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大任 公益与创新并行

08.01.2016  09:07

  

      走过岁末,总有一种自信让我们愿意回望,去盘点刚刚过去的2015年。在国家“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关键之年,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以下简称碳汇基金会)以更坚定的决心和更执著的努力,主动适应新常态、迎接新挑战,打造新平台、拓展新空间、实现新目标,为服务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和林业中心工作书写了新的华丽篇章。
  
  
  拓宽募资渠道 创新募资方式
  
  
  碳汇林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资金“血液”的支撑。在我国经济发展呈现新常态的背景下,碳汇基金会站在国际国内两个平台上,努力筹集我国碳汇林业发展资金,2015年继续与老牛基金会、香港赛马会等捐资方合作,还通过努力获得了三星(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广东长隆集团、大连海昌集团等企业和个人捐资,总计到账资金5866万元。
  
  
  创新募资方式,利用“互联网+”开发了手机端(微信)公益捐款、绿色会议系统和碳足迹测算平台等,拓宽公众募捐渠道。为政府部门、国内外企业和社会公众主动参与绿色碳汇事业、应对气候变化、履行社会责任搭建了广阔的公益平台,基本实现 “把握新机遇、展现新作为、实现新发展”的预期工作目标。
  
     
  
  把APEC会议办成碳中和的绿色环保型会议,这是一大热点新闻,碳汇基金会为此付出了努力。
  
  
  为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把2014年APEC会议办成碳中和的绿色环保型会议的要求,根据国家林业局的部署,碳汇基金会和北京市林业部门组织中国中信集团有限公司、春秋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捐资,分别在北京市怀柔区和河北省康保县高标准营造了674亩和600亩碳汇林,在20年内将2014年APEC会议周产生的6371吨二氧化碳当量碳排放全部抵消,以实现会议碳中和的目标。用造林项目碳汇减排量抵消会议碳排放,这在APEC会议史上尚属首次。截至2015年5月,全部造林任务顺利完成,经检查质量优良。
  
  
  此外,碳汇基金会还实施了第三届中国慈展会、2015中国绿公司年会、联合国巴黎气候大会“两个边会”等会议“碳中和”项目,较好地展现了林业碳汇在促进节能减排和提高公众应对气候变化意识中的积极作用。
  
  
  认真履行职责 精心办好国际会议
  
  
  碳汇基金会自成立的第二年,即2011年始,就作为落实国家林业局与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备忘录任务的单位之一,深度参与由国家林业局与英国林委会、WWF等政府和国际组织于2007年共同发起的WWF新一代人工林项目(NGP)。
  
  
  根据NGP的工作部署,碳汇基金会和WWF北京代表处于2015年6月,在中国联合主办社区人工竹林考察活动。碳汇基金会与WWF北京代表处共同制定了考察主题、线路设计、访谈对象选择、国内外人员邀请、会议嘉宾演讲方案等所有环节。6月15日-19日,来自15个国家的50多名代表考察了浙江安吉县和临安市竹子可持续经营、竹材加工、农户可持续经营森林碳汇项目。同时,通过与现场农户互动,生动展示了中国林改成果、林业带动山区经济发展、农户可持续经营森林增加碳汇等内容。与会代表盛赞中国林业主管部门支持和鼓励林农、企业参与可持续森林经营的做法,并高度评价碳汇基金会开创的“农户森林经营碳汇交易体系”,促进林业碳汇自愿交易,调动农民参与营林、护林积极性的创新举措。中国考察活动被代表们一致评价为“NGP史上最成功的一次”。此外,碳汇基金会还与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北京市人民政府等组织机构一起,在北京联合主办了首届世界生态系统治理论坛。
  
  
  实施境外援建 增进双边互信合作
  
  
  碳汇基金会积极落实国家“一带一路”战略部署和“南南合作”,配合国家发改委帮助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为我国援助缅甸物资项目筛选作出示范。
  
  
  2014年,应缅甸环保林业部林业司的邀请,在北京全球环境研究所和缅甸春天基金会(Spring Foundation)合作开展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碳汇基金会和美国布莱蒙基金会提供资助,在缅甸勃固省TBK村实施 “基于清洁能源技术应用的缅甸森林保护示范项目”,帮助当地社区群众获得清洁水源、太阳能照明和清洁节柴灶等。截至2015年10月,碳汇基金会同其他资助方一道,捐赠了由中国制造的193台清洁炉灶、180套太阳能户用照明灯和1套1.1千瓦太阳能直流光伏发电水泵系统。这些项目的实施,有效改善了当地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减少了村民对薪材的消耗,降低了碳排放,保护了森林资源。
  
