,出版多少本书很容易评估。所以现在难点可能也就在这,怎么样去评估教学质量的好或坏。

学校针对这个制度,已经做了一些变革。比如教学准入制度,对老师还是有很大冲击的。

  和西方大学相比,我们的差距不是理念

记者: 本科路线图是一个长远的规划吗?国外高水平大学的做法是怎么样的?有没有什么可以借鉴的?

洪大用: 有几点共同点。我也了解过美国杜克大学、斯坦福大学,以及国内一些大学,有一些方面是共通的。第一个就是教学改革以学生为重,要关心学生的学习需求、学习方式的变化。要强调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学服务,而不是片面强调以教师为中心。

第二是促进学生参与教学。学生在课堂当中,不是被动的学习者,他是一个参与者,不是知识的背诵或者记忆者,他是知识的创造者。所以研究型学习是一个趋势。无论是杜克大学开设的跨学科的课程,还是斯坦福大学的研究训练,都是强调教学方式和课程内容的变革。

第三个共同的趋势,是强调跨文化沟通。今天,各种文化的交流、交锋越来越频繁。个体怎样去认识、怎样去适应,怎样来开拓自己的视野,这样的能力非常重要。国外大学其实也提倡教育的国际化,它的国际化是让更多的学生去其他文化国家交流学习,这一点是共同的。

第四个共同点是强调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参与实践。知识的学习不仅仅在课堂上,课外也非常重要。怎么才能服务社区,怎么才能促进专业实习,这一块在国外一流大学当中也很重要。

最后一点,我相信也是共同点,就是更强调学生的价值培育。现在这样的社会,过分功利化的学生,对于社会发展应该说是有缺陷的。这样的高校也没有很好地履行社会使命。价值观的教育、社会责任感的培养非常重要。

应该说我们跟西方大学相比,在本科生培养的方面,差距不在理念上,也不在具体举措上,关键制约的是具体的制度环境和氛围,这是很重要的。

  关键点在学院、在教师、在学生

记者: 可能学校愿望美好,但是落实到学院,就会有一些短视的行为,您有没有遇到这种情况?在政策的壁垒方面,有没有什么亟待突破的?

洪大用: 应该说所有高校都面临这些问题,有普遍性。关键点归根结底在于学院、在于教师、在于学生。针对 这个方面,我们即将出台一个加强本科教学的改革,我们已经把这个本科教学改革,进一步纳入到学校综合改革中。这个综合改革方案已经通过教育部批准、备案了,马上执行。这里有对于教师的激励。比如对于教师教学质量的控制,对于教师教学业绩的激励,对于教师创新教学方式的激励,对于教师在职称评审过程中的激 励,是一套组合拳。

对于院系,在院系资源的配置方面,特别是教学经费的拨付方面,也进行了一些改革,更大程度调动院系积极性。各项改革如果只是上面努力不会有 成效,所以要更注重基层、注重学院的积极性调动。对于学生来说,我们还有一个重要制度,就是全员导师制度。新生进来以后,就让他对大学、对专业、对未来职 业发展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新生导师是从2000多名导师中挑选来的,一般180位到200位左右。导师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方面作用明显,这也是我们很受欢迎的一项实践。

原文链接:

[光明日报]“本科立校”有捷径吗?

学习真知识、发现真问题

还原大学本来的样子

更爱上课了”“课堂忽然变得像高三一样人多”。

这是不少同学对于人民大学实施“本科生培养路线图”后最直接的感受。

2013年4月到今天,两年过去了,中国人民大学的本科生培养计划通过“精实课程、全员导师”等一系列改革、一系列组合拳,一点点地改变了不少人对于“本科课堂”的看法。

大学本来应该是什么样子?也许还是从一个个满满的课堂开始吧。

从扣好第一颗扣子开始

在“红船领航”马克思主义经典研习会上,近90岁高龄的《资本论》研究专家、人大荣誉一级教授卫兴华与90后学生分享他的心得,“学习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经典著作,最重要的是要掌握好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并重点学习其中所体现出的方法,受益无穷。

立德树人,是中国人民大学制定本科人才培养路线图的基本原则。“立德,首先要引领青年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凝聚青年的理论热情、信仰认同和理想情怀。”人民大学党委书记靳诺说。

