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设立轨道交通联合基金——释放轨道交通领域创新源动力
9月2日,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北京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交控科技”)正式签署合作协议,共同设立了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交控科技轨道交通联合基金。根据协议,首次双方合作期为五年,合作期内总经费不少于1500万元,全部由交控科技提供。
市基金联合基金是科技领域深化改革的重要举措,其实质就是要发挥政府项目的品牌作用,聚焦优势行业的发展需求,推动企业成为基础研究的投入主体、决策主体和参与主体,从而为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奠定科学的基石,提供创新源头支撑。作为首支在城市轨道交通领域设立的联合基金,轨道交通联合基金瞄准京津冀城市轨道交通的重大需求,围绕轨道交通全自动运行系统信号控制、关键系统可靠性、列车运行节能优化等方向进行前瞻部署,旨在充分发挥市基金的导向和协调作用,有效整合设计、研发、建设、运营等各环节力量,推动形成全链条创新,是基础研究领域深化改革的新模式、新路径和新机制的积极探索。
此次北京市基金委与北京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合作,主要实现了三方面创新:
一是市基金探索输出基金品牌资源为主的合作新模式。严格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和严谨科学的评价机制是自然科学基金在科研主体中获得广泛认可和良好声誉的基础,是其品牌影响力的来源,是调动优势科技资源的根本。此次合作中,市基金将坚持征集项目渠道公开,坚持专家同行评议高标准遴选项目,探索形成基金以输出平台品牌和管理工作流程等资源为主的合作模式;同时,充分调动企业的市场研判优势、资金优势和转化优势,促使产业需求成为前沿研究的牵引力。
二是企业深度参与基础研究。交控科技积极投入基础研究源自于企业尝到了原始创新带来的“甜头”,交控科技成功转化北京交通大学自主研发的CBTC系统(基于通信的城市轨道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应用于亦庄线等六条线路,是五年来北京唯一没有引起停运事件的地铁列车运行控制系统,抢占了全国三分之一的新线市场,成为公司的金字招牌。此次合作是交控科技借力基础研究促进行业发展的进一步尝试,希望城市轨道建设、运营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及时反馈到研发设计环节,促进形成应用中的问题与设计研发形成良性互动的机制,同时,帮助企业积累与高校、院所对接,组织开展基础研究的宝贵经验。
三是有效调动各方资源聚焦区域重大需求。联合基金积极调动北京交通大学、铁科院、交控科技、北京地铁运营公司和中国交通运输协会等各领域、各关键环节、各方优势力量形成专家管理小组,共同参与需求凝练、指南编制等工作,准确把握行业需求和科学方向。联合基金将面向全社会广泛征集项目,申报过程中,市基金将与交控科技共同开展宣讲等活动,吸引行业内外有基础、有能力的高校院所积极参与,共同解决首都“大城市病”难题。
近年来,市基金积极探索建立联合资助机制,引导社会资源参与基础研究,已成为市基金资助体系中的重要一环,显现出其独特的作用。未来,联合基金工作将重点围绕强化需求导向、加强对接联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开展工作,鼓励多部门协同、多学科交叉,形成创新资源的合理配置,积极推动知识转化应用,服务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