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科技大学腐蚀与防护中心在Corrosion 2017国际腐蚀大会上斩获三项大奖

03.04.2017  01:47

美国中部时间2017年3月29日晚,全球最大的腐蚀国际组织——NACE(美国腐蚀工程师协会)主办的Corrosion 2017国际腐蚀大会的颁奖典礼上,北京科技大学腐蚀与防护中心以三项大奖证明了这所由联合国开发署和中国政府联合建立并拥有32年历史的腐蚀与防护科研机构的国际影响力。

北京科技大学腐蚀防护中心获得“杰出科研机构奖”,以表彰其在腐蚀科学领域的杰出贡献。

北京科技大学腐蚀与防护中心李晓刚教授获得2017杰出技术贡献奖,以表彰其在腐蚀研究与教育领域及腐蚀数据共享方面的杰出贡献。

北京科技大学腐蚀与防护中心路民旭教授继获得2016技术贡献奖后,今年获得NACE Follow 荣誉称号,体现了国际腐蚀学术和技术领域对其成就的广泛认可。

同一机构同年获得三大奖项即使在北美地区也不常见,曾与美国方坦纳腐蚀中心和英国尤密斯特腐蚀中心齐名的北京科技大学腐蚀与防护中心,再次向世界展示了其深厚的底蕴和蓬勃的发展。

北京科技大学腐蚀与防护中心,是由1972年成立的金属腐蚀与防护教研室发展而来,成立之初,教研室师资力量较弱,本科毕业论文需通过 “621”所、钢铁研究总院、上海钢研所、上海材料所等单位帮助完成。在大家共同努力下,北京科技大学的腐蚀事业迅速发展,1981首批获得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是我国第一个腐蚀与防护专业博士点。1984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与科技部(原国家科委)共同投资成立“亚太腐蚀防护培训与咨询中心”,建成了3500平方米的腐蚀中心大楼,目前是世界上唯一的以“腐蚀”命名的科研大楼,该中心是现今世界上最大的腐蚀中心。由腐蚀中心衍生出了国家材料服役安全科学中心、国家材料环境腐蚀野外科学观测研究平台、环境断裂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腐蚀与防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B类)、腐蚀-磨蚀与表面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等研究机构。中心现有专职教师35人,北京科技大学的第一位杰青、第一位长江学者、第一位中组部青年拔尖人才、第一位优青、第一篇《Nature》文章均出自腐蚀中心。近五年来,北京科技大学腐蚀与防护中心共承接国家等各级课题535项(其中横向332项),获得各级奖励19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以上奖励10项),完成学术论文845篇,著作24部,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500余名。腐蚀成为北京科技大学材料领域就业最好以及材料学科学生最愿意选择的方向之一,在国际上有十分重要影响,在国内兄弟院校中处于领先地位。

乔利杰教授,博导,腐蚀与防护中心主任。1988年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大学材料物理专业获博士学位,1997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1999年“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05年教育部创新团队带头人,2010年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兼任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监事长、“973”材料领域咨询专家组成员、“863”主题项目首席专家、“Anti-Corrosion Methods and Materials”主编、《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和《腐蚀保护》副主编、《自然科学进展》等编委。主要从事材料的环境断裂机理、材料的摩擦磨损及失效分析研究。曾先后负责、主持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973”、国家支撑计划及省部级课题多项。出版专著3部、编著2部,SCI收录论文约400篇,曾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6项,1992获北京市青年学科带头人,1993年获霍英东优秀青年教师奖二等奖。

李晓刚教授,博导,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国家“海洋腐蚀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北京市百名科技领军人物。兼任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副理事长、秘书长;教育部腐蚀与防护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材料环境腐蚀科技平台主任。我国科技条件平台建设和科学数据共享工程的最早推动者之一,常年从事材料自然环境(大气、海水和土壤)腐蚀数据积累与机理及材料腐蚀基因组的工程和应用研究,目前所领导的研究团队承担了大量各级别及军工基础项目,近年来在国内外发表研究论文400多篇(其中《Nature》文章1篇、SCI和EI  300多篇),专著八部,曾获省部级以上奖励10余项(其中国家科学进步二等奖2项),获国家授权专利60余项,研究团队已经成为国内外有较大影响力的研究群体。

路民旭教授,博导,环境损伤评估与控制学术梯队创建人,任腐蚀与防护中心副主任,环境损伤评估与控制研究室主任。兼任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应力腐蚀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石油学会储运专业委员会委员等多项职务。从事高温高压多相流动介质腐蚀机理,寿命预测;油气管道安全评价研究;金属材料及其工程结构的腐蚀疲劳等方向研究。负责国家、军工各级别及各类省部级课题等100余项。曾获省部级科技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出版专著和教材6部,获国家发明专利4项。先后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论文160余篇。


(责编:董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