  
  利用项目验收的机会,碳汇基金会秘书长李怒云专程访问了缅甸环保林业部林业司和环保司,向他们介绍了中国林业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特别是碳汇基金会动员社会力量开展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活动的创新举措。缅方高度赞赏了碳汇基金会为改善缅甸贫困山区民众生产生活条件、提升社区适应气候变化能力的义举,并希望今后进一步加强林业应对气候变化项目方面的双边合作。
  
  
  引导绿色低碳化 发布碳汇城市指标体系
  
  
  为贯彻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部署,促进那些森林覆盖率高、碳汇增加快、工业不发达、温室气体排放少、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发展,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思路,积极采取措施,促进以碳汇为主的生态服务市场发育。碳汇基金会经过近两年的研究,于2015年6月8日在北京正式发布首个碳汇城市指标体系,并经过第三方机构独立评估、审核,授予河北省张家口市崇礼县和浙江省温州市泰顺县“碳汇城市”称号。“碳汇城市指标体系”的研建和发布,是碳汇基金会工作的一大创新,也因此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国家发改委气候司拍摄的《应对气候变化–中国在行动》电视片,专门予以收录并在巴黎气候大会期间向国际社会进行宣传,成为我国林业生态服务市场化补偿机制的又一亮点,为区域经济社会的绿色化、低碳化发展指明了方向。
  
  
  创新宣传方式 提升宣传实效
  
  
  在生态文明、美丽中国,绿色低碳、生态环保理念的引领下,碳汇基金会根据新形势下社会各界对应对气候变化和林业碳汇知识的需求,主动与政府有关部门、教学科研机构、商业组织和社区合作,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富有实效的宣传教育活动。
  
  
  在稳定已有电视、报纸等媒体宣传渠道的基础上,由国家发改委气候司指导,创办了全国首家“零碳创意馆”,落户北京前门西河沿大街,长期开馆宣传低碳理念和实物展示。制定并发布了《零碳创意馆建设指南》,为其他地区建立连锁“零碳创意馆”奠定了基础。组织开展了“零碳创意馆”志愿者讲解员培训;在北京中央电视塔广场举办为期半年的“绿色环保行”宣传活动;与中国绿色时报社联合制作并发布生态文明公益广告;积极开展全国低碳日和世界环境日宣传活动;与北京林业大学联合主办“低碳生活绿色校园”宣传活动;在浙江安吉的乡村和内蒙古森工集团(林管局)绰尔林业局举办第二届“中国绿色碳汇节”;联合国家发改委气候中心等单位举办两期“应对气候变化媒体课堂”;与《中国艺术家》杂志社合作设立书画艺术研究院;与幼教机构、闹市区的商场等合作新建4个志愿者工作站并开展相关工作;第三次受邀参与中国科协“科普报告西部行”活动; 拍摄林业碳汇科教专题片《碳索之路》;充分利用微信等新媒体、自媒体开展宣传活动,实现传统媒体与现代媒体的有机结合,使得绿色碳汇宣传从城市向农村延伸,公益组织、教育机构和商业机构加盟参与,受众群体从学生扩大到社区居民等。全方位、多维度的宣传网络已初步形成。
  
  
  尊重捐资者意愿 提供个性化服务
  
  
  碳汇基金会在及时公布捐资信息、定期向重点捐资者报告项目执行情况的基础上,充分尊重捐资者意愿,提供个性化服务与协作。
  
  
  组织策划了香港马会资助,碳汇基金会和广东省林业厅在广州共同主办的“2015东江源造林和可持续经营论坛”,增进了碳汇基金会与香港马会及香港社会各界的理解和友谊,推动香港马会拓宽在大陆森林项目的捐赠领域,为引导香港社会各界援助大陆开展林业生态建设项目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落实了2014年APEC会议碳中和林项目实施并举行揭牌仪式。利用春秋航空成立十周年公益年会等契机,向春秋集团董事长及高层领导多次汇报生态修复工程项目进展及其成果,得到了集团高层领导的欢迎与认可。为捐资企业提供参加联合国气候大会的名额和发言机会。2015年邀请老牛基金会创始人、中国慈善联合会副主席牛根生参加巴黎气候大会并发表演讲,展示其资助生态修复项目善举。
  
  
  这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增进了解、加深友谊,延续了项目,拓展了合作领域。香港马会决定继续捐资,在广东营造第三期东江源水源涵养林。
  
