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个“国家宪法日” 著名法学家龙卫球做客星期四人文讲座
12月4日,我国迎来首个“国家宪法日”。文法学院邀请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著名法学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院长龙卫球做客星期四人文讲座(国家宪法日专场),为师生带来题为《依法治国的宪政问题》的主题报告,报告从国家宪法日的由来及意义、依法治国与依宪治国的相关问题和关于依宪治国的理解三个方面对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和《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行解读。
在讲座中,龙卫球介绍了国家宪法日的由来及意义,回顾了自1840年我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后,我国追求法治的志士仁人追求宪政的坎坷之路。龙卫球从晚清宪法改革开始讲起,依次介绍中华民国时期的历次宪法改革和新中国成立后的历次宪法改革,为同学们描绘了一部曲折坎坷的宪法发展史。
龙卫球讲到刚刚结束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醒同学们应认识到四中全会《决定》解读的复杂性,为同学们讲解了学术界目前通行的多种政策解读方法。龙卫球进一步列举了国家各层次媒体、法学专家、《决定》起草专家、普通网民等群体对《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阐释和观点,通过对比让同学们对不同人群对“依法治国”和“依宪治国”的理解更加清晰。然后,龙卫球向在座同学提出四个问题:“依法治国是否必须包含依宪治国”、“依宪治国是否为依法治国的前提”、“四中全会的‘依宪治国’怎么理解”和“宪政和‘依宪治国’的关系”,去引发同学思考。对于这些问题,他在总结部分学者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并且强调了重塑人大权威与建立违宪审查制度的必要性。目前宪法存在一个最大不足就是缺乏违宪审查制度,缺乏对宪法实施的监督,对此,他形象地描述道,目前宪法在很多人眼里是“纸老虎”,没有“牙齿”,而“违宪审查制度”就是宪法的“牙齿”,只有给宪法装上“牙齿”,宪法才能发挥更大作用。
最后,龙卫球从对“宪政”及“依法治国”概念剖析、宪法的权威终极性和可实施性、党的领导和依宪治国的关系、党的领导和人大权威等方面提出自己对“依宪治国”的理解。他强调不应给“依宪治国”和“宪政”概念贴上“西方社会”和“资本主义”的标签,“宪政”不是资本主义国家的专利。我们应注意“依宪治国”在目的和手段上的双重性,不能将宪法简单视为社会治理工具,重视宪法权威,弘扬宪法精神。龙卫球教授始终认为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将“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实施”作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六项任务之一,这次会议既是党史上的重要历史事件,也是法学界开天辟地的一件大事,未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任务还很艰巨,需要全社会也包括在座师生的共同努力。
在互动环节,同学们就“依法治国”相关问题向龙卫球进行提问,现场气氛活跃,反响良好。通过讲座,同学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依法治国”、“依宪治国”重要概念有了深层次的领悟和理解。文法学院法律系主任侯登华向龙卫球教授颁发星期四人文讲座特邀主讲嘉宾纪念书并合影留念。
据悉,北京科技大学在首个国家宪法日到来之际,结合文法学院法律专业特色,以“弘扬宪法精神,推进依法治校”为主题,积极开展以“四个一”为载体设计系列宣传教育活动,即举办一场宪法专题报告,策划一期宪法系列宣传 ,开展一次党员理论学习,组织一次学院特色活动。活动开展中法律系学生通过在校园中举办宪法知识竞赛,法律知识小讲堂,发放“法制宣传日”宣传单,并现场招募普法志愿者等活动,号召更多同学从自己做起,参与到法治校园、法治中国的建设当中。
(摄影:文法学院)
(责编:邢华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