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管齐下 多措并举 多方联动——自动化学院扎实推进学风建
优良的学风是校风的基础和灵魂,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人才的关键。近年来自动化学院坚持以服务学生健康成长成才为目标,多管齐下,多措并举,多方联动, 分层次、分阶段、分目标地推进学风建设工作,根据教务处统计结果,学院实现低年级学生学业一次通过率全校理工科学院第一,科技竞赛获奖学生比例全校第一的优异成绩,效果显著。
以科技活动为触点燃发学生学习热情
学院结合学生学习特点,开展阶梯型适应教育,逐步培养学生的科技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大一学年依托索奥科技中心组织新生100%参与焊工培训和单片机培训,指导新生完成电子计时器等小科技作品的制作,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通过院长面对面、参观专业实验室、科技作品展、“周周讲科技”讲堂等增强新生的专业认同感;大二学年依托团系合作,整合专业教师力量,创办“单片机大赛”(自动化专业)、“电脑鼠比赛”(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传感器设计大赛”(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三项校级比赛,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针对高年级学生,学院成立“学生创新创业平台”,招募学生入驻团队,给场地、给经费、给指导教师,孵化出“基于四轴飞行器火灾监控系统”、“多功能智能标签团队”等一大批智能团队,为学生打造创业就业服务和项目预孵化的实体平台,提高学生动手操作和理论转化能力。2013年,学院学生校级(含)以上科技竞赛获奖人数占学院学生人数27.17%,位居全校第一。2014年学院学生在科技竞赛中获奖达240余人次、其中全国级奖项60余人次。
以规章制度为底线保证学生学习纪律
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坚持以严格管理培育学风。一是坚持辅导员每周“三进课堂”、“两进宿舍”制度,加强与任课教师的沟通,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二是成立学生骨干课堂考勤组,“放风筝似的逐步放手”,规范学生课堂表现,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三是建立低年级“3+N”模式集体自习,要求新生班级每周至少组织两次集体自习,一次集体答疑或讲解,引导学生科学时间管理,辅助学生实现高中生到大学学习模式的转变;四是搭建内部帮扶机制。大力实施学生党员“先锋工程计划”,开展“助学零距离”活动,4名学业警示同学摆脱学业困难困境。五是坚持辅导员、班导师班会制度。大一学年根据不同阶段学生学习状态,及时召开解读专业培养方案、解读学生手册学籍管理制度、学习优秀班集体案例、学习学业警示学生案例四次主题班会,有针对性、实效性的促进班级学风建设;六是完善小班主任管理制度。选拔院内优秀学生以“领航学长”的身份与大一新生实现良性互动,从前期培训、中期监督、后期表彰入手,确保小班主任的工作成效。
以生涯规划为杠杆撬动学生学习动力
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性,以生涯规划为支点,辅导员、班主任扎实开展个体深度辅导,引导学生自我认知,自我探索,自我规划,确保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目标性。学院打造职业生涯教育指导讲座系统,举办“职场•空间”校友分行业话就业、“发现更优秀的你”求职技能提升、“未来直通车”毕业去向选择职业生涯活动,并整理《自动化学院学生就业能力要求汇编》,引导低年级学生树立早知道、早规划、早行动的生涯理念,以提升职业能力为目标导向,撬动学生持续专业学习动力。
以多重育人为模式助力学生学习效果
积极构建“班导师—学生”、“辅导员—学生”、“学生—学生”、“家长—学生”、“校友—学生”的多重育人模式,整合资源,形成合力,注重学风育人的全程化、渗透式和空间感,着力构建学风建设的长效机制。2013年起,学院举办“四师同堂”新生论坛和新生研讨课,邀请传道、授业、解惑的大学教授,社会中历练许久的校友,全面绽放的优质学长,勇于发问的新生同伴们,就大一新生的适应问题、学业问题、人际交往问题、专业前景、生涯规划问题进行激烈的碰撞。一个问题,四种答案,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开放性,注重融入感、系列化,激发学生的专业热情、挖掘学生的求知潜能,引导学生自我唤醒。学院搭建平台,以辅导员为衔接点,通过新生论坛、家长联系制等载体,协同推进,合力育人,学院学风建设出真招,见实效。
2014年内,自动化学院坚持从激发学习兴趣,养成学习纪律,保持学习动力,保证学习效果四个方面入手,多管齐下,多措并举,多方联动,确保学风建设取得飞跃式进步。2013级大一学年一次通过率为80%, 2012级大二学年一次通过率为76%,均为理工科学院第一名,学生学习效果初见成效。2015年,学院将继续高度重视学风建设工作,不断完善学风建设体制机制建设,在全院上下营造积极向上的浓厚学习科研氛围。
(责编:邢华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