  
  展示中国林业成就 用好联合国气候大会平台
  
  
  作为《联合国应对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会议观察员机构和国家林业局应对气候变化和节能减排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碳汇基金会高度重视、精心筹备一年一度的联合国气候大会边会和“中国角”研讨会,以集中展示中国林业应对气候变化的新举措、新进展和新成就。
  
  
  2015年11月30日下午,即巴黎气候大会开幕的当天,碳汇基金会与中国社科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联合举办了“应对气候变化的中国林业行动”气候大会边会。秘书长李怒云就“中国林业应对气候变化政策与行动”作了主题演讲。12月5日,受国家发改委气候司委托,碳汇基金会在巴黎气候大会的“中国角”,与中华环保联合会、北京市林业碳汇工作办公室和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UBC)联合主办了“建设碳汇城市应对气候变化”研讨会。李怒云作了《碳汇城市建设的背景及其重大意义》的专题报告。重点介绍了《碳汇城市指标体系》的内涵、结构以及建设碳汇城市的背景及其重大意义,使与会者了解推动以碳汇为主的生态服务市场发育,是促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有效途径。两场研讨会得到众多国家、国际机构代表的关注和好评,每场研讨会的参会代表都在100名左右。新华网、《人民日报》、《中国绿色时报》、《科技日报》、《中国经济时报》、中国经济网、中国网等媒体,分别对碳汇基金会的研讨会举办情况进行了详细报道或转载。
  
  
  科研技术服务 促进碳汇林业发展
  
  
  在精心募集资金和强化项目管理的同时,碳汇基金会利用自身权威的技术团队,积极向主管部门和社会各界提供技术服务。
  
  
  一是为国内相关机构提供师资培训。先后向国家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森林碳汇及碳交易高级研修班以及重庆市、陕西省、湖南省郴州市林业系统等国家和地方开展林业应对气候变化与林业碳汇项目开发的培训班派出专业人员进行授课,为各地培养专业技术人才。二是派出专家参与WWF非洲莫桑比克林业碳汇项目开发培训和调研。三是完成北京市发改委“山区森林固碳增汇项目方法学的开发”的研究课题。四是积极参与《森林法》《应对气候变化法》的修订、制定工作,举办“林业碳汇纳入《森林法”专家研讨会。五是与有关单位合作完成林业行业标准《林业碳汇项目审定和核证指南》(LY/T 2409-2015)和北京市行业标准《平原地区造林项目碳汇核算技术规程》(DB11/T 1214-2015)的编写。六是编写了国家发改委使用的《中国林业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监测报告模板》。七是成功组织开发了全国首个获得国家发改委注册和签发的中国核证减排量(简称CCER)林业碳汇交易项目“广东长隆林业碳汇项目”,并实现减排量交易(20元/吨),用于广东控排企业粤电集团减排履约,为全国开发CCER林业碳汇项目摸索了经验,提供了示范。八是推动全国首个竹子造林CCER项目“湖北省通山县竹子造林项目”获得国家发改委备案并启动实施。九是帮助黑龙江林口、浙江温州、湖南资兴等地开发CCER碳汇项目,并组织开发 4个国际核证碳减排标准(VCS)碳汇交易项目。
  
  
  一系列的挑战和实践,逐步将碳汇基金会打造成为国内开发和实施林业碳汇交易项目的专业权威机构,具备了为社会各界提供林业碳汇交易项目开发的咨询和技术服务的能力与实力。
  
  
  重视党群工作 加强队伍建设
  
  
  碳汇基金会坚持以党支部、工会组织为依托,以活动为载体,认真组织学习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和五中全会精神,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深入开展 “三严三实”教育实践活动。2015年发展了1名新党员。积极为员工创造学习机会,全年参加各类教育培训25人次。在国家林业局直属机关党委开展的党建工作品牌评选活动中,碳汇基金会党支部开展的党日活动获得优秀主题党日品牌称号。碳汇基金会重视和支持群团工作,踊跃参加国家林业局组织的各项活动,在庆祝抗战胜利70周年歌咏比赛活动中,精心编排的文艺节目荣获创意奖和二等奖。通过以上活动的开展,培养了队伍、凝聚了力量,提高了员工素质与能力。
  
  
  2015年年底,碳汇基金会获民政部授予的 “全国先进社会组织”荣誉称号。
  
  
  展望2016年,碳汇基金会将继续顽强拼搏、奋力前行,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动员和凝聚更多的社会力量,加入到利用林业措施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伟大事业中来;也真诚地期待有更多的社会组织、机构和公众关注和支持我们共同为之奋斗的绿色碳汇事业,在新常态下为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作出应有的贡献。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作者: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