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农机开启农业新时代

26.04.2016  16:32
      “三、二、一启动。”随着现场作业指挥李杨明一声令下在山东常林机械集团公司的2000亩农业机械试验田里记者看见五台大马力拖拉机同时点火轰鸣起来,“机具边走边放动作要协调否则会损坏机具。”李杨明通过对讲机调整着驾驶员的操作动作。这是近日记者来到临沭县采访时在现场看到场景:五台拖拉机拖带着深松耙一体化的旋耕机作业距离500米在拖拉机掉头回到起始位置时一名手捧笔记本电脑的小伙子将五台不同马力拖拉机作业的情况报告给集团监事高建国“260马力作业深度30公分170马力作业深度26公分150马力作业深度20公分。”高建国告诉记者:这是在培训农机合作社的驾驶员以熟练掌握各种农机具的使用方法并让他们亲身感受不同马力拖拉机作业的效果。

近年来,临沭县围绕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立足当地实际,整合资源,发挥本土农机企业常林机械集团多样化的农机装备优势,金铭农机、东泰农机的专业生产设备优势和金正大、史丹利等肥料企业,利用种肥同播的技术优势,强化政策扶持,主要农作物生产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促进农业机械化与信息化、农机、农艺、农肥融合发展,有效提升了农机装备、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水平,走出了一条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产出高效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

临沐的全程机械化作业整体解决方案能解决啥

常林集团前身是1943年成立的八路军器械制造所,经过多年发展和改制,如今已是一家资产达60亿规模的中国机械工业百强企业在改革开放初期常林生产的手扶拖拉机占有市场份额达53%。随着农业调结构转方式的发展要求小马力拖拉机已远远不能满足农业生产的需求。常林集中了专家组经过短短几年的研发迅速弥补了自己在大马力动力机械的不足接着又和生产兰博基尼跑车而闻名的农业装备制造技术世界排名第三的意大利赛迈道依茨法尔公司合作的高端智能农业装备项目投产后,取得了非常好的经济效益高端智能大马力拖拉机一跃在国内市场处于领先地位。依靠自己雄厚的技术和制造能力尤其是大马力拖拉机的推出为土地集约化规模化作业提供了有力支撑。为此,常林提出全程机械化作业整体解决方案后得到了临沭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决定在全县推进。

常林高端装备研究院刘维震博士告诉记者,常林提出的全程机械化作业整体解决方案是指农作物种植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操作运用机械化操作的方案。它不同于国内农化企业提出的“作物解决方案”更加注重农业生产资料与机械化的配套更加注重绿色种植即通过耕作提高作物的抗逆能力通过改良土壤增加作物产量和改善农产品品质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临沐县农机局局长徐会社对记者说:“随着城镇化水平发展加快临沭县留在村里种地的青壮年越来越少而愿将土地流转整合起来生产的人越来越多。耕地的集约化要求规模化作业这需要大马力机械作业。原因是:首先深耕深松没有大型机械根本整不了;其次农民收入不以种地为主了主要靠打工做小生意;再就是对农机合作社和种粮大户来说有了大拖拉机可以集中流转更多的耕地,种地费用会比过去省心省事也轻松了。

智能软件让全程机械化作业更精准

记者来到临沭县郑山街道官路新村农机合作社看见两座崭新的粮食烘干塔刚刚安装完毕。在现场指挥的临沂金铭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涛说:公司是专业的粮食干燥设备生产企业,粮食烘干是全程机械化作业整体解决方案的最后一道工序,需要保证收获的粮食在24小时内烘干达到入库存储标准,全县33家农机合作社都要安装粮食烘干设备。

据了解,金铭机械有限公司是当地最大的无缝钢管生产厂家,近两年之所以转型生产粮食烘干设备,是因为企业研制出来一款粮食水分检测仪,检测仪目前在行业处于领先水平,这是烘干设备最重要的仪器,根据监测仪的数据在电脑就可以设置烘干温度、湿度和烘干时间了。由于企业最先进的铸造技术,转型很顺利。目前,企业能生产从5吨到50吨的烘干设备。

记者在采访中深深感受到,临沭推进的全程机械化作业整体解决方案不仅仅是在规模化作业中依靠大马力拖拉机驱动,还体现出智能化,这就是互联网+的应用。金铭农机生产的粮食烘干塔可以通过电脑控制粮食经烘干一定时间所要求的水分含量。常林则研究、开发、生产了高端智能大马力农机和配套农机具,实施农机、农艺高效融合和机械之间的合理配套,在“种子、肥、药、耕、耙、种、收、管、加、储”全过程机械化作业过程中,可以通过农机智能监控系统来监控整个作业过程和作业效果。高建国说,常林的农业机械智能监控解决方案通过云平台将农机和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手提电脑连接起来,农机作业数据通过云平台传到手机电脑上。它包括:拖拉机遥感技术,用户可以远程实时连接拖拉机,获取它们的位置,掌握拖拉机运行状态,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警。深松监控系统,可以帮助用户及时地控制深松机的作业深度。播种监控系统,实现精量播种,避免在已播种区域重复作业,精确控制种子和肥料的用量。收获监控系统,可以持续收集粮食数据。

