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神州大地书写绿色诗篇

18.10.2017  10:06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林业生态建设取得一系列喜人成就——
在神州大地书写绿色诗篇

图① 市民和游客在福州市鼓楼区金牛山体育公园背后森林中的城市休闲绿道上漫步。 新华社记者 林善传摄


  图② 河北省围场县郭家湾乡旺水泉村张殿华老人(右)在森林旅游景区卖花,每天能挣几百元。 记者 黄俊毅摄


  图③ 地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南缘的新疆麦盖提县,采用滴灌技术种上杨树苗,作为防风林。 记者 黄俊毅摄


  图④ 在河南省新县沙窝镇汪冲村,村民在清除杉树林旁的杂草。 新华社记者 冯大鹏摄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加快林业发展、推进生态建设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我国林业生态建设取得了一系列喜人成就,奏响了绿色发展凯歌,谱写了生态文明新篇章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加快林业发展、推进生态建设提出了许多新要求,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推动我国林业生态建设从认识到实践发生了历史性变化。5年来,我国林业生态建设取得了一系列喜人成就,奏响了绿色发展凯歌,谱写了生态文明新篇章。
   绿水青山美中国
  2015年4月1日,西起大兴安岭,东到长白山脉,北至小兴安岭,绵延数千公里的原始大森林里,千百年来“叮叮”不绝的伐木声同步戛然而止。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商业性采伐宣告全面停止,标志着我国重点国有林区从开发利用转入全面保护发展的新阶段,也标志着我国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绿色发展拉开了新的大幕。
  我国分三步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2015年全面停止内蒙古、吉林等重点国有林区商业性采伐,2016年全面停止非“天保工程区”国有林场天然林商业性采伐,2017年全面停止全国天然林商业性采伐。
  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全面叫停,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建设领域的一件大事,也是林业改革的一项举措。
  5年来,林业改革全面推进。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有林场改革方案》和《国有林区改革指导意见》;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完善集体林权制度的意见》。这是我国林业改革发展进入新阶段的重要里程碑。国有林场改革扎实开展,改革把握了国有林场公益事业性质的取向,将95%的国有林场定为公益事业单位,并做到了事业编制明确到位、财政预算保障到位。国有林区改革全面启动。
  5年来,林业生态建设扶持力度显著加大。国家相继出台了林木良种、造林、森林抚育、退耕还湿等补贴政策,提高了天然林保护工程、国家级公益林、造林投资等补助标准,新增退化防护林改造投资,林业公共财政政策体系基本建立。
  5年来,生态修复与治理取得新突破。坚持大工程带动,实施了新一轮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等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围绕“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启动实施了一批新的生态修复工程,全面启动了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
  5年来,自然保护得到明显加强。划定并严守林地和森林、湿地、物种、沙区植被4条生态红线。严格实行林地用途管制和森林采伐限额,严厉打击毁林开垦、非法侵占林地、乱砍滥伐林木等违法行为,严防森林火灾和林业有害生物危害,切实减少了对森林资源的消耗和破坏。
   森林城市成名片
  山东省潍坊市双王城,地处渤海莱州湾南岸滨海盐碱地带,以前十几里难见一棵树。经过林业部门大力种植白蜡、速生杨等乡土适生树种,如今这里草木葱茏,成为滨海国家湿地公园。
