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寒冷的冰夜仰望法治星空

02.03.2016  18:45
  北京昌平法院马彩云法官不幸受害的噩耗传来,全国法官悲愤不已、心痛万分。网络上却是恶意揣测和恶语攻击,负面舆论甚嚣尘上。舆论场的分裂如此鲜明,令人深思?

  关于马彩云法官的负面评论:一是对司法权力无端的进行质疑和揣测,二是对受害者缺少基本同情心,不禁让人心寒。这些甚至对暴徒都能做到同理心,却对被无辜枪杀的法官报以冷漠、嘲讽,连基本的悲悯和同情都吝于给予,这才是最为可怕和可悲的。

  马彩云法官所面对的舆论冰冷并非个例和偶然,它是当事人败诉迁怒于法官的惯性思维爆发,是司法权威不足的充分体现。《联邦党人文集》写道,司法权“没有军权、财权,不能支配社会的力量和财富,不能采取任何主动的行为……既无强制,又无意志,而只有判断。”“只有判断”的法院,其权威的根源也应植于此。

  质言之,当事人将他们的争议带到法庭之上,哪一方都期待主张能够得到支持,诉讼活动是不可避免会包含情绪因素的。法院的职能在于定纷止争,它应是始终冷静的、智慧的、中立而被动的。这种自持不是目中无人也不是不接地气,而是司法权本身的性质决定的。正是一切依规则办事的卫道精神,才能真正构筑起司法权威。如果法院工作过分强调服务,是俯下身子还要被人踩在鞋底甚至狠跺几脚。担责任不自轻,干工作不卑颜。这才是法院行使司法权力应有的姿态。

  正如茨威格在《昨日的世界》中的一段话:“纵使我们今天怀着惘然若失、一筹莫展的心情,像半个瞎子似的在恐怖的深渊中摸索,但我依然从这深渊里不断仰望曾经照耀我童年的昔日星辰。

  愿我们终可以脚踏实地仰望法治星空。 责任编辑:梅玉兰
习近平致2022年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的贺信
值此2022年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举办之际,法院网
习近平会见李家超
国家主席习近平30日下午在钓鱼台国宾馆会见了新当选法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