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世宏:已完成对13200多项强制性标准的清理评估
3月14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新闻中心举行记者会,邀请国家质检总局局长支树平、副局长兼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主任孙大伟、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主任田世宏就“质量提升”的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的提问。
3月14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新闻中心举行记者会,邀请国家质检总局局长支树平、副局长兼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主任孙大伟、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主任田世宏就“质量提升”的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的提问。图为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主任田世宏。新华网/中国政府网 傅义洲 摄
消费日报记者: 刚才我一直听到标准这个话题,近年来,“塑胶跑道”、“酒店白床单”和“快递三轮车”等热点背后,常常引发对“标准缺失”和“标准滞后”的议论。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国家正在推进标准化工作改革,力图解决这些问题。请问,进展怎么样?效果如何?谢谢。
田世宏: 谢谢您的提问,也感谢您对标准化工作的关注。我们经常说标准来源于生产生活,也服务于生产生活。可以说,我们在经济社会各个方面处处都有标准,处处都讲标准,处处都用标准。刚才您谈到这些问题确实存在,在生活中或者遇到您刚才点的这些典型事件中,往往就会问,有没有标准?很多也反映出标准缺失,甚至标准制定滞后问题。这个问题也是我们中国标准化“成长中的烦恼”,更是我们标准化改革必须解决的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标准化工作作出了深化改革的部署,改革的重点就是要重构中国标准体系,重建标准化管理机制,提高标准化科学管理水平。您刚才谈到,现在改革进展情况和效果怎么样,我想有几个方面可以告诉记者朋友们。
第一,整合精简强制性标准。把过去强制性国家标准、强制性行业标准和强制性地方标准整合为统一的强制性国家标准。目前,已经完成了对13200多项强制性标准的清理评估,其中有超过50%的强制性标准需要废止或者转化为推荐性标准。
第二,优化完善推荐性标准。目前,对大约10万多项推荐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进行了集中复审,从复审结果来看,近30%的推荐性标准需要更新修订。
第三,大力培育发展团体标准。在市场化程度高、技术创新活跃的领域,特别是针对国内空白、国际上领先的一些重点项目,我们鼓励社会团体来制定团体标准。经过一年多的试点,目前有466家社会团体制定了737项团体标准。
第四,放开搞活企业标准。全面推动实施企业标准的自我声明公开和监督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取消了过去的企业标准备案管理,原来企业备案1项标准平均需要14天,现在企业标准自我公开,只需要不到10分钟就完成了。应该说,简政、减负的效果十分明显。近一年多时间里,大约有7万多家企业公开了28万项标准,覆盖的产品达到了46万种,企业创新的活力得到了极大释放。
第五,改进和完善标准的制定方式。加快标准的立项频次,缩短标准的立项周期。从去年开始,国家标准立项频次由过去一年2批增加到现在的一年4批,立项周期由8个月缩短到3-4个月。
第六,不断提升标准国际化水平。从2016年统计数据来看,中国向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提交的国际标准提案达到160项,同比增长了113%。中国在国际标准化组织注册的专家数已经接近5000名,同时中国参与制定的国际标准数量首次突破了国际标准新增量的50%。再有,我们在很多领域处于国际领跑,比如中国标准在高铁、网络通信、民用核电等高技术领域,还有家用电器、中医药等传统优势领域,中国标准都处于国际领跑水平。
针对您刚才谈到的标准缺失滞后问题,我们将在深化改革的基础上,从三个方面发力。一是要优化标准的供给结构。打破政府单一供给标准的格局,构建新型标准体系,使政府标准、市场标准协同发展、协调配套。
二是要提升标准的供给水平。大力实施企业标准领跑者制度,鼓励标准化专业机构发布一批企业标准排行榜,培育企业标准领跑者。大力实施标准提档升级工程,用先进的标准来支撑产业的转型升级。大力实施新产业、新动能标准领航工程,用标准助力新经济的发展。同时我们还特别注意实施国内标准和国际标准的“接轨”工程,进一步提升中国标准和国际标准的一致性水平。
三是要提高标准的科学管理水平。我们主要是以“三同步”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就是推动科技研发、标准研制与产业发展同步推进,在新产品、新材料等方面,做科技研发的同时就研制标准,确保产品在投入生产、投放市场的时候就有标准可依。我们还要以“三化”来提高标准的制修订效率,标准制修订工作做到无纸化、专家投票电子化、标准编审一体化。同时,加强对标准化专业技术委员会管理,我们共有1278个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分技术委员会,这些都是中国标准的“生产车间”,只有让技术委员会的工作更加公开、公正、透明,才能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多更好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