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公共交通多项措施方便乘客冬季出行
据悉,2014年的冬季运输从11月15日开始至2015年3月15日结束。目前,北京市公共交通冬运保障工作正式启动。根据冬运期间客流分布特点,公交集团公司采取加发高峰快车、多点屯车、区域调度等措施,加大早晚高峰重点方向、重点居住区、重点客流集散点的运力投入,方便乘客冬季出行。轨道交通也密切关注客流变化,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客运组织安排,适时加开临客,以满足运力需求。
公交:灵活调度指挥 合理配备机动运力
在逐条线路分析客流变化的基础上,公交集团公司启用了新的冬运行车时刻表,加强高峰时段运力配备,制定了区间、快车等运营措施。冬运期间,重点增加早晚高峰时段的运力,早晚高峰共增加车次3000余次。早晚高峰时段,运营部门在10个早高峰重点方向、10个重点客流集散点和15个重点居民居住区设立区域调度岗,及时准确掌握各重点线路客流情况,灵活调度指挥车辆,减少乘客候车时间。增强快速公交专用道运力配备,充分利用京通快速路、阜石路、安立路等公交专用道的优势,在322路、667路、668路、快速公交4线、快速公交3线等线路上配足运力,同时在各条重点线路配备2-3部机动车,确保市民快速通勤,缓解地铁客流压力。加发高峰快车,提高出行速度。冬运期间,公交集团公司根据乘客需求采取加发高峰快车的措施,在线路长、乘距长、车次密、有提速条件的线路上加发早晚高峰快车,进一步提高运送速度。当客流聚集、道路拥堵严重时,公交集团采取多点屯车、绕开堵点、就近中途加入的措施,有效疏散客流。早晚高峰时段,在六里桥、大望路、三元桥、木樨园、德胜门等30余处客流集散点,配备100部机动车,根据客流情况,随时投入运营。
此外,冬运期间,公交集团还将实施一批线网优化调整,开通一批微循环线路,方便市民出行。
北京地铁:细化安全规章制度 强化安全责任落实
2014年冬运期间多项重点工作交织,任务繁重,除日常安全运营外,北京地铁公司还承担着13号线、八通线安全门系统全功能投入运行等其他重点工作,同时,年底还将开通3条新线,如何统筹好新线开通试运营和其他各项工作是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
冬运期间,北京地铁细化完善安全规章制度,强化安全责任落实,强化车辆、设备维检和隐患整治,确保状态良好。结合冬运期间安全形势和工作特点,制定专项客运组织方案,重点加强换乘通道、扶梯、闸机、站台等关键位置的组织疏导和情况监控,引导乘客错峰出行。合理安排运力,做好元旦、春节等节假日加开临客、延长运营时间的准备。完善雪天预案,确保装备物资到位、充足。做好AFC设备改造升级,确保票制票价方案的顺利实施。做好6号线二期、7号线等三条新线空载试运行和贯通调试工作,提早发现和解决问题,为新线开通奠定良好基础。此外,会同市公交保卫总队强化治安区域联防联控,并强化安检工作,查堵危险品和违禁品进站。同时完善网络化抢险救援体系,强化抢险救援及故障抢修的演练。
京港地铁:启动冬季运输预案 全力保障安全运营
针对冬季客流以及天气特点,京港地铁各部门已提前做好筹备工作,制定相关方案,进行周密安排,以确保冬季运输安全有序。
首先,京港地铁所辖4号线、大兴线及14号线各车站,均根据车站客流特点、周边环境因素等完善相应组织方案及特殊天气的应对方案,进一步加强了车站的客流疏导。在重点车站的扶梯、闸机等重点位置增加工作人员,对乘客进行有序指引。
在线路维护方面,强化设备维护检修管理,确保设备状态良好,做好冬季线路防寒过冬工作。在物资准备方面,4号线、大兴线及14号线各站均已在天气转冷前,配备了防滑垫、融雪剂、扫帚等物资,并准备了便携式柴油动力吹雪机,确保在较大降雪情况下快速处理露天段的积雪,保障运营工作。在应急准备方面,通信、线路、信号等各专业成立了4个雪天应急抢险小队,对各系统、设备加强维护及检修,确保运输保障万无一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