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野生动物资源明显增长 发现新分布物种10余个

05.02.2018  08:34
全国第二次陆生野生动物——大兴安岭林区调查工作结束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野生动物资源明显增长 发现新分布物种10余个   1月29日,记者在内蒙古大兴安岭森林调查规划院了解到,全国第二次陆生野生动物——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调查工作结束。调查发现全林区分布有陆生野生动物资源375种(399亚种),较上期(1995年-1999年)调查341种(367亚种,不含引入物种)净增加了34种。
  调查显示,林区列入国家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研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达253种之多。尤为难得的是曾多次拍到以前林区野生动物名录里没有或林区新分布的物种,比如草原旱獭、白琵鹭、黑水鸡、黑翅长脚鹬、金眶、鸥嘴噪鸥、蒙古百灵、灰斑鸠、红尾鸫等10余个物种。
  此次调查由内蒙古大兴安岭森林调查规划院森林研究所和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资源学院合作开展,在重点国有林管理局大力支持协调下,调查队员们排除困难、战胜酷暑严寒,历经3年艰苦而卓有成效的努力,于2017年底圆满结束了调查任务,并完成调查报告的撰写工作。
  此次调查是为了解林区野生动物分布、数量状况。在物种分布区域、数量状况、生态习性及调查方法上积累了宝贵资料,为林区野生动物保护管理奠定了基础,为国家野生动物保护管理决策的制定提供了区域基础数据。调查以大兴安岭林区地理单元分布的陆生野生鸟类、兽类、两栖和爬行类为调查对象,共布设调查样区107个,拍摄实体照片、视频资料6万余张(帧),满足调查鉴定照片1.6万余张(帧);拍摄到动物痕迹照片近4万张,调查到动物痕迹(足迹、卧迹、巢穴、抓痕、粪便、蛇蜕等)累计近1.1万次。
  天保工程实施以来,林区把保护野生动植物作为加强生态建设、维护生态平衡和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工作,在宣传教育、规范管理、打击查处、保护体系建设和疫源疫病监测巡护等多方面加大力度,积极开展“世界湿地日”、“爱鸟周”等宣传活动,使野生动植物的保护管理工作得到了进一步加强,社会公众保护野生动植物的意识得到了进一步提高,野生动植物资源和生态环境得到了较好的保护。目前,林区共建立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8处,其中国家级3处、省部级5处,面积达1230215公顷,占林区实际经营面积的12.56%。(记者 米何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