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使看中国】中国驻塞尔维亚大使李满长:看!孔子像在塞尔维亚首都成了新地标
中国驻塞尔维亚大使李满长
大使寄语
央视网消息 (记者 刘春妍) 2016年6月,习近平主席对塞尔维亚成功进行国事访问,两国元首共同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塞尔维亚共和国关于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塞尔维亚成为我国在中东欧地区的首个全面战略伙伴,双边关系发展迈入历史新时期。一年多来,两国关系在高水平、多角度、各领域持续深入发展,“一带一路”建设、“16+1合作”在塞尔维亚不断向前推进。
今年10月,中国即将迎来党的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央视网记者就中塞双边关系发展、“一带一路”建设、“16+1合作”等热点话题对中国驻塞尔维亚大使李满长进行了专访。
优势互补 打造中国企业投资热土
塞尔维亚地处欧洲,交通便利,多条泛欧公路走廊在此交汇,铁路网四通八达。李满长大使表示,塞尔维亚政府高度重视发展对华合作,致力于将塞尔维亚打造成让中国企业“宾至如归”的投资热土。
为吸引更多的中国企业赴塞尔维亚投资兴业,塞尔维亚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用地、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有一些更是为中国企业量身定制,为有意愿来塞尔维亚投资的中国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和成功率提供重要助力。
河钢集团成功并购塞尔维亚斯梅戴雷沃钢厂并购以来,企业半年内即扭亏为盈,目前生产经营实现良性发展,成为两国产能合作的典范。
李满长大使说,中国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企业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雄厚的资金和先进的技术,迫切希望加强国际合作,特别是向欧洲、向中东欧地区走出去。而塞尔维亚当前正致力于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基础设施建设等直接关系到民生的项目纷纷上马。双方经济社会发展优势互补,有着天然的合作优势。
作为“16+1合作”框架内首个跨境基础设施建设大项目,匈塞铁路塞尔维亚境内路段有关工作平稳推进,两国主管部门和企业正进行密切沟通和协调,项目有望于年内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此外,我国企业承建的塞铁路修复工程、E763高速公路部分标段、科斯托拉茨电站等项目建设工作顺利推进。
“两国务实合作、特别是大项目合作在中东欧地区走在前列,形成了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产能合作为突破、各领域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李满长大使说。
从官方到民间 双边交往越来越频繁
近年来,中塞关系不断向前发展,两国从领导人到普通民众各个层级之间的交往越来越多。
2017年3月,塞尔维亚时任总统尼科利奇对华进行国事访问。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张春贤访塞。5月,塞时任总理、候任总统武契奇赴华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7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对塞进行正式友好访问。两国领导人就深化传统友谊、巩固政治互信、推进务实合作进行广泛深入探讨,达成一系列重要共识,为中塞关系发展发挥重要引领作用。
在民间,两国的人文交流亦精彩纷呈。李满长大使介绍,塞尔维亚民族歌舞团、歌舞剧团等演出团体多次赴华演出,中方也经常派团组参加塞图书展、艺术节等活动,为加深双方相互了解发挥了重要作用。贝尔格莱德大学、诺维萨德大学两所孔子学院定期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成为当地民众了解中国文化的重要窗口。“汉语热”在塞持续升温,汉语已进入塞国国民教育体系,目前有近100所中小学、超过1500名学生在学习汉语。“相信他们必将为两国传统友谊的发扬光大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李满长大使说。
开通直航 各领域合作越来越深
2016年,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里加会晤期间,中国同塞尔维亚正式签署关于互免持普通护照人员签证协定,塞成为首个对华实质性全面免签的欧洲国家。该协议于今年1月正式生效。李满长大使说,根据塞尔维亚方面统计,来塞中国游客同比增长近200%,为两国开通直航奠定了基础。
今年9月15日海航执飞的贝尔格莱德至北京直航首飞,这一消息在塞尔维亚当地引起了广泛关注和热议,各大报纸、杂志、网站、电视台等媒体纷纷进行报道。
大使表示,直飞航线开通后,中塞人员往来将更加密切,赴对方国家旅游、考察人数将进一步增加,这为两国人民加深彼此认识和了解提供极大便利,为两国加强在政治、经济、旅游、文化等各领域合作发挥促进作用。
“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国游客来到小德、米卢、库斯图里察的家乡,欣赏多瑙河两岸秀丽的风光,领略塞尔维亚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感受当地民众对中国民众的深厚情谊。”李满长大使说。
“孔子像”成新地标 中国元素越来越多
李满长大使表示,塞尔维亚人民对中国和中国人民始终怀有特殊美好情感,感念中国始终同塞坚守,风雨同舟、患难与共。他说,贝尔格莱德市政府在我国驻南联盟使馆旧址树碑,民间每年都会自发前来参加纪念活动。
塞尔维亚人认为孔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代表了中国悠久的历史和文明,塞尔维亚曾多次提议要在贝尔格莱德市树立孔子像,体现中国元素,见证两国友谊。
上世纪90年代初,时任南中友协主席拉多舍维奇和他的雕塑家朋友索尔达多就开始着手这一工作。他们多方收集信息,塑造了雕像的石膏模子,可令人遗憾的是,因种种原因,直到两位老人离世,孔子像也未能建成。
2016年,两位老人的后代找到中国使馆,表示要续圆父辈的“孔子梦”,在使馆的帮助和推动下,贝尔格莱德市政府批准了这一事项,决定将这座孔子像设立在中国文化中心附近的广场上,并将广场命名为“中塞友谊广场”。同时,将文化中心所在街道也命名为“孔子大街”,文化中心将成为“孔子大街一号”。
“如今,这座凝聚了塞尔维亚两代人‘孔子梦’的雕像已经正式树立在中塞友谊光场,同旁边正在建设中的中国文化中心交相呼应,成为贝尔格莱德市的新地标。”李满长大使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