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已复垦损毁土地3000万亩
10月17日~19日,2014北京国际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研讨会在京召开。来自15个国家200多名国内外代表就矿山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政策、技术与实践成果等进行了深入研讨。记者从会议获悉,目前,我国已累计复垦土地面积约3000万亩,尚有1亿多亩损毁土地未得到复垦利用。 国土资源部耕地保护司副司长刘仁芙介绍,我国土地复垦面临的形势是“旧账未还、又欠新账”。据不完全统计,长期以来,在生产建设活动中,人为造成的损毁土地约有1.3亿亩,随着生产建设的不断发展,每年新增400万亩左右的损毁土地。其中因生产建设活动损毁土地约275万亩,因自然灾害损毁土地超过90万亩。 会议由中国煤炭工业学会主办,来自国土资源部、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专业委员会、 中国生态学会工程专业委员会、中国矿业大学等单位专业代表参会,参会的还有地方国土资源局、中国地质大学及矿山修复工程典型企业代表等。会议设九场分论坛,论坛主题分别为: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的政策与管理;土壤、植被与生物多样性;采煤沉陷地复垦与生态修复;固体废弃物与酸性水处理;矿区土地与环境损伤的监测、预测与评价;减轻损伤的开采方法与措施;污染土地修复;露天矿复垦与生态修复;矿山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的案例研究。 会议提出,在可持续发展观的指导下,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是整个社会发展的基础,生态环境状况成为衡量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矿区污染治理、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是摆在人们面前的重大课题。 据了解,近年来,我国矿山生态修复研究发展迅速。“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共投入资金129亿元,带动地方财政、企业和社会资金投入500亿元。“十二五”期间,我国平均每年投入的生态修复资金规模为857.8亿元。全国31个省(区、市)建立了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制度和土地复垦费用保证制度。根据国土资源部规划,到2015年,我国矿山恢复率将达35%。有关人士提出,就土地复垦而言,从顶层设计到制度创新和标准体系的形成等方面都已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