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声音 | 何秀荣:期待政府在关注民生上再加力
(编者按)如何促进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如何明确改革的时间点和路线图,如何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健康发展……作为国家级“智库”,正在2017年全国两会现场的国务院参事、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们,将结合《政府工作报告》,发出哪些权威、及时的声音?
仅仅数天时间,他们就撰写了多篇文章,为国家发展加油鼓劲、建言献策。继去年全国两会之后,文汇报再度与国务院参事室、中央文史研究馆携手,共推两个专版,独家首发国家级“智库”的闪亮智慧。
国务院参事、中国农业大学教授 何秀荣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对2016年的民生作了概述,从总体上说,我国的民生环境又获得了较大的改善,民生水平又有了明显的提高。联系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尤其是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速率继续高于城镇居民),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群覆盖面,农村贫困人口减少数,全国城镇棚户区住房改造开工套数、棚户区改造和公租房基本建成套数、农村地区贫困户危房改造套数,交通新建公里数、私人轿车保有量、互联网普及率(尤其农村地区)、居民国内外旅游人次等一些代表性数据,人们就不难从中感受到2016年民生工作的成绩。
最近40年,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使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回想改革开放初期,我们最大的愿望就是能有一间单独使用的房间、能解决两地分居问题、能不用票证买食物……谁敢去想拥有自己的汽车和住房?谁敢去想出国旅游?今天发达国家的商店和旅游点到处有中文提示,甚至还配备了会说中文的店员。中国居民生活环境和生活水平的极大改善是全世界有目共睹的,在生活水平方面,最俗的概括就是“中国人有钱了”。
尽管我国的民生有了很大的改善,以国际组织的标准来看,还只是刚刚步入了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仍有不小的差距,必须在关注民生上再加力。《政府工作报告》 也明确指出了民生工作中的重要问题,尤其在食品安全、环境质量、完全脱贫和防止返贫等方面,在基本公共服务“兜底”民生方面,我们还任重道远。
我认为,目前总体上比较突出、并且急需补上的短板主要体现在三方面:食品安全、环境质量、社会保障。
随着国民需求变动和食品工业发展,食品安全越来越受关注,这一趋势是全球性的。我们一直在努力提高食品安全,食品安全也确实在进步,但国民的要求也在提高。因此,我们在保护产地环境、建立科学合理的技术标准、生产者自律、多方监督制度、法律法规制度制定和有效执法方面有很多工作要做。
环境质量既关系到人类宜居程度,也关系到产品安全。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很多国家经历了从点源污染到面源污染、从水土污染到大气污染的过程。从表面上看,污染的加深是一个初期缺乏公众意识,后来缺乏有效法律管束造成的,时常也会归咎于不法厂商行为。北京、杭州的经验表明,大气雾霾是可以防治的,“奥运蓝”“G20蓝”就是例子。如今,好山好水就是金山银山的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环境已经成了考虑投资的重要因素,旅游、休闲、宜居、养生等产业成为直接产生收益的增长点。我国也应当在发展战略的选择上更加注重环境优先。
社会保障体系一直是我国发展过程中广受关注的领域,尤其在农村社会保障能力有待提高时,我国又面临老龄社会的挑战。家庭的小型化、两代人异地生活、年轻家庭自顾不暇的趋势,使得空巢老人家庭越来越普遍,整个社会还没有做好迎接老龄化的准备,但老龄社会问题已经提前放上了中国发展问题的桌面,导致不同阶段的发展问题在现阶段叠加。
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改善民生,让人民过上富足安康、身心愉悦的幸福生活。基本公共服务“兜底”民生,少有所养、住有所居、病有所医、老有所依历来是社会的追求,更是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元素。我希望,当前尤其要在食品安全、环境质量、社会保障上取得长足进步,需要政府在关注民生上再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