  临沭县县长刘飞告诉记者:“现代农业发展不仅仅是机械化作业,更重要的是智能化。只有高端智能化的大农机才能适应农业的转型升级发展,才能真正开启了农业新时代。如今,农忙季节,我不用到生产一线,在办公室通过电脑实时数据就可以监控全县农机合作社的作业情况。

农机合作社是推进全程机械化的主体

记者来到临沭县郑山街道官路新村惠农农机合作社采访时,看见村民正围着两台高大的拖拉机评头论足。王汉密是合作社理事长,也是管路新村的支部书记。他说,他们的合作社是去年秋收后成立的。这个村有柳编的传统,八十年代建了个柳编厂,产品飘洋过海,出口创汇不少。有了钱,买农机,搞土地流转,成立合作社都不在话下。去年合作社成立时流转土地600亩,就买了五台常林90马力的拖拉机,等作业时发现作业效率不是很高,今年还要建立示范点,流转周边土地达5000亩,干脆就买回来这两台170马力的大拖拉机。大拖拉机不但作业效率高,作业人员也用不了那么多。记者在村里随机采访了60岁的村民周敬佩,他家有5口人,4亩地。记者问他地是愿意自己种还是交合作社种?老周说:“当然是交合作社划算。我每年出去打工,一天挣120元,一年能干200天,春夏秋都不闲着,要么种,要么收。关键是合作社签的协议优惠,村民想要粮食就按亩产量称给你,要现金呢就按粮库收购价折钱给你。村民只负担每亩40元的管理费就什么不用管了,省心省力。

  陈寿民是天河农机合作社理事长,也是种粮大户,9年前就承包了1450亩耕地。种了9年地最大的感触就是:每两年就要对拖拉机更新换代,越换马力越大,因为小马力农机作业效率慢,只好滚动发展。如今他这个合作社规模化流转土地5000亩。他总结了土地集约规模化作业的优点:一是减少政府压力。如秸秆还田避免焚烧保护了环境,还解决了土地撂荒问题。二是降低种地成本。因实现了统种同收、统一施肥、统防统治、统购统销。三是节约土地。老陈流转的5000亩土地消除了界沟至少省出200亩耕地。四是提高土地肥力。实现深松、秸秆还田,提高亩产量。五是实现科学施肥,统一防治,从源头上保证了农产品质量安全。

为推进全县的机械化作业解决方案落实进度,县委县政府出台了系列政策,一是强化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扶持。对列入县级“千亩方、万亩片”示范区,并购买大型拖拉机、粮食干燥机械等高端农机装备的农机户、合作社,按1:1比例标准实行县级财政农机补助。对新购买花生联合收获机械的农机户、合作社,县级财政按照每台5000元标准给予补助。对实施重点区域、符合一定条件的农机合作社和适合三大作物机械化作业的大型农机具、烘干设备等,优先给予补贴。

二是强化秸秆粉碎、土地深松补贴等政策扶持。采取以奖代补形式,对小麦、玉米秸秆粉碎还田给予补助,扩大小麦、玉米秸秆粉碎还田的技术覆盖面,切实解决秸秆焚烧难题。积极推广新型全面深松机械,每完成土地深松作业面积2000亩,奖励补助1台2米中耕深松机,今年实施深松深耕作业补助面积5万亩以上。

目标要率先成为全国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的示范县

临沭县能顺利在全县推进全程机械化工作。主要是采取了以下四种模式:一是土地流转模式。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大土地流转力度,扩大土地经营规模。如金易德农业公司先后在石门镇、大兴镇流转土地1万多亩,建立了农机专业合作社,资产达到360万元。目前,全县以农机合作社为主流转土地规模达3.6万亩。二是委托管理模式。由农机合作社对各村居、农户的土地或生产实行全委托、环节委托等方式,与相关村居、农户签订生产环节劳务合同,由农机专业合作社承担土地耕整、作物种植、粮食收获、粮食干燥等专业化生产服务,降低了农户的劳动强度,让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三是联耕联种模式。在确保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不变的基础上,打破户与户、村与村的界限,由农机合作社统一作业耕种。郑山街道官路村惠龙农机专业合作社以联耕联种的形式耕种了周边5个村6000余亩土地。四是土地入股模式。由农机专业合作社采取以土地入股、农机入股等形式,不断壮大规模,带动土地规模经营。

在采访中,记者正巧碰上了山东省农机局副局长韩永平到常林调研。他告诉记者:省农机局专门拨出8000万资金用来支持对全程机械化薄弱环节进行研发,补齐短板。像临沭县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该县的小麦、玉米、花生三大作物可以率先在全省乃至全国成为实现全程机械化。

农业部农机化管理司生产管理处处长李斯华在今年3月19日山东省临沭县召开的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现场会议上谈到临沭县推进的全程机械化模式时说:“临沭模式”可以在山东全省复制和推广,努力打造成为全国的先进典型,率先成为全国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的示范县。

目前,临沭县共有农机专业合作社33家,农机用户5.8万户,从业人员6万余人,拥有大型农用拖拉机3300余台、中小型农用拖拉机5万余台、配套农机具5.6万台,机械总动力达78.8万千瓦,主要农作物生产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在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按照“整体规划、示范先行、整村推进、联村实施”的原则,以农业机械化带动土地经营规模化、种植区域化、服务社会化、生产集约化。

显然,一个依靠大农机全程作业、智能化全程监控的新型农业生产模式,开启了农业新时代。


  (信息来源:16-04-25 农机化导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