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钢工学院大三男生凌晨捅死2名同学 因小事结怨报复

11.10.2014  21:07

导读:因撞伤同学引发一场血案。10月11日凌晨1时40分,北京首钢工学院男生宿舍内,3名即将毕业的大三学生起冲突,校保卫处负责人称,1名男生持刀扎死2名同学。目击学生称,1人胸部中刀当场死亡,另1人被扎4刀,送医后抢救无效死亡。

  因撞伤同学引发一场血案。10月11日凌晨1时40分,北京首钢工学院男生宿舍内,3名即将毕业的大三学生起冲突,校保卫处负责人称,1名男生持刀扎死2名同学。目击学生称,1人胸部中刀当场死亡,另1人被扎4刀,送医后抢救无效死亡。冲动是魔鬼,大学生为何如此暴力?

  据死者林某的同学介绍,10日上午,1000米体测时,疑犯将死者王某碰伤。昨天夜里,死者王某和林某喝完酒回到宿舍,到疑犯的房间内,“想跟他谈谈,要对方道个歉”。随后3人发生冲突,疑犯从宿舍内拿出水果刀扎死2人。目前,民警已带走疑犯,案件正在调查。

  从当年的马加爵案到今天首钢工学院男生捅死2名同学,大学生暴力犯罪案件频发,一直被人们视为纯净的大学,怎么就成为了“很黄很暴力”的重灾区呢?大学生为何频频暴力杀人?

  1.年龄因素

  在校大学生,大都是20岁左右的年龄,其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好动、暴发力强,喜欢争强好胜,而且克制力差。如果他们不注意自我完善,放纵自己感情用事,就很容易滑入暴力犯罪的泥潭。尤其是在这个年龄阶段,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成型,一旦与社会上的暴力文化、色情文化等亚文化结合,很容易产生暴力违法犯罪的心理,进而转化成暴力犯罪行为。因而,大学生自身的年龄因素是促使其实施暴力犯罪的关键因素。

  2.心理因素

  某些大学生由于自幼受父母宠爱甚至溺爱,养成凡事以自我为中心的极端自私的性格。进入大学后,仍不注意自我完善以克服和改善心理上的弱点,而是任其自我意识膨胀。其结果必然是一旦欲求不能得到满足或者自尊受到伤害,就诉诸暴力。马加爵案就是典型案例之一。

  3.暴力文化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 , 暴力文化以前所未有的态势对社会生活进行侵袭 , 形成文化领域的一股“黑色沙尘暴”。暴力文化已经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不仅在书刊杂志、报纸、广告、玩具以及行为艺术和绘画等文化形式中,可以清楚地看到暴力狰狞的面孔,而且在影视作品中更是不乏对施暴手段、过程以及反侦查手段的详尽描述。此外,无处不在的暴力信息更是在互联网上“风行天下”。暴力文化传播形式的多样性,大大强化了暴力文化的影响力,人们要想不接触它都很困难。尤其是对于自我控制能力较差的大学生而言,暴力文化无疑是其实施暴力犯罪的“活教材”。

  4.家庭因素

  家庭教育的缺失为大学生暴力犯罪埋下隐患。实践证明,过分溺爱型家庭和暴力管制型家庭的子女都更容易施暴,并慢慢升级为大学生暴力犯罪事件的主角。自幼生活在过分溺爱型家庭里的人,很容易形成唯我独尊的意识。这种自私偏狭的性情缺乏柔韧性,一旦遇到挫折或者自尊心受到伤害,便诉诸极端方式,其中暴力行为便是一种常见方式。与过分溺爱型家庭一样,暴力管制型家庭也为暴力犯罪提供了温床。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容易使子女敏感多疑、偏执敌对、粗野暴躁、消极自卑,并萌发对暴力的推崇和猎奇心理,从而强化了其暴力犯罪的心理。

  犯罪预防需要一个非常长的过程,一个人的人格形成和行为规范是从小养成的,如果从幼儿时期就过多地沾染暴力文化,形成对暴力的麻木。或者家长对其过度地溺爱或打骂,形成骄纵或暴力人格,到青春期时一旦有实施暴力的能力和诱因,就很可能造成犯罪。所以防范大学生犯罪必须从小孩做起,预防得越早,减少犯罪的成本就越低。

免责声明:首钢工学院大三男生凌晨捅死2名同学 因小事结怨报复一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京城在线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 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 载的目的只是为了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京城在线联系 (QQ:1187215932),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