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救民间家书十周年座谈会在中国人民大学举办 “数字家书”项目正式启动
6月10日,抢救民间家书十周年座谈会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来自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国家博物馆、国家档案局、中国人民大学等单位的领导、专家、家书捐赠者和媒体代表70余人出席。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兼博物馆馆长张建明教授出席座谈会并代表学校致辞。他说,中国人民大学将继续大力支持抢救民间家书项目,在人力、物力等方面给家书项目必要的保障,继续扩大抢救民间家书的成果。最近已制定家书项目发展十年规划,正在研究筹备成立专题家书博物馆和全国性家书学术组织,目标是建设以家书博物馆为依托的中国家书档案资料中心和中国家书文化传承基地。
受抢救家书组委会和家书研究中心委托,博物馆副馆长李惠在座谈会上发布了“我与家书”公益调查结果,在1220位受访者中,有九成受访者喜欢家书文化,超过八成的受访者认为有必要抢救家书,三成受访者还保存着家书,超过三成的受访者由于搬家毁掉了家书,而坚持手写家书的只有7%。
据悉,此次“我与家书”公益调查是在党委学生工作部的支持下,由150名人大学子完成的。他们作为抢救家书志愿者,利用2015年寒假返乡之机,携带家书调查问卷,深入辽宁、山东、江苏、福建、广西、陕西、重庆、新疆等二十多个省市自治区,入户走访,实地调查采访民间家书的留存状况。共发放问卷1281份,回收问卷1229分,有效问卷1220份。
此次调查目的是收集家书在民间的留存信息,为掀起新一轮征集抢救家书的热潮提供数据和理论支持。调查结果说明,家书文化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但它已经成为一种正在消失的文化,搬家时处理旧物是家书损毁的最重要的原因,应加快抢救的速度。
座谈会上,由博物馆与信息资源管理学院共同发起的“数字家书”项目宣布正式启动,开始面向社会广泛征集数字家书。项目首席专家、信息资源管理学院副院长刘越男教授介绍,“数字家书”项目,是以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所藏4万余封家书为基础,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全方位促进家书收集、整理、开发、服务和传播,实现家书形态数字化,信息传播网络化,组织管理科学化。拟利用扫描、拍摄等数字化加工技术,将现有家书藏品数字化,同时面向社会广泛征集数字家书,在此基础上形成“数字家书库”,通过规范化的入库、出库、保存、分类、检索、展示、利用等管理业务,加强信息开发和利用服务,为校内外人员开展人文社会科学跨学科研究提供新颖的文献支持,促成新的研究发现。
著名档案学家、中国人民大学原常务副校长冯惠玲教授,著名作家、中国人民大学常务董事苏叔阳,解放军后勤指挥学院一级教授、军事物流专家王宗喜将军,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罗杨,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理事长、国家文物局原副局长张柏,中国国家博物馆原副馆长马英民,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副会长、原秘书长刘佳维,国家档案局档案教育中心原主任、《中国档案报》原总编辑王德俊,中国作协影视文学委员会委员、作家刘涓迅,著名书信文化专家、天津市邮政局原副局长仇润喜,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所经济史研究室主任魏明孔,中国人民大学老校友、《金融时报》高级记者张秀翔,专程从吉林赶来的家书捐赠者马友联等先后发言,对抢救民间家书项目启动十周年表示祝贺,并对下一步的发展提出有益建议。
2005年4月,在费孝通、季羡林、任继愈等46位文化名人的联袂倡议下,由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中国文物报社、炎黄春秋杂志社等机构联合发起了“抢救民间家书项目”,目的是保护传统家书遗产,弘扬亲情文化。2009年5月,项目落户中国人民大学,成立了家书文化研究中心,开办了家书常设展览,举办了首届中国家书文化论坛,使这一发端于民间的文化活动有了依托。
十年来,项目组征集家书4万余封,先后出版《家书抵万金》《红色家书》《任鸿隽陈衡哲家书》《抗战家书》《打开尘封的记忆——中国民间手写家书展图录》《红色家书背后的故事》等家书9册。作为抢救家书的最新成果,《抗战家书——我们先辈的抗战记忆》《廉政家书》《云中喜有锦书来——抢救家书文集》近日分别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中国方正出版社和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目前正在编辑《中国民间家书集成》第一辑10卷,民间家书的文化价值进一步显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