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华蓥市:“洁净水”行动有路径

14.04.2015  20:48
  一滴清水,映射出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一滴清水,观照出四川华蓥谋科学发展的新轨迹。
  一场轰轰烈烈的“洁净水”行动,正在华蓥市全面展开。
  3月27日,华蓥市“洁净水”行动办公室透露出一组信息:未来3年,该市计划投资8.57亿元,实施33个重点项目,重点开展城镇污水处理、工业污染防治、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水产养殖污染防治、河库内源治理、生态修复及饮用水水源安全保障等八大行动,防治水污染,改善市域水环境质量,让华蓥“天更蓝、水更清、地更净”。
  开展时间跨度较大,投入资金、实施项目较多,涉及人群、工作面较广的“洁净水”行动,无疑是一项矛盾突出、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巨大工程。华蓥市如何牵住“牛鼻子”?
  关键词:护
  协同发力,“母亲湖”流淌“放心水
  天池湖是全国闻名的“三大天池”之一,也是华蓥数十万人的饮用水水源。“天池湖以前污染严重。多年来‘零敲碎打’的治理治标不治本,实施‘洁净水’行动之后,天池湖水质得到了根本改善。”华蓥市环保局总工程师谌登国说。
  保护“母亲湖”水源地安全,华蓥市水务、环保、安监、公安、住建、国土资源、海事、农业(畜牧)和天池镇政府等多个部门和单位,协同组建“天池湖保护综合治理办公室”,抽调专人实施综合治理。该市在天池湖水源划定了一、二、三级保护区,建立起标识、标牌等,聘请了20余名协管员,全天候巡逻守护;组织天池湖附近村民成立“水源保护队”,坚持开展湖面巡视、水上漂浮物打捞、卫生知识宣传等活动;对湖水进行全天候监测,一些重要指标送到省环境监测总站进行检验;专项整治天池湖库区畜禽养殖污染,今年5月底前完成一级保护区内22家养殖场(户)拆除关停和二级保护区内所有养殖场(户)排污综合治理。
  同时,华蓥市以“洁净水”行动为契机,在天池镇伍家坳村建设日处理能力达3000吨的污水处理站,在天池湖环湖路两侧栽植了2万余株李子树、柳树、香樟等,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天池湖饮用水水源水质。
  关键词:疏
  设施建设,提高“消化”污水能力
  站在华蓥市新华大道清溪河大桥向东望去,脚下的清溪河自由流淌,阳光照耀下的河道里,清澈的河水“亲吻”着金黄色的河岸。沿着河道一直追寻上游,从清溪河段到漩溪河段,再到古桥河段,坚固整齐的河堤、宽阔平整的河道、清澈舒缓的河水,见证着该市近年来实施“生态修复”、污水处理站建设等工程的成绩。
  “先不说来自山上的污染,光是各家各户放进河里的污水,就让这条河够呛!”提起以前的古桥河,古桥街道兴隆村的杨大爷心情复杂,“不过现在好了,经过整治,黑乎乎的河水不见了。”  近年来,华蓥市大力实施河道恢复治理生态修复,通过河道清淤、河道护堤等工程,有力改善了生态环境。
  在生活污水处理上,华蓥市城乡同步进行,全力推进污水处理基础设施建设与改造。目前,该市城区生活污水处理全面铺开,蓥西生活污水处理厂建设项目正在立项;乡镇污水处理基本实现全覆盖,除天池镇污水处理站正在建设外,其余12个乡镇(街道)的污水处理站均已建成投用,日处理污水能力近万吨。今年,该市在农村还将建设5个集中式饮用水供水站。
  为进一步落实好洁净水专项行动,华蓥市还强化监督管理,建立了污水处理设施监管体系和责任追究制度,对污水处理厂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建成后一年内负荷率较低的乡镇进行跟踪调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关键词:堵
  源头治理,减少企业污水排放
  “亡羊补牢不如防患未然。”华蓥市一位副市长说,投大量财力、物力在污水处理上,很重要,但治水的根本办法,还得从保护水的源头抓起,尽量减少或者彻底淘汰排污不达标、产能落后的企业。
  观音溪镇高桥村前不久遇到了“幸福的烦恼”。村里引进业主创办的“美味食品有限公司”,主要从事皮蛋、盐蛋等蛋类食品加工,在带动当地不少农户走养殖致富路子的同时,还就近解决了部分劳动力就业问题。但随着公司的发展壮大,大量腌制皮蛋等产生的加工污水排放问题,日益凸显。
  鉴于此,华蓥市相关部门在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引导该公司加大资金和技术投入,完成污水治理系统。  而对于产生污水的工矿企业、养殖场(户)等重要源头,该市亦采取了技改、改迁建、关闭等整治措施。
  据介绍,华蓥市今年已对18家煤矿、工厂、食品公司和近100个畜禽养殖场(户)等进行了专项整治。同时,还大力开展了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水产养殖污染防治、河库内源治理、生态修复、饮用水安全保障等专项行动。
  一个“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和“山清水秀、城水相融、人水相亲、舒心幸福”的宜居宜业宜游新华蓥,正逐渐变成现实。