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谈]顾明远与彼得·圣吉跨界对话暨“首届国际教育WE论坛”举行

03.11.2015  12:17


  2015年10月27日,我校京师学堂京师厅中,一场凝聚时空智慧的跨界对话在中国教育界泰斗、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顾明远先生与世界级管理学大师、北京师范大学名誉教授彼得•圣吉先生之间展开。本次对话同时开启了继续教育与教师培训学院“首届国际教育WE论坛”。

  对话的主题为“未来的教育:我们如何迈向新的时代”,两位大师回溯了教育对自身成长的影响,探讨了工业时代下中美教育的症结及其影响因素,并共同展望了未来教育如何迈进新的时代。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管理专家周作宇先生担任本场对话主持嘉宾,北京师范大学高级管理者发展中心执行主任赵实先生主持开场环节。
 


  中国老区建设促进会副会长、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扶贫研究中心主任司树杰先生、北京师范大学继续教育与教师培训学院院长王文静教授、北京市教委及各区县教委的领导、北京市各中小学的校长和教师代表、“2030中国未来乡村学校计划”种子学校的校长和教师代表、北师大各院系师生和进修教师代表,以及来自企业界、公益机构、研究机构、知名媒体热心教育的人士等共240余人出席活动,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国教育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等10多家央级媒体出席并报道活动。

  周作宇教授作为对话环节的主持,为两位嘉宾设定主题,顾明远先生和彼得•圣吉先生从教育对各自心智模式的影响谈起,深入分析本国的教育现状,并从社会学、社会分层、社会竞争、文化基因等角度,讨论当前工业化时代的教育弊病以及产生的根源,最后展望了全球化背景下未来教育的发展方向。

  “我做教育67年了,感受到教育中一些问题,发现过去一些传统的教学方法并不能真正把学生潜在的能力充分发挥出来。”顾明远先生首先回顾自身几十年的教学经历,指出我们现在教育最根本的问题在于教育观念的相对落后和教育培养模式的相对陈旧。他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在于,真正把学生放在学习主体的地位,关注学生的差异,培养孩子学习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顾先生还提到,要打破落后的教育观念,还在于不同文化、不同国家教育制度的互鉴,文化比政治、经济等因素,更能对教育发生深刻和长远的影响。

  彼得•圣吉先生高度认同顾老关于教育与文化关系的阐述,并进一步提出文化是不断进化和变革的观点。他认为,某种意义上人们想要去了解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仔细分析其教育便会有所收获。文化不仅根深蒂固、渊源流长,还是鲜活、流转和不断进化的;然而,文化的进化和变革不是自然发生,需要每一个个体、组织甚至更大范围内的系统能够发生变化。在今天的时代背景下,真正能推动文化深层变革的一个重要的力量,就是孩子,就是我们需要去聆听孩子们的声音。

  对于未来,当前的教育能做什么?围绕周作宇教授提出的问题,顾明远先生认为,当今的教育,首先要相信孩子们能够解决时代的难题,把选择权还给孩子,让学生的学习真正发生。彼得•圣吉先生肯定顾老关于“信任”在未来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并强调未来的教育应该加强不同国家的老师、学生等教育群体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让孩子们成为传播文化和教育理念的使者,让世界更有连接感。

  对话后半段还安排了现场提问环节,彼得•圣吉先生就其在美国推动建立基于系统思考的学校的经历和中国学习型组织建设与发展前景等问题,顾明远先生就中国教育公平、教育均衡发展等问题分别和现场听众进行互动,当被问及如何看待学生在教育及社会发展当中的主体地位时,两位大师不谋而合地认为,教育应该相信孩子制定规则并控制行为的理性能力,教育改革也必须更多地倾听学生的声音,教育需要创造这样一个环境,让老师和学生处于平等的地位,未来我们的学校和教师都无疑应担负此重任。

  据悉,早在今年6月,担任北师大“2030中国未来乡村学校计划”首席专家的彼得•圣吉先生,就曾与顾明远先生关于教育问题展开探讨,双方希望有机会能就“未来教育”做更深入、系统的思考和对话;因此,北京师范大学继续教育与教师培训学院联合北师大高级管理者发展中心、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和明远教育基金,共同主促成此次跨界对话。本次“国际教育WE论坛”由北京师范大学继续教育与教师培训学院发起,论坛旨在将 “西方(West)”与“东方(East)”融合成为“我们(We)”,共同参与并推动东西方教育的融通,助力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互鉴。

 


(继续教育与教师培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