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三农》在线开放课程发布会顺利举行
本网讯 12月3日上午,《大国三农》在线开放课程发布会在东校区图书馆顺利举行,校长孙其信,党委常委、党委宣传部部长王勇出席发布会。发布会由副校长林万龙主持。
孙其信在致辞中对学校师生、课程制作团队和社会各界的支持表示感谢,并分享了对《大国三农》在线开放课程的三点认识:
第一,《大国三农》课程是对学校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教育工作的指示精神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大要求。 孙其信指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在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教导学生养成良好品德、树立正确价值观、形成远大抱负,是我们作为高等教育者履行好使命的首要责任。《大国三农》课程的六大方面内容以立德树人为主线,以加强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目的,在讲述农业发展的同时,已然成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第二,《大国三农》课程要作为增强大学生对“四个自信”价值认同的需要。 孙其信指出,树立受教育者对“四个自信”的价值认同,是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必须的价值观、思想观和理论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从农业领域出发是讲述“四个自信”最好的切入板块,通过中华农耕文明的历史脉络,可以领略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发展与传承。《大国三农》课程从农业出发讲述、落实、深化“四个自信”教育,讲历史、讲故事、讲事实、讲道理,让“四个自信”有机、自觉地融入到学生的思想观念和道德理念中,引导广大学子为中华民族的历史自豪,为中国今天取得的成绩自豪,为未来中华民族的前途自豪。
第三, 《大国三农》课程是学校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涉农高校的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回信精神的具体行动。 孙其信强调,回信要求要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开展对新时代青年学子的情怀教育,了解农业农村的发展就是一种情怀教育,这对促进大学生形成良好人格、提升思想道德、坚定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回信要求要拿出更多科技成果,参与课程录制的专家学者代表了农业领域最权威的科研成果,课程的内容代表了我校通过科技创新推动国家“三农”事业发展的缩影和典型。中国农业大学作为拥有115年悠久历史的国内知名大学,要率先把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的要求作为我们奋斗的目标、奋斗的方向和奋斗的努力点,以具体行动体现学校对落实总书记回信精神的政治站位。期待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进一步把《大国三农》课程建设好,把课程的育人功能发挥好,让广大学生真正了解农业、了解农村、了解农民,为“三农”事业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发布会上,本科生院培养处处长何志巍从“课程介绍”“开展缘由”“筹备过程”“内容概要”四个方面详细介绍了《大国三农》课程的创作背景;课程学术团队代表、经管学院副教授赵启然介绍了课程设计理念;选课学校代表和学生代表分别作课程点评和学习体会;人民日报、央视农业农村频道、北京青年报等参会媒体就中国农大在落实总书记回信精神中的亮点做法、基层农民培训指导的有效衔接、课程下一步开发计划等内容进行了互动问答,现场气氛活跃。
《大国三农》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涉农高校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回信精神,由中国农大充分发挥“三农”教育优势、汇聚名师资源,倾心打造的一门面向全国的通识类课程。课程旨在引领农林学子厚植知农爱农情怀,推动全国高校乃至全社会的“三农”价值观教育与国情教育。
课程分为六章,由校长孙其信、原校长柯炳生,文科讲席教授李小云、樊胜根,院士张福锁、任发政六位教授亲自授课,融入纪录片形式,深入浅出地解读延绵五千年的农耕文明、“三农”发展的制度创新、脱贫攻坚的卓越成就、中国方案的国际贡献以及在绿色发展和营养健康领域的深耕探索。课程将带领学生观史阅今,呈现大国“三农”领域的“四个自信”,引导学生反思现实责任与使命,并在更为开阔的未来视域中,思考“三农”发展给国家繁荣、民族昌盛、个人发展带来的新机遇、新路径。
据悉,《大国三农》已于10月15日在智慧树平台试上线,既针对涉农高校学子,也面向非涉农高校和全社会公众开放。
北京语言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作为选课学校代表出席发布会,人民日报、人民网、央视农业农村频道、中国教育电视台、中国教育在线、中国新闻网、北京青年报等多家媒体参会并予以宣传报道。
(扫描二维码观看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