路线图实施以来,中国人民大学不断探索思想政治课程改革,在原有4门思想政治理论必修课程之外,制定了“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相结合、课程教 学与自选讲座相结合、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课内学习与课外实践相结合”的培养计划,让学生的马克思主义学习方式更加灵活多样。

中 国人民大学还将立德树人的理念融入到基层党组织建设中。通过“个人研读——集体研讨”的模式,由高年级学生党员带领新生党员研读经典,同 学们有的结合对《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的研习,通过问卷调查研究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现状;有的结合对《矛盾论》《实践论》的研习, 对街道社区、农民工子弟小学等地实地参访调研,探讨如何应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解决实际问题……

老师不是船长,而是导游

作为开学第一课,新生研讨课承载了很多同学的期待和惊喜。

文 学院2012级本科生基地班的新生导师黄子平教授,由自己求学的经历为引子,让学生们放松心态,畅所欲言。从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谈到中 国当代文学的发展,从当代大学生的历史担当到理性认识当今社会热点,学生们的思路逐渐超越了专业的局限。文学院2012级本科生郭天骄说:“课程中的讨论 让我们看到文学大家是怎样成长,怎样看待社会现实的,这不仅让我们加深了对我们这一代人的认识,也让我们坚定了未来努力的方向。

通过精 实课程、实施全员导师等制度建设,人大不断推动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动式教学,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在 改版的本科培养方案中,学校对学生的学分要求降到最低129分,最高160分左右。但是减少总学分要求,并不意味着减轻学生负担,而是用精实课程让同学们 把学习变成更需要投入精力的事。

每年一度的“教学标兵”评选活动深受广大师生欢迎。今年的获奖者,哲学院副教授周濂认为,“老师 从来不是船长,而是导游,告诉你哪些道路宽 广,哪些风景曼妙,每一个学生都是自己的船长”。他鼓励学生“不以学分论英雄”,认认真真对待每堂课,积极思考,培养自己的思维和视野。

新 闻学院2013级广电专业文盈盈同学有个梦想,将来能用镜头领略世界各国的文明与变迁,今年的国际小学期,她选了《从历史的角度看美国和 亚洲》,吸引她的是授课教师,来自美国北伊利诺伊大学Kenton Clymer教授,“不出校门就能在课堂遇到国际上享有盛誉的学者很难得。

在 人民大学,所有学生在大一和大二上学期,都要达到学校制定的英语口语标准;在大二下学期,学校要求所有专业至少开设2门全英文专业课程, 提高学生使用英语学习的能力;在大二与大三之间的国际小学期,所有学生都要注册课程学习,直接感受国际一流大学的一流教师的全英文课程教学。

人大学生脑袋里至少要装20本经典著作

人大本科生应当有自己的文化信仰。要有厚度,多读书,希望人大的学生在本科毕业离开的时候,脑袋里面装着至少20部经典著作,有分析问题、观察问题的历史视角。”在中国人民大学校长陈雨露看来,大学最美的画面就是众多朝气蓬勃的学子安静读书的场景。

从 2013级新生开始,人大将“读史读经典”等课外环节列入本科生培养方案,致力于让阅读常态化,让学生不仅在课堂中学习,而是把阅读当作 一种习惯融入日常生活。在历史学院教师姜萌看来,读历史不仅为了“鉴往知来”,更是为了明白“人何以为人及其如何更好地为人”,“读史读经典”就是在探索 从培养“有能力的人”到培养“合格的人”的培养模式。

从钱穆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到托克维尔的《旧制度与大革命》,从费孝通的 《乡土中国》到蒙森的《罗马史》,阅读经典著作在人大校园蔚然成 风。学校定期举行各种读书文化节和系列讲座,聘请学术泰斗担任特邀顾问,各类读书沙龙蓬勃开展,新闻学院的“海龙果读书会”,信息资源管理学院的“兰台读 书会”,法学院的“一书一读”沙龙,学校现有90多个形式不同、内容多元的品牌读书活动。

从今年3月开始,人大还把书法研习课程 正式列入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体系。从未受过书法训练的2014级财政金融学院的邓诗棋,在第一次上课的 时候甚至连握笔姿势都练习了很久,几个月下来,她已经可以写出漂亮的篆书版“厚德载物”。“这才是真正的大学生活。”邓诗棋最后说。

( 原文刊于《光明日报》 2015年07月07日 14版)

原文链接:

[光明日报]“学习真知识、发现真问题”:还原大学本来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