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标准委:中关村示范区标准化成为引领创新驱动发展的一面旗帜

18.05.2015  19:28
      中关村是中国科技创新的“符号”,秉承技术创新、形成标准、带动产业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创新理念。2013年10月,中关村管委会与北京市质监局启动了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中关村)建设工作,出台了《中关村示范区标准化行动计划(2013-2015)》,推动标准化示范工作向纵深发展,呈现出“四个转变”的新特征,即由注重标准数量逐渐向注重标准质量转变,由注重标准创制逐渐向注重标准前瞻布局和示范推广转变,由注重企业单独制定标准逐渐向注重团体创制转变,由政府主导制定向企业和联盟主导制定转变。         中关村示范区标准化重点推进了五项工作:一是完善工作体系。建立国家、市区及企业三级立体工作体系,形成了一个覆盖全面、快速有效的工作网络和体系。二是积极推进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筹建工作。加强基地组织管理,搭建基地工作组织架构、工作体系及工作制度,布局重点领域标准超前研究,加强标准创制、应用和国际交流。三是推动企业(联盟)标准化工作。试点单位达到306家,其中企业289家、联盟16家以及1家专业园区。2011年至2014年,中关村技术标准资助共支持416家企业(累计次数)的1221个项目,涉及18190.18万元。四是试行推进中关村社会团体标准。落实国家质量发展纲要和首标委二次会议精神,开展团体标准试点。TD产业联盟、闪联、中国电子贸易产业联盟、下一代互联网产业联盟、车载信息产业联盟在内的20家产业联盟已达成共识。五是加强标准化工作的宣传展示。先后举办了中关村十大标准评选活动、年度论坛及标准化推进会等活动;创办示范区标准内刊《先行》、设立“中关村标准”微信公众号,出版发行《中关村标准故事》。         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中关村示范区为企业提供了良好的标准化工作氛围和专业的标准化工作指导,使示范区企业的标准化意识显著增强,企业和联盟主导创制的标准项目大幅增涨,标准产业化和国际化、联盟标准推进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一是中关村重点产业集群“641”工程标准实现新布局,创制一批核心技术标准。截至2014年底,中关村示范区企业和联盟共创制标准5049项。其中,2014年中关村企业和联盟共创制标准141项,包括国际标准18项(发布14项,立项4项)、国家标准99项、行业标准6项、地方标准18项。二是中关村一批标准在“走出去”方面实现新突破。比如,TD产业联盟主导的TD-LTE(4G)标准实现全球规模商用,已有26个国家开通51张TD-LTE商用网,占全球4G网络总量的14%,范围覆盖欧美亚;AVS产业联盟主导制定的AVS音视频标准成为IEEE国际标准,全球已经有6个国家采用AVS进行数字电视播出;数字电视产业联盟创制的DTMB标准海外用户超过 200万等。三是企业和产业联盟在国际标准活动中影响力显著提升。2011至2014年,中关村企业和产业联盟参与国际标准化会议157次。ISO煤层气技术委员会秘书处(ISO/TC 263)和泛在绿色节能技术秘书处(ISO/TC11888)分别落户中关村煤层气开发利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北京市下一代互联网工程研究中心;IEC“智慧家居”工作组秘书处、IEEE音视频工作组秘书处分别落户闪联和AVS联盟等。四是联盟标准推进成果初见成效,多项重点领域联盟标准发布。据初步统计,截至2015年4月,中关村联盟共发布联盟标准76项,越来越多的联盟开始加大联盟标准的创制力度,通过标准纽带协同产业链的整体发展。         媒体链接:http://www.sac.gov.cn/sfwyb/bzhdt/201505/t20150515_18794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