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来疆女大学生在兵团坚守13年:有艰辛更有收获
一个内地来疆的女大学生,毕业十三年,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作了十三年;学的是四年农学专业,也搞了十三年的棉花育种;为人之妻九年,不称职了九年,儿子五岁,在附近阿姨家放养了三年。
十三年间,这个曾经青涩稚嫩的少女,在远离家人万里之外的新疆大地上尽情抛洒着她人生中最美的年华,也留下了一串串的印记与评价。她,就是新疆兵团第五师农科所棉花研究室的技术员——朱波,一个浑身上下透着知性与温柔、自立而又强悍的矛盾女人。
来到朱波的工作地——新疆兵团第五师农科所棉花试验田,适逢正午,阳光炙热,整片试验田在阳光的照射下绿油油的泛着光,晃眼。由于刚浇过水,地面湿气在高温的蒸发下,使得远处的景物如水波般漂浮晃动。
“别拍我,穿成这样,拍出来太难看了,去拍我们选育的新品系吧。喏,就在后面,走过去看到有红色棉花的地方,三排都是。”朱波边急着给棉花授粉边指引着笔者。
“每年这个时候都是这样,全组人员都要加班,早上六点多起床,去试验田进行性状基因导入,回来吃口饭,接着去地里采花,摊晒授粉,下午天气最热的时候,去剥花,之后再重复以上工作”。朱波说,十几年了,也习惯这个节奏了,“早上露水大,为了防止潮湿,她自己竟然用棚膜做了条裤子,你看她多厉害”,同事严玉萍对朱波的居家节俭非常佩服,话里话外都透着对这个小女人的欣赏。
说朱波是个感性而又矛盾的人一点也不为过,她十三年的生活当中,大多充斥着各种情绪,在希望与失望之间跳跃,在欢笑与泪水之间悸动,在坚持与退缩之间摇摆。她时常因为一件小事而对自己产生怀疑,变得沉默和不自信,但下一刻,却又因另一件小事而找回自我,之后又开始意气风发,活力四射。
认识朱波的闺蜜这样描述她,一个典型的居家女人,勤俭持家,会画画、剪纸、刺绣、做针线活,闲暇时,几乎所有的家务活,包括洗衣、做饭带孩子都是她一个人在做。这样典型的居家小女人又如何被周围人称为女汉子呢?“她们可能看到了秋收的时候,我们几个扛棉花袋子了吧,当时真的很不顾形象,从那一刻起,我们已不再淑女”。
说到这朱波笑了起来,“谁想这样啊,女汉子还不都是被逼出来的,虽然很累,但那种工作完成后的成就感使人很快乐。有时在地里忙了一天,回到家躺在沙发上一点都不想动,不想收拾房子,孩子衣服也不想洗。我儿子特别有眼色,唠唠叨叨的给我讲他们幼儿园的事情逗我开心,偶尔还用图画书给我扇扇风。我希望他能健康成长,有担当,男孩子,没必要养的那么娇气”。
朱波大大咧咧地述说着她的工作生活,神态中透着一种安然和满足,也许幸福真的是一种心情。这话虽说有点自欺欺人,但在朱波身上,那种透着对现有生活的满足感却真实自然地外放着,让人觉得她整个人都似乎被暖暖的色调包裹着。
说起儿子,朱波的话总是滔滔不绝,这很难让人把13年前那个青涩少女与眼前这个慈爱而又严厉的母亲联系起来。“能不能吃了,不能吃放下,自己的剩饭自己留着晚上吃,中间不许吃东西”,对餐桌上调皮捣蛋的5岁儿子,朱波有些严厉,儿子也习惯性的赶紧吃东西,之后拍拍肚皮,“妈妈,我吃饱了”,“宝贝真乖”,朱波也不忘鼓励孩子。
用朱波自己的话说,她就一普通的女人,普通人干着普通的事,过着普通而又平凡的生活。
有人说,人生最重要的不是努力,而是选择,这关乎自己的人生和未来。朱波的选择违背了家人朋友的期望,也让她付出了人生的代价。
2012年元旦的那段日子,朱波单位申报项目时间赶得非常紧,那段时间加班成了常事,孩子时常生病,上班时间她就干脆带在身边。元旦的晚上,忙碌了一下午,做了一桌子的菜,朱波坐在餐桌前,想到了一年的辛苦无奈,狠狠地吃下一大口菜,逼出了新年的第一滴泪,“确实很矛盾,很委屈,有时候想,我为什么要选择这样的生活,这难道就是我读了十六年书,努力了这么多年想要的结果么?”
纠结,是朱波在与笔者交谈中用的最多的词汇,“棉花选育当中,你绝对无法体会那种心情,希望和失望交替的心情。Y14是同事严姐选育的非常好的一个品系,都进入最后一轮的生产试验了,但在今年的评审中,仅因为一个试验点的早霜影响,综合评比被刷下来了,你无法想象,严姐哭的有多伤心,那是她八年的心血,八年。”说道这里,朱波有点激动,双手摊开上下摆动,眼眶发红。
可以想象,对一个育种人来说,八年的光阴与努力抵不过评审时的一个数字,当所有的希望与等待瞬间被打回原点的那种失望与不甘。“其实我们组内的人真的是在坚持,搞了二十几年育种,谁不想出个自己的品种。同事郭海玲今年都快五十了,还有不到六年就退休了,你说她现在拼了命的在做杂交组合为的是什么。但等她退休了,也不见得能完成一个周期的选育程序。”
“我只是个最普通的工作者,认真工作,认真生活,不求将来有什么大的成就,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有结果最好,没结果不强求。”朱波的努力与坚持也让她收获了很多,工作以来,她主持和执行的课题多达23项,自育品系C1-2-1已通过预试进入生产试验,并有望来年通过审定,多篇论文在省级和国家级核心刊物上发表。
“来新疆整整十三个年头了,在这里,我有了自己的事业,自己的家庭,也有了整天搞怪又贴心的儿子,老公现在也很疼我,知足了。”朱波如是称。
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