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丰碑——塞罕坝机械林场艰苦奋斗植树造林的故事

29.06.2017  17:13
  在我省的最北端,有一片浩瀚的人工林海,它是为京津防沙源、涵水源的“绿色长城”。
  在这里,三代人历经55年,矢志不渝地创造了中国北方高寒沙地生态建设史上的绿色奇迹——塞罕坝机械林场。
   高寒沙地撑起创业蓝天
  塞罕坝机械林场是位于我省最北端的一处大型国有林场。塞罕坝地貌以高原和山地为主,海拔1010-1940米,是滦河、辽河两大水系的发源地之一;极端最高气温33.4℃,最低气温-43.3℃,年均气温-1.3℃,年均积雪达7个月,年均无霜期64天,年均降水量460.3毫米,年均大风日数53天,是典型的半干旱半湿润寒温性大陆季风气候。
  塞罕坝机械林场1962年由原林业部建立。建场初期,塞罕坝气候恶劣、沙化严重、人烟稀少。总体规划规定当时的四项建场任务为:建成大片用材林基地,生产中、小径级用材;改变当地自然面貌,保持水土,为改变京津地带风沙危害创造条件;研究积累高寒地区造林和育林的经验;研究积累大型国营机械化林场经营管理的经验。
  为建设好塞罕坝机械林场,原林业部为其配备了一支来自十八个省市专业技术人员、大中专毕业生和有实际工作经验的高规格、精干的创业队伍,共369人,平均年龄不到24岁。
  初来乍到,这些热血青年就被塞罕坝的寒冷、荒凉、闭塞当头泼了一瓢冷水,美好的憧憬和残酷的现实形成的巨大反差,让一颗颗原本沸腾的心渐渐平静了下来,每个人的理想和意志都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一位老职工这样回忆当时的情景:冬季是最难熬的,气温零下40多度,滴水成冰,每天早上都会刮白毛风,几乎天天下雪,雪深没腰,所有的道路都被大雪覆盖,我们与外界的联系几乎中断。大雪被风一刮,屋内就是一层冰,晚上睡觉要带上皮帽子,早上起来,眉毛、帽子和被子上会落下一层霜,铺的毡子全冻在了炕上,想卷起来得用铁锹慢慢铲。当年的塞罕坝到县城没有一条像样的路,主要交通工具是马车,冬季大雪封山后,人们基本处于封闭、隔绝状态。
  当年贴在塞罕坝地窝子门框上的一副对联:“一日三餐有味无味无所谓,爬冰卧雪冷乎冻乎不在乎——乐在其中”,充分表达了塞罕坝人战天斗地的壮志豪情和乐观主义精神。塞罕坝人没有被困难吓到,硬是在高寒沙漠上,用颗颗火热的心,撑起了一片创业的蓝天。
   矢志不渝汗水浇灌荒漠绿色
  因缺乏在高寒、高海拔地区造林的成功经验,塞罕坝机械林场1962、1963年连续两年造林成活率不到8%,造林事业处在了生死存亡边缘。关键时刻,王尚海、刘文仕、张启恩、王福明四位场领导不约而同地把家从北京、承德、围场搬到了塞罕坝以稳定军心。
  创业者们很快找到了造林失败原因:外地苗木在调运中容易失水、伤热,且适应不了塞罕坝风大天干,异常寒冷的气候。于是他们决定自己育苗。经过考察、摸索、实践,他们改进了传统的遮荫育苗法,在高原地区首次取得全光育苗成功,并摸索出了培育“大胡子、矮胖子”优质壮苗的技术要领,大大增加了育苗数量和产成苗数量,彻底解决了大规模造林的苗木供应问题。
  1964年春天,塞罕坝人开展了提振士气的“马蹄坑大会战”,造林516亩,成活率达到了90%以上,这更坚定了塞罕坝人创业的决心。塞罕坝的造林事业从此开足了马力,造林季节也由每年春季造林发展到春秋两季造林,多时每天造林超过2000亩,最多时一年造林达到8万亩。
  创业历程总是充满坎坷。1977年,林场遭遇了严重的“雨凇”灾害,57万亩林地受灾,20万亩树木一夜之间被压弯、压折,林场十多年的劳动成果损失过半;1980年,林场又遭遇了百年难遇的大旱,又有12万多亩树木被旱死。但塞罕坝人没有被击垮,他们含泪清理遭受“天灾”的受害林木,依靠自己的双手,重新造林,从头再来。
  到1982年,林场超额完成了《塞罕坝机械林场设计任务书》(1962-1982)确定的造林任务,在沙地荒原上造林96万亩,其中机械造林10.5万亩,人工造林85.5万亩,总计3.2亿余株,按株距1米计算,可绕地球8圈;保存率70.7%,创下当时全国同类地区保存率之最。林业部评价塞罕坝造林成效为“两高一低”,即成活率高、保存率高、成本低。
  经过代代努力,塞罕坝机械林场有林地面积由建场前的24万亩增加到112万亩,增长了近5倍;林木总蓄积由建场前的33万立方米增加到1012万立方米,增长了30倍,累计为国家提供中小径级木材192万方。据中国林科院核算评估,林场森林资产总价值为202亿元;每年提供的生态服务价值超过120亿元。
   时代使命铸就塞罕坝精神
  半个多世纪以来,三代塞罕坝人以坚韧不拔的斗志和以永不言败的担当,在荒寒遐僻的塞北高原营造起了百万亩林海,演绎了荒原变林海、沙地成绿洲的人间奇迹,不仅创造出巨大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也铸就了“忠于使命,艰苦创业,科学求实,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
  与建场初期相比,塞罕坝及周边区域小气候有效改善,无霜期由52天增加到64天,降水量由410mm增加到460mm,6级以上大风天数由83天减少到53天,每年涵养水源、净化水质1.37亿立方米,吸收二氧化碳74.7万吨,释放氧气54.5万吨,被誉为“华北绿肺”、“天然氧吧”。
  塞罕坝机械林场凭借取得的建设成就,先后获得了时代楷模、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先进国营林场、全国科技兴林示范林场、中国沙产业十大先进单位、全国森林经营示范国有林场、全国生态文化示范基地等荣誉称号。
  2016年9月19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赵克志在塞罕坝机械林场调研时,充分肯定了林场为改善生态环境做出的巨大贡献。他说,塞罕坝精神激励着三代林场职工不忘初心,接续奋斗。我们为塞罕坝所创造的绿色奇迹所震撼,为这个英雄群体的伟大精神所感动。
  牢记历史使命,传承绿色梦想。在这片祖辈、父辈用生命和汗水植就的浩瀚林海里,每年都有本科生、研究生志愿来到这里,奋斗在第一线。新时代的塞罕坝人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勇立改革潮头,用智慧和汗水使高寒荒漠变为绿洲。(记者 李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