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人文社科成果评价发布论坛召开 发布复印报刊资料转载指数排名和重要转载来源作者
3月28日,由中国人民大学主办、书报资料中心和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成果评价研究中心承办的中国人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成果评价发布论坛暨学术评价与学科发展研讨会在明德堂召开。全国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委员柳斌杰,中国期刊协会会长石峰,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书报资料中心学术顾问委员会主任靳诺,学校荣誉一级教授卫兴华、高放,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新闻报刊司副司长赵秀玲,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书报资料中心学术顾问委员会副主任贺耀敏,中宣部出版局出版处处长杨震林,教育部社科司出版处处长田敬诚等出席会议。人文社科成果评价研究界专家学者、学术期刊与学术机构负责人、新闻媒体代表约800人参会。发布会由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兼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成果评价研究中心主任武宝瑞主持。
贺耀敏副校长代表中国人民大学对参会的专家学者表示欢迎和感谢。他表示,中国人民大学是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领域的一面旗帜和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重镇,在传承文明、创新学术、资政育人、服务社会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近60年来,书报资料中心不断探索,在人文社科学术成果评选评价方面取得重大进展。本次论坛梳理了近年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各个领域中学术研究的重要成果,为人才评价、期刊评价提供了富有价值的参考,为推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评价体系的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希望今后能够进一步激发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者的学术创新能力和思想创造能力,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发展。
本次论坛发布了由中国人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成果评价研究中心与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联合研制的《2016年度复印报刊资料转载指数排名研究报告》和《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作者(2016年版)》两项成果。2016年度复印报刊资料转载指数排行中,共有500余种人文社科期刊和300余家作者机构榜上有名,如《学术月刊》《中国社会科学》《中国人民大学学报》《上海行政学院学报》《新视野》等学术期刊在各分类榜单中位列第一,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共中央党校等学术机构表现优异。《复印报刊资料转载作者合著状况分析报告》同时发布,利用复印报刊资料转载论文数据研究作者合著情况,揭示作者合著规律,探讨合著的意义及与研究质量的关系。《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作者(2016年版)》为今年首次发布,根据转载数据和同行专家评议结果,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卫兴华、高放,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欧阳哲生、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骆郁廷、复旦大学文科资深教授童兵等525名作者最终入选。会上,石峰会长和靳诺书记为11位作者代表颁发证书。
赵秀玲副司长代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新闻报刊司发言。她提出,期刊是学术研究成果集中记录和传播的基本载体,是发现和培养人才的重要手段,也是我们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标志。当前,期刊布局不断优化,优质资源加快聚合,在未来的发展中,首先要继续加大实施精品报刊工作,发挥精品报刊的引导和示范作用;二是开展学术期刊数字化和OA出版的试点工作,打造若干家学术期刊、重点学术期刊集群和专业数字出版的平台;三是进一步规范学术期刊出版秩序,继续开展学术期刊的清理、认定工作,建立健全期刊准入和退出机制建设,加强学术期刊的常态化管理。
柳斌杰主任委员在总结发言中表示,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数十年的学术评价和学术成果的发布对建立科学权威、公开透明的评价体系和优秀成果推广具有重要作用。他认为,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一是要讲原则,立足于中国民族的文化和社会主义的精神,创立真正的中国的科学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二是要讲科学,公正权威、公开透明地客观评价,杜绝学术不断行为;三是要讲真理,主动发现事物的客观规律和必然趋势;四是要讲实践,发挥启动性的作用,推动学科的发展。希望书报资料中心继续发挥品牌和出版平台的作用,积极应用大数据等现代技术,深化学术评价体系的建设,扩大学术影响力,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争夺国际话语权和增强国际竞争力作出贡献。
代表发言阶段,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中原文化研究》主编魏一明,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陶东风,中国传媒大学图书馆馆长、文法学部文学院暨汉语国际教育学院逄增玉,《南国学术(澳门大学文科学报)》主编田卫平,江苏学报学会会长、《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主编康敬奎,《营销科学学报》主编符国群分享了关于学术期刊评价的有关经验。
主旨报告阶段,围绕“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评价与奖励机制的创新”主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苏新宁,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兼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成果评价研究中心主任武宝瑞,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科技与社会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刘益东三位专家分别作了报告。苏新宁教授对学术评价与奖励机制进行了深入地辩证分析和讨论,为评价与奖励机制的创新提供了新思路;武宝瑞主任阐述了人文社科学术评价在学科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存在问题和解决思路,以及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和评价中心在此方面的探索;刘益东研究员提出要大力推行代表作制度,提升中文学术话语权,并指出复印报刊资料系列评价成果应在这一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发布会前,靳诺书记会见了全国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委员柳斌杰、中国期刊协会会长石峰、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新闻报刊司副司长赵秀玲、中宣部出版局出版处处长杨震林、教育部社科司出版处处长田敬诚等与会领导与嘉宾。
据介绍,本年度发布论坛以经济学、管理学的学术研究与学术评价,学术评价与中国社会学的学科发展,学术评价与历史学科发展,法政学科发展与期刊选题评估,人文社科学术评价的问题与改进为主题,举办了五个分论坛。在学术评价分论坛上,中国人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成果评价研究中心为新一届评价顾问颁发了聘书,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黄长著等来自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南京大学、四川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新华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科文摘》等单位的14位学术评价专家,成为人民大学评价中心的评价顾问。分论坛会议上,共有40余位与会专家发言,参会代表对学术评价推动学科建设、繁荣学术发展等相关问题进行了热烈地研讨与交流。
复印报刊资料系列评价研究成果自2001年3月首次发布以来,相继在《光明日报》、《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等各大媒体及新浪网、光明网、中国网、中国高校人文社科信息网等数十家网络媒体持续发布17年。复印报刊资料系列评价研究成果,坚持“以同行评议为主、定量评价为辅”的复合评价思路,经过多年的持续探索,科学性不断提高,至今已发展成为覆盖期刊评价、科研机构评价、学者评价、学科内容评价、论文评价的完整体系,受到学术期刊界、教学科研机构和广大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广泛关注,也成为各类人文社科学术评价的主要依据之一,为我国人文社科学术评价提供了有价值的新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