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区124公里河流更清亮

15.03.2015  12:52

  西四环附近的永定河引水渠,两岸的柳树泛出新绿,河水清亮洁净。“这条河在两年前可臭了,我们都不敢靠近。”一位散步的居民告诉记者。岸边一座不起眼的“水质改善处理站”,正是河水还清的奥秘。

  记者从市城市河湖管理处获悉,运用磁化、生物膜、砂滤等科技手段,以及湿地净化、曝气机推流等方法,本市城区的124公里河流已经基本实现不黑、不臭、无水华。

  日前,记者来到永定河引水渠罗道庄桥附近,发现岸边坐落着一间低矮的小屋。“这就是水质改善处理站,永引渠罗道庄桥到五孔桥之间的河水能够还清,秘密就在里头!”记者跟随河湖管理处的工作人员走进了处理站。

  这座60平方米的小屋里,8台污水处理设备正在静静运行,它们昼夜不停,每日吞吐的水量达到了2万立方米。“设备主要用的是物理和电化学手段,没有向污水里投入添加剂,也就减少了二次污染的可能性。”工作人员扈乃维说:“这种技术不但使河水变干净了,而且大大提高了氧浓度,有利于微生物繁殖,河水也就能保持自净能力。”河水在处理站里走过一遭,再通过水泵提升到上游河段,这样一来,就形成了一个净化水的微循环。

  据测算,处理后的水质已经达到了国家水质四类标准,COD(化学需氧量)从290mg/L降低到17mg/L,氨氮、总氮、总磷、叶绿色等指标也明显下降。像这样的水质改善处理站,在北京城区的河湖中共有10处。

  科技治污的措施还远不止这一种。本市城市河道普遍水量不足,部分河道季节性干涸,有的河道缺乏新水补充,往往出现“死水一潭”的情况。为确保优良的城市水环境,水务部门探索多种治河办法,用科技手段让有限的河水流动起来、清洁起来。

  去年夏天,八一湖水草疯长,如果打捞不及时,腐烂的水草就会污染水体。“人工打捞的速度赶不上水草的长势,眼看水草就要铺满湖面了,我们引入了高科技的自动保洁船,15分钟就能打捞上一整船的水草。

  没出几天,水草就被遏制住了!”北京城市河湖管理处的工作人员说。目前,城市河湖已有5台这样的保洁船在巡护河道。

  凉水河的治污中,科技也发挥了神奇的作用。凉水河北京西站暗涵出口,有一座横在河道中的“除臭塔”,“从暗涵里出来的臭气不再直接排放,而是进入‘除臭塔’,通过微生物、活性炭的处理,降解氨气、硫化氢、硫醇等恶臭物质,再排放到大气中。”整个凉水河上有6座这样的“除臭塔”,通过净化处理,不会再有臭气扑鼻的现象。

  此外,城市河道中还安装了曝气机推流器,帮助河水流动起来;安装过滤净化设备,降低水质污染指标。并且采用生态治河的理念,种植水生植物净化水质、放养鱼类、螺类等动物,让河水在流动过程中不断改善,城市河湖水质明显改善、水体透明度增加、水华得到抑制,基本实现不黑、不臭、无水华。(来源:北京日报 记者:  朱松梅) 【编辑:曾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