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 “京剧叶(盛章)派武丑青年演员培训汇报公演” 在京举行

13.04.2017  23:33

4月5-7日,由中国人民大学申报的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2016年度)“京剧叶(盛章)派武丑青年演员培训”在北京长安大戏院举行汇报公演。4月5日上演剧目《秋江》和《徐良出世》,4月6日上演《盗甲》《打瓜园》《盗王坟》和《九龙杯》,4月7日上演《酒丐》。三天内将近年来极少上演的叶派武丑名剧重新搬上舞台。

4月7日,中宣部副部长景俊海,国家艺术基金理事长蔡武,文化部副部长董伟等有关领导观看了《酒丐》,培训项目负责人、中国人民大学国剧研究中心主任孙萍,北京京剧院院长李恩杰一同前往观看。

(左起依次为:叶金森、董伟、蔡武、景俊海、孙萍、李恩杰)

此次,中国人民大学在国家艺术基金资助下复排的武丑戏对原戏武打绝技及生动表演的承袭屡获观众“点赞”。

2016年11月1日,京剧叶(盛章)派武丑青年演员培训项目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启动仪式。此后分历史理论、剧目研习、汇报演出三个阶段展开培训。第一阶段理论培训从2016年11月1日至10日,共计完成十余节理论教学任务。第二阶段剧目教学从2017年2月15日至28日,共计完成五出折子戏的教学任务和两出大戏的排练任务。第三阶段剧目集训从2017年3月15日至4月4日,共计进行两出大戏的各五次响排,折子戏的三次响排。共来自全国各地(包括台湾)的近四十名青年武丑演员参加培训。

京剧叶派武丑艺术,由京剧丑行艺术大师叶盛章创立。叶盛章(1912—1966)系京剧教育宗师叶春善(1975—1935)第三子,以武丑艺术见长,创演多出武丑剧目,在他的努力之下,丑行演员首次得以挑大梁、唱头牌。1960年后,叶盛章告别舞台,专注于京剧教育事业,培养了众多学生,主要传人有艾世菊、范元濂、张春华、翟韵奎、谷春章、侯正仁、刘习中、叶金森等。1966年,54岁的叶盛章去世。此后的半个多世纪里,叶派武丑艺术,甚至京剧武戏,都由于各种原因逐渐陷入传承危机。近年来,叶派武丑代表性大戏鲜见于舞台,传承人缺乏,濒于失传。为及时抢救叶派剧目,培养后继人才,中国人民大学申请国家艺术基金资助,立专项培养演员并复排叶派剧目。在多位京剧老艺术家的共同努力以及北京京剧院的支持下,这些剧目终得以再度和观众见面。

本次项目负责人、中国人民大学国剧研究中心主任孙萍说:“叶盛章先生在他那个年代是神一般的艺术家,我想,对他最好的纪念就是对他艺术的传承。

(项目专家石晓亮(左)、吴建平(右)在折子戏《九龙杯》中演出)

(魏学雷 饰 范大杯)

 

(曹阳阳 饰 范大杯)

(叶金森 饰  徐良)

 

酒丐》演出当晚,叶盛章先生亲传弟子,93岁的张春华先生坐着轮椅前往观看,并上台讲话。戏台上,老先生向叶先生的遗像鞠躬,声音略带颤抖地对大家说:“复排叶派武丑(戏),我非常高兴。听说你们非常重视,我谢谢(大家)。

随后张春华老先生的儿子代为念诵由老先生口述写成的发言稿:“这出戏当年红得发紫,贴出去就满。这戏是师父的开山大戏,既有唱念做打,又有武生、武丑的功夫绝技……我知道,您的戏不好学,更不好演,我带着您交给我的这些绝活,走过世界上很多国家,也和卓别林等世界大师碰过面,收到的无不是令人难忘的称赞……我想告诉您,您的艺术不会失传,您的精神会永远鞭策着每一个孩子、每一个京剧人。您身上的那股劲儿永远在我身上,我只要活着,我就要传给孩子们,传给后人。不能演了,我就给他们排;不能排了,就给他们说;不能站着说,我就坐着;不能坐着说;我就躺在病床上说!

4月8日清晨,在本次培训班总负责人孙萍、叶派武丑传人叶金森和项目专家石晓亮的带领下,数十名叶派学员到八宝山人民公墓祭拜富连成社创始人叶春善先生和第二任社长叶龙章先生,并向墓碑敬献鲜花,共同诵读富连成社社训。

本次培训项目的实施,由国家艺术基金、中国人民大学、北京京剧院三方合作,在抢救叶派艺术、培养后继人才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对既有资料、以及老艺术家的口述经验进行了梳理和研究,并向广大青年学生传播,培养潜在欣赏群体。同时,演员在北京京剧院的大力支持下实地培训和剧目复排,本次汇报演出被纳入到了北京京剧院的剧目建设工作中。

国家艺术基金、高校、院团三者结合,挖掘整理京剧传统剧目,全面汇总资料,结合汇报演出,对演员进行理论与实践并行培养的全新模式正在实践探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