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如何更健康?专家:“要满足多数人更好地生活”
2017“第五届清华同衡学术周”5日开幕,诸多中国城市规划领域专家齐聚一堂。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执行副院长、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尹稚。
中新网北京新闻6月5日电 (记者 曾鼐)城市如何更健康地发展?人口过多如何管理?理想的城市应该什么样?2017“第五届清华同衡学术周”5日开幕,诸多中国城市规划领域专家齐聚一堂。与会者指出,城市中的人口聚集是无法抗拒的。城市要有个性,也要包容。城市的发展不是为了满足少数人、而是要让多数人有更好的生活。
清华同衡学术周自2013年以来已成功举办四届,今年以“健康·城市”为主题,探讨城市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之上,如何实现更多、更高的发展目标,建设全面“健康”的中国城市。本届学术周将举行巅峰讲坛、分论坛、高端对话等活动。
理想诗意的城市有8个要点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鹏飞说,一个可持续的、诗意的理想城市应该是以人为本的宜居城市,创业至上的宜商城市,公平包容的和谐城市,低碳环保的生态城市,创新驱动的知识城市,城乡一体的田园城市,联系便捷的智慧城市,有多元富有个性的文化城市。
具体而言,他提出如下八点:
第一,宜居城市应能最大化确保全体市民的个体创造,分享发展成果。市民身体健康、精神愉悦、生活幸福,自然环境、基础设施等都能确保大多数的居民便捷、舒服地生活;
第二,理想诗意的城市不仅有未来,还要现实。提供创业至上的城市环境、公司服务,就是要最大化地确保公民自由创业,企业自由发展。这样的城市应该有非常好的创业环境,新企业层出不穷,居民的创业意识高涨,中小企业蓬勃发展,大企业能够持续发展,经济充满活力;
第三,从社会方面来看,它应该是一个公平、包容的城市;
第四,不仅环境优美,还要低碳、少污染;
第五,以科技等各方面的创新为动力;
第六,城乡一体的田园城市是以城市为本的城乡一体化、基础设施一体化、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城市,居民在田园般的、优美的环境中享受现代城市所提供的服务设施。
第七,开放互联的智能城市,它不是封闭的,不是世外桃源,谁有竞争力、谁可持续,决定着谁与全世界联系得更密切,这样才能从全世界获得更多资源、要素、市场、信息。因此智慧城市是支撑全球联系的重要的手段。
第八,个性多元的文化城市,一个城市首先应该有个性,但又是多元的,能够包容全世界。理想的城市应该是历史文化厚重久远,现代时尚文化枝繁叶茂,外来多样文化兼容并蓄,当地文化个性鲜明、独具特色,多种文化相互交流碰撞。
怎么建设可持续的理想城市?倪鹏飞建议,要建设理想、健康的城市,必须要坚守、凸显这种价值观,坚持并创造世界的标准,汲取全世界建设方面创新的经验,把握并顺应全球发展的重要趋势。
城市中人口聚集无法抗拒
城市化是怎么回事?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执行副院长、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尹稚说,从全球宏观的结果来看,城市化就是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在更大的城市或地区中工作和生活。
他说,无移民根本不会有城市,但移民过度也会成为痛点。从全球大数据统计看,还有另外一个现象:凡是拥有更高级别枢纽作用、更好的基础设施条件的大都会地区,绝大部分存在着移民过度的问题。
尹稚说,对待移民过度的态度和处理方式是很不一样的,把人赶出去是一种方式;通过有效的城市治理、社会治理来缓解矛盾,是另外一种方式。人口在城市中的聚集是无法抗拒的。
在城市化浪潮中,中国有什么新的机遇?尹稚认为,需要在国家管制和市场之间走出另外一条路,重视制度创新,打造一个制度成本的新洼地;发展科技创新,要以更低的成本、更高的效益追求更好的生活质量为目标;文化创新,除了传承,要能包容多元文化。
绿色、开放、共享也是城市未来发展的关键。尹稚说,近年来,国际趋势是从唯物的绿色走向人的健康,人在城市、建筑里生活、工作,到底舒服还是不舒服,这是未来绿色发展最根本的问题;而共享不仅仅是境界,也是最终目标。
城市是为让更多人更好生活
中山大学城市与地方治理研究中心教授何艳玲说,健康不止是身心的健康,更重要的是一种良性的发展和情感的相互依赖。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健康城市是一个不断创造和改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并不断扩大社会资源,使人们在享受生命和充分发挥潜能方面能够互相支持的城市。
“城市是为了更好的生活,一定不是让少数人更好地生活,而是要让多数人乃至所有人更好地生活。”何艳玲表示,一个不能相互支持的城市,是充满风险的城市。
何艳玲说,土地金融为中国带来了高速增长,创造了超乎寻常的城市化红利,但由于土地的稀缺,特别是对城市而言,决定了它不仅具有经济属性,更加具有社会属性。
她说,公共服务本来是政府均等式的向市民所分配的一种资源,但当公共服务跟住宅捆绑在一起时,如学区房,这些教育变相地成为高价的商品。而当土地金融如此盛行的时候,土地被优先用来进行最大利润的使用,这意味着利润空间较低的生活、闲暇、交往的功能在很大程度上被严重挤出,这不是规划之手,而是借修改规划之手所达成的。
何艳玲强调,拥有什么样的城市公共决策过程,是未来建设更健康城市的关键,公共决策要呈现大多数城市居住者的主体性和自由性。
她说,面对土地、空间规划,到底是谁来决定、谁将得到收益?这个收益将用来干什么?这个问题是土地金融经济故事后面的社会故事。她认为,未来政府的角色将会发生重大的变,政府不仅不应该退出,而且将会更重要。
城市安全是社会的必然需求
陈涛则更关注“智慧安全城市”。他是北京辰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清华大学公共安全研究院副研究员。
陈涛说,城市安全是现代社会的必然需求,在规划城市的时候,要考虑到城市防灾减灾,比如有没有规划避难场所,这些地方选址是否合理,有没有在地震、滑坡、泥石流的风险带上,以及在遭受损失时如何快速自我恢复等。
如何解决城市公共安全问题?陈涛认为,要从风险源头进行体制化的智慧治理,化被动为主动。随着智慧城市产业发展,应该加入一个“安全”的注解,在城市发展过程中也要有防御和应对风险的能力。
具体而言,要关注四个方面:第一,哪里出事,出了什么事;发现、识别、评估风险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第二,现在情况是正常还是异常,风险是否可控,这需要用物联网监测的技术和手段加以控制和监测。第三,会不会发生灾害的连锁反应;目前对于单一灾害的认知相对来说比较容易,但对衍生事件预测预警方面还有所欠缺;第四,发生灾害,要避免部门各自为战、条块分割的情况。
陈涛认为,要通过管理和技术相结合,打造一个公共安全管理的网络。利用公共安全、通信技术等实施安全监测和风险防控,把前期认为的风险逐一排查,建立风险识别的方法和模型。当识别风险隐患后,可采取物联网监测,再对这种风险的体量、未来大小、影响范围、影响后果进行评估,对风险进行精细化的治理,形成一个全方位、立体化的城市公共安全网。(完) 【编辑:陈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