  “森林城市”建设是推进城乡生态建设、提升社会生态福利的创新实践。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力推进“国家森林城市”和“省级森林城市”创建活动,还鼓励市县同创,促进森林城市建设向基层延伸,全国掀起了森林城市建设热潮。目前共有200个城市参与“国家森林城市”创建,26个省份开展省级森林城市创建活动,比十八大以前增长了一倍以上。5年来,国家林业局批准96个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称号,使“国家森林城市”总数达到137个。
  森林城市建设有力地推进了森林资源增长和国土绿化进程。在森林城市建设中,坚持以森林惠民为宗旨,以大地植绿、心中播绿为任务,大力推进森林进城、森林围城、森林连城和森林文化建设,努力打造城在林中、人在景中的城市风貌,形成植绿、护绿、爱绿的社会风尚。各地积极推进森林进社区乡村、进机关学校、进园区厂矿,建设郊野公园和森林乡村、绿色道路和水系,发展以树木为主体的街头游园、休闲绿地,改善了城乡人居环境,增加了居民对绿色健康生活的获得感。5年来,获得“国家森林城市”称号的城市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近15平方米,实现出门500米能见绿、游憩在林下、休闲进森林的目标。5年来,获得“国家森林城市”称号的城市,生态绿化建设资金投入超过4500多亿元,其中一半以上来自于社会。
  “到2020年,我国将基本形成符合国情、类型丰富、特色鲜明的森林城市发展格局,初步建成6个国家级森林城市群、200个国家森林城市、1000个森林村庄示范,城乡生态面貌将明显改善,人居环境质量将明显提高,居民生态文明意识将明显提升。”国家林业局局长张建龙说。
   荒漠治理造绿洲
  入秋后,天空更显澄澈高远。“现在沙尘天气越来越少,天越来越蓝了。”在北京大栅栏居住了70多年的李夏兴老人感慨道。
  北京沙尘天气越来越少,要去北边内蒙古探寻原因。格什朝格图从小就生活在京津冀风沙策源地之一的库布其大沙漠里的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道图村,他记得,以前遍地是黄沙,风裹着流沙遮天蔽日。吃完一碗面,碗底就能积上半寸沙。去镇上买根针,需要在沙漠里走一整天。刚结婚时,为了盖房子,他牵着骆驼,去40里外驮砖,整整驮了半个月。如今,总面积1.86万平方公里的库布其大沙漠,植被覆盖度已达53%,成为名副其实的绿洲。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启动了“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五期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工程、新一轮石漠化综合治理、沙化土地封禁保护,持续实施了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还草等一系列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对重点地区和薄弱环节进行科学治理,严格保护沙区植被。5年来治理沙化土地1.26亿亩,划定封禁保护区保护沙化土地面积2000万亩,沙区植被得到有效恢复和保护。
  各地在沙区造林中,特别注重科技创新,遵循自然规律,适地适树、以水定林。以库布其为例,在长期艰苦实践中,探索出一套成熟的治沙方案:乔灌草相结合,封育、飞播、人工造林相结合,以路划区,分块治理,锁住四周,渗透腹地。2015年,库布齐沙漠之城鄂尔多斯市荣获“国家森林城市”称号,成为轰动世界的一大新闻。
  通过苦干和巧干,过去5年,我国沙化土地面积平均每年净减少1980平方公里,荒漠化沙化呈整体遏制、重点治理区明显改善的态势,实现了由“沙进人退”到“人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中国一举扭转荒漠化趋势,成为世界生态建设史上的奇迹,中国荒漠化防治成就受到国际社会的充分肯定。
  “2001年全国出现沙尘过程22次,沙尘暴过程11次,而到了2014年沙尘天气仅有7次。2014年、2015年、2016年沙尘暴天气过程均不超过2次,2015年仅有1次,为近年来最少。”中国气象局环境气象中心高工张碧辉说。
  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将林业生态建设与精准扶贫相结合,通过吸纳贫困人口参与生态建设、发展林下富民产业,造林护林、生态修复成了群众脱贫致富的“金钥匙”。新增退耕还林任务的80%安排到贫困县,优先安排给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在中西部地区选聘28.8万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为生态护林员。
  生态美,百姓富,中国林业提交了一份完美的答卷!(记者 黄俊毅)
四川森林康养产业总产值超300亿
  记者10日从四川省林业厅了解到,截至目前,林业网
第四届湖北生态文化论坛举办
   中国绿色时报11月15日报道(记者 赵辉 李林业网
湖北森林城市、森林城镇和绿色示范乡村再添“新丁”
  11日,第四届湖北生态文化论坛在武汉市举办。林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