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多措推进“菜篮子”工程迈上新台阶
为适应都市农业发展新形势,北京市农业局不断为“菜篮子”工程建设注入新活力,在蔬菜节水、质量监管、协同发展等方面取得良好成效,推动全市蔬菜产业迈上新台阶。
据了解,自去年以来,北京市农业局蔬菜管理部门通过多措并举,不断拓展“菜篮子”工程的内涵。
一是着力推动集约化育苗场能力提升。今年将新建10家集约化育苗场和全面推进蔬菜集约化育苗能力的提升,其中提升的重点是支持节水等硬件设施。目前,蔬菜集约化育苗能力提升已初见成效。截至5月底,全市春季蔬菜集约化育苗量约为1.78亿株,同比增加了6.59%。
二是持续推进设施农业建设。今年,全市将新建和改造农业设施总面积约6300亩。目前,各区县建设任务已经基本确定,并结合自身特点制定扶持政策。
三是迅速启动园艺化蔬菜园区建设。园区建设主题分为高效生产型、观光采摘型和科普教育型三种类型。目前,各区县确定建设的园艺化蔬菜园区共20家,其中高效生产型14家、观光采摘型4家、科普教育型2家。
四是继续实施专业镇村创建工作。在市级专业村的基础上,开展蔬菜一村一品建设。围绕番茄、黄瓜、大椒等主导品种,建设了20个县级蔬菜专业村,大幅度提升县域蔬菜产业的规模化、标准化水平。
五是积极探索蔬菜工厂化生产模式。在昌平、顺义、密云、延庆等建立5个工厂化蔬菜生产示范点,探索连栋温室和日光温室两种工厂化模式,采用袋装基质标准化生产,应用施肥机智能控制系统和滴灌系统,实现了回液的循环利用。
六是大力促进传统蔬菜品种恢复。收集“花叶心里美萝卜”“核桃纹大白菜”“北京刺瓜”“北京秋瓜”“苹果青番茄”“鞭杆红胡萝卜”等老口味蔬菜品种7个,在昌平区、丰台区、朝阳区种植面积600亩,预计年产量300万公斤。
七是认真开展外埠基地建设工作。2015年,北京市共有17家企业申请了“菜篮子”产品外埠基地建设项目,共涉及外埠基地40个,40个外埠基地总面积达73629亩。
在 蔬菜质量安全上,北京市农业局切实强化监管,推动质量安全工作迈出新步伐。去年,开展了北京市2015年蔬菜质量安全专项整治。通过整治,进一步规范了菜 农、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或企业购买农药、存放管理农药以及使用农药的行为,也全面掌握蔬菜生产环节的蔬菜产品的物流配送、初加工及即用鲜切菜等主体及其 相关情况。
为提高资源效率,北京市农业局把蔬菜产业节水工作推向纵深:一是建设蔬菜高效节水示范园区。计划在7个郊区建立15个高标准农 业节水示范区,示范面积4638亩。示范区建设内容为滴灌施肥设施的安装,包括过滤设备、施肥器、田间支管等。二是推进蔬菜高效节水技术的应用。积极推广 水肥一体化、覆膜灌溉等高效节水技术。截至5月底,全市蔬菜推广应用高效节水技术19.5万亩,覆盖率达到45%,共节水924万立方米。
在京津冀农业协同发展方面,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畜牧产业协同发展。就畜牧产业协同发展签订了《京津冀畜牧业协同发展合作框架》,重点从产业对接、执法联动、检测资源共享、人员科技信息协作等方面,共同推动畜牧产业京津冀协同发展。
二是渔业协同发展。发展种业项目,逐步扩大河北、天津虹鳟鱼、鲟鱼、观赏鱼的养殖面积,形成以北京市苗种企业为龙头,河北、天津两地进行养殖,产品供应首都市场的产业化发展模式。
三是农业信息协同。重点强化京、张、承蔬菜产销信息合作。一是京、张、承蔬菜产销信息合作更加完善,组织开展了年度第一次京、张、承蔬菜产销信息会商。二是探索实践京津冀“菜篮子”产销信息体系建设,为张家口、承德两地提供了“蔬菜U农通”服务